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的构建及信息化采购的思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的构建及信息化采购的思考分析

牟冠宇,王开智,张文慧

32680部队 沈阳市铁西区重工北街57号  110026

摘要:现代社会高效率已经成为时代重要的代名词,相应也衍生出了很多新型概念,其中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项,其主要是应对军队在地方环境影响下可能出现的资源供应不稳定问题,实现物流、运输、采购等多个环节的融合,保障军队与地方条件的协同稳定,提升应急处理效率,构建多元化的物资采购及现场管理模式,减少不必要的风险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的构建方式,并针对其应用情况予以深入思考,明确其优化方向,以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信息化采购;思考

引言:近年来,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各个区域的应急反应体制构建带来了助力,尤其是军队相关工作,本身便具有高标准要求,后续还提出更高的效率要求,若无法有效满足上述需求反而会成为制约军地合作,实现快速应急处理的掣肘,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了解军地应急的实际情况,并根据现有配置制定对应的工作方案,从而实现多元化管理。但考虑到我国相关领域起步较晚,缺少一定的应用经验,故而相关人员需要不断积累并予以理论分析,进一步提升信息化联合采购效率,保障军队与地方条件的协同性。

一、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的构建

(一)构建指挥组织

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指挥单位需要实现全方位的管理职能,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资源等多项内容进行协调,及时获取领导单位的指令,并根据地方情况联合基层管理部门实现物资的调度,筹备与稳定运输,发挥物流的基本功能,同时也能形成以中央领导指令为核心,以地方资源为参考的全方位调度体系,实现军民的有机结合[1]。另外,指挥组织的建立意味着其管理框架的实现,但想确保日常工作稳定执行,还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对军队物流相关单位予以有效培训,确保一体化工作开展时紧急事务的处理更加科学有效,后续也能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来灵活设置,以免出现配合不密切的情况。

(二)注重应急物资管理

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其主要的处理对象便是应急物资相关人员,必须要在其储备、运输和对应的硬件设施构建等方面实现统一标准的调控,物资储备方面,军队需要和地方密切协调,实现优势互补,考虑二者的物资拥有及地方发展情况,联合地方管理单位建立完善的应急调度体制,确保体系快速开展。另外,我国普遍存在现有的物资存储种类过于单一化的短板,不利于多种环境的军队应急需求,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扩展物资存储品种,并根据地方气候和地质环境等来建立对应的储备体系,必要时可以主动联系社会生产商达成合作关系,满足资源使用需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物资存储机制[2]

(三)保障优化持续性

现如今,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展应急物流系统建设时,仍存在很多标准性问题未得到解决,而这些问题若不加以重视,会直接影响物流及相关企业的选择标准,应急设施的构建标准和包装等,即使建立了管理体制,后续实施过程中也会由于硬件配置与资源情况的不稳定导致应急体系无法快速落实。对此,有关部门必须要对参与应急物流的企业予以资质认证,并记录在案,应急时需要根据最新的物资标准予以运输与供给,过程中其储备若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可以联系各个渠道,借助应急需求尽快完成物资补充,若编制内的企业规模较大,还会实时评估其信誉并联合管理部门积极培训物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若存在损害企业效益的情况,国家还会适度给予补贴。

二、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模式的优化思考

(一)细化应急采购模式

目前,结合实际需求,军地应急物资采购一体化,主要有三种开展模式,其实际的应用情况需要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及实际需求来予以验证,即:

1、首先,网格化采购模式,其主要是基于信息化通信技术,相对而言更加依赖军队自身所拥有的保障力量,同时还需要合理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构成广泛普遍的物资采购网络,确保在最短时间能够将社会资源合理调取,为军队应急工作提供物资保障。

2、其次,可视化采购模式其能够及时、准确地向采购人员提供物资生产与收集能力,并形成对应的客观指标,不仅包括物资的分类、位置和管理等,还包括后续的中转、停顿和运输,能够确保应急物资在各个环节的流通都是透明可见的,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利用现有数据完成应急方案变更[3]

(二)健全法治体系

军地一体化管理必须以法律为基础,确保地方工作模式能够和军方始终保持稳定、客观且全面的工作关系,过程中不能为自身利益而威胁公有利益,即使企业利益受损,国家也会予以补贴,所以无论是思想层面还是法治约束层面都需要足够完善,即:

1、首先,工作人员要加强理论创新研究,深入了解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各个环节的采购需求以及管理组织架构,深入分析采购流程的特点,了解各个环节所需使用的信息化技术和执行方法,逐步完善信息化采购理论,发挥其优势。

2、其次,需要完善制度建设,确保和当地的军地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相呼应,确保各个部门能够相互协调,提供物资保障的同时,也能根据法律法规建立管理机制,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边缘化行为及时加以处理,从而确保体系稳定落实。

(三)建立动态数据共享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因其具有较高的数据处理需求,且日常工作过程中会不断产出各项对应变量,若想确保后续工作的平稳,相关人员必须合理利用上述资源数据,但由于一体化物流管控的范围较大,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完成资源共享,并构建信息化平台,同时建立对应的工作部门,定期运维管理,从而建立大范围的采购信息网络,只要配合保障网络运行流畅,相互连接,便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数据资源共享与实时传输,为后续军地应急采购提供技术保障,也能为体制改革提供更多参考[4]

(四)强化采购人员培训力度

信息化采购需要相关人员熟悉军队应急物资的采购需求,同时还要对自身的业务操作进行深入提升。基于此,首先,相关人员需要深入了解信息化技术,合理利用计算机系统,明确具体的技术操作方法,而后连接上述资源信息共享中心,借助其平台功能明确日常工作流程,同时也能了解数据网络的原理,在实现动态管理的过程中,也能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撑,确保体系稳定运行,从而为后续应急采购提供基础保障。其次,相关人员需要秉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尤其是面对海量的数据和多样化应急工作需求时,相关人员不能一味的降低自身工作量或减少工作难度,而是要认真负责的完成资源信息整合与指标下放,从而确保信息化技术的稳定运行,物资采购也不会出差错。

结束语:综上所述,目前军队已经成为我国应急处理的首要反应组织,其能够高效快速的到达现场,配合地方基层管理单位,完成现场紧急事故的处理,但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稳定的资源供应,完全依靠政府或军方可能出现资源调取不及时的情况。可我国相关领域起步较晚,缺少工作经验,很多具体的运输途径和执行手段不够明确,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综合现场情况,明确协调管理时存在的短板,进一步提升军地应急处理效率,保障社会安定。

参考文献

[1]宋传平. 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和保障条件[J]. 中国流通经济编辑部, 2021(2011-4):21-24.

[2]王传民. 关于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探讨[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8(24):1.

[3]王家欣, 刘俊, 史嫄. 城市应急物流军地协同机构设置与运作流程研究[J]. 物流技术, 2021, 40(5):6.

[4]陈子建, 肖学福, 孙栋.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保障指挥体系的构建[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