论述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论述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

马丹

佛山市绿能环保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500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有力带动了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比较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并且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从土壤污染特点、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系统的流程入手,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帮助有关部门正视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对土壤污染问题进行严格的管控以及监督,实现人与自然、土壤与企业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土壤污染;调查;风险评估

1、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方案

1.1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通过①前期现场调研,初步辨别项目地块潜在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物;②中期技术分析和现场布点采样检测分析,确定地块是否存在污染及污染的程度、污染物类型、浓度及污染范围;③后期分析评价,为后续工作提供事实依据和技术支持。具体是指对土壤中所含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含量程度及分布进行的掌握调查,进一步分析污染对人体、生物、水体及空气质量的危害程度,为环境管理优化和污染防治方案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进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快速了解原用场地的污染情况,从而进行后续的风险评估和再利用方案设计。

1.2场地环境调查

在进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具体调查时,首先要对原用场地进行基本环境情况的调查掌握,具体方式可以综合资料收集、实地勘测和人员采访。进行场地环境调查时重点要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要明确指定用地的使用历史和具体时间点,了解在各时间段内的使用方向和使用人员,包括搬迁变迁记录,若原用单位为工业企业,还需收集工业工厂在使用该用地期间的场地设计平面图及工艺产品和原辅材料,来掌握工厂的建设和生产详细信息,以确定该用地过去可能接触到的污染源;要明确用地现场的内部状况和外部状况,了解内外因素对用地状态的影响;要明确场地周边的敏感类、不可控因素的分布条件,以便在进行土壤污染情况调查时可排除这类因素的影响;最后要测定场地及周边一定范围的自然环境情况,如地形地势、温度湿度、水系状况等。

1.3重点污染调查

在完成了场地基本情况的调查掌握后,需对建设用地区域及周边的重点污染区和污染物进行科学分析。要明确该地块曾经的污染历史,例如该场地原用单位为工业工厂,其生产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需对这类历史信息进行严格统计;要明确该地块是否存在历史泄漏污染事故,要通过权威渠道查询该区域的历史使用单位是否出现过各类型生产泄漏事故,如果出现过需要及时收集泄漏污染事故的具体时间、位置范围等完整具体信息;要明确该地块的原用单位的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并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机械设备及生产工艺中是否存在污染问题进行调查鉴定;要明确该地块的地下管道线路分布,并调查了解地下设施中的构筑物、管道线路和储存罐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污染物;要明确该地块化学品的堆放储存历史及现状,若存在化学品的储放需了解化学品的具体类别及储放位置;要明确该地块是否存在废物废料的堆放和填埋,若涉及废物废料堆放填埋需对废物废料进行污染性检测,并明确其具体堆放填埋的位置及处理方案;要明确该地块的排污具体处理情况并进行重点污染的检测,包括调查该用地历史及现在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地点,了解废物处理区域的布局设计和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的具体处理办法;最后要对该地块的土壤现状进行调查,检测其是否存在污染物及污染物是否超标情况,确认污染残留已修复达标后方可进入下步土地出让环节。

1.4土壤及地下水取样调查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情况调查的主要介质就是该地块的土壤及地下水,需对这一部分进行抽样取样,并送至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鉴定评估。进行土壤及地下水的取样调查需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选样,要对选样区域、布点数量及具体位置进行合理设置,调查人员可以借助先进的卫星设备进行精准定位以选择最匹配的取样地点。土壤及地下水的取样深度需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原状土具体取样标准和地下水检测规范,在取样的过程中要利用设备继续保存实时图像。进行土壤周边地下水取样时,要准备好监测井并抽水洗井以保证抽取的样品可以准确反映地下水的实际情况。同时在进行土壤及地下水取样时要及时做好地形测绘工作,为土壤监测提供环境数据支持。土壤及地下水检测调查标准需按照土壤风险管控标准中的具体规定进行合理调整,并通过严格控制取样调查的全过程以保证样品的最终质量。

2、污染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体系流程

2.1开展污染场地初步调查

一般情况下,污染场地的土壤污染调查都是在原来的工厂搬迁或者关闭后进行的,也就是说,污染场地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工作人员必须对污染区域进行跟踪和分析,以提高土壤污染物调查准确度,降低调查成本,确保调查结果精准可靠。所以,在对污染现场进行前期调查时,除了要对污染现场进行监测点布置、土壤取样外,还要对污染土壤进行科学的采样,还要对污染地区的地表水、地下水等进行危险评价,以便找出污染源。

2.2对污染情况完善概念评价模型

经过初步调查,我们得到了一个相关的数据库,所以这些污染水平可以预先分类,一些潜在的污染风险也必须在过程中考虑。如果场地没有被污染或者被污染部分受到科学保护,就没有再污染的风险。这也表明该地区污染土壤的调查和评价已经完成。如果现场污染情况仍然非常严重,评估人员的评估工作仍应进行。开发现场污染评估的概念模型也非常重要。评估人员应考虑该场地的具体污染情况和发展计划,考虑现场是否有更大的感染风险,是否会损害人体健康等。所有这些都是明确污染风险过程的组成部分。如果评估人员完成上述步骤,则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更集中的工作。对收集的土壤样本进行比较和分析后,可以找到现场、所有污染源的分布和各种类型的污染源。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获得更多数据以支持后续风险评估。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一事实情况建立概念评价模型。

2.3对目标区域进行风险评估

在风险评估时首先要考虑到该地区污染物质对人类健康威胁的风险评估。因为大部分的工业园区在搬迁之后都会重新建设成为人口较为密集的建筑群。因此研究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来说是根据检测到的污染物类型及浓度数据,基于现有的土地风险评估标准对污染区土壤的危害情况进行评级。倘若会对人们未来的社会活动造成一定的健康影响,那么该土地在下次规划利用之前,应由相关部门通过专业的处理技术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或浓度,二次检测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倘若污染物已经渗入到地下水,并威胁到周围的饮用型水源,需要当地的部门及时帮助居民建立健康的水源,满足食用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必须加强对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的风险程度。同时,要借鉴国际风险评估系统和相关参数,加强土壤污染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数据库建设,既要完善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体系,又要科学制定调查与风险评估参数,构建一体化的风险评估方法,确保土壤污染物数据链条完整有效。这样才能推动土壤环境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健康发展,确保出让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相应再开发用途要求。

参考文献:

[1]孙中文.污染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003-008).

[2]钱明诚.土壤污染现状调查与土壤的修复探讨.市政工程,2021-04.

[3]邓浩琴.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研究.建筑技术科学,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