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常见问题与施策建议探究与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花生种植常见问题与施策建议探究与讨论

张之兵

肥东县农作物良种服务中心,安徽合肥市,231600

摘要: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中国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花生种植也成为了农民致富的一大途径。但是由于一些原因, 近年来花生种植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产量, 而且还造成了环境破坏。因此,对花生种植过程进行改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就花生种植常见问题与施策建议探究作一探讨。

关键词:花生;常见问题;策略

花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于其种植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于花生这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需求也会随之增加。花生种植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各地均有广泛分布。据统计,每年我国花生产量达到600万吨以上,占全球总产量的10%左右,居世界首位;其次为油菜、大豆和水稻等作物,其产量占比分别约为30%、20%和15%;棉花、麻类、烟草及甘蔗等农作物也有一定规模。由于花生富含维生素E,能有效预防心脏病,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同时,花生还具有特殊香气,可用于酿造啤酒或作为香料。此外,随着市场对高品质坚果需求量日益增加,花生将继续成为人们食用坚果的首选品种之一。总而言之,花生作为一种优质蛋白来源植物,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同时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对于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然而,在我国农民种植花生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问题并严重了影响我国花生的产量,严重危机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下文中,花生种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将被一一列举。

一、种子退化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花生品种退化问题是当前我国花生种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我国的大多数农民来说,花生种子的优劣对于花生种植的重要性还没有形成。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农民往往采用每年的自留种进行种植,这就导致了花生品种退化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甚至不能正常采收上市,更具体地表现为果皮厚度不够、果实饱满度不均匀、种子外露、成熟期晚和不易储存等。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品种管理,培育优良品质优异的新品种;

2. 实行良种补贴政策,支持高产优质农业发展;

3.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育种技术水平;

4. 健全种子市场监管体系,规范种子生产销售行为;

5. 建立科学合理的花生收购价机制,保障农民利益;

6. 制定科学合理的采收期制度,避免后期减产或减少产量。

7.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例如加强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8.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优质新品种的认知和种植技术的了解,增强他们的种植信心。

9. 建立花生种植合作社、农民合作组织等,促进农户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整个种植产业的效益。

10. 支持花生加工和销售产业的发展,增加花生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增加收入。

通过上述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花生种植品种退化问题,提高花生产业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达到共赢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例如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公司、农机合作社等,共同推进花生产业的发展。此外,还可以积极引导农民采用生态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花生的质量和安全性,符合现代社会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总之,要针对花生产业的实际情况,全面推进品种管理、科技创新、市场规范、农民教育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花生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

二、干旱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花生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干旱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土壤湿度低、阳光强度不足和水分利用率不高。土壤含水量低,降水多但降雨均匀度差;光照强度弱,分布不均匀且有逆温层存在,对农作物生长不利;水分利用率低,水肥难以有效配合作物正常生长。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1.是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增强灌溉能力;

2.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资源,提高雨水利用效率;

3.是实施滴灌技术,促进作物良好生长发育;

4.是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步伐;

5.是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倡导农民养成节约用水习惯。

6.是推广抗旱品种,培育适应性强、干旱抗性好的新品种;

7.是加强土壤保水措施,如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保持地面覆盖等;

8.是加强科学管理,合理施肥、定期翻耕、及时除草等措施,提高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花生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干旱问题,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加收益,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最后,积极推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大对灌溉工程、机耕路建设、水渠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为农民增收打好基础。

三、虫害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花生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问题有很多,主要包括蛴螬、蝼蛄和黄蜘蛛。蛴螬是一种土壤害虫,喜欢在潮湿地区滋生,一般只危害作物表面或附近区域。它们通常被人们称为“土蜂”。这种昆虫不仅会吸食植株上的汁液,还会为土壤带来严重的污染。蝼蛄也很普遍,它们经常成群出没于田间地头,啃食农作物根部或者叶子,造成植株死亡。此外,黄蜘蛛还可以传播多种疾病,例如疫病和疖疮病等。

针对这些害虫,目前已经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但是效果不是特别好。因此,需要加强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控力度。 一些针对花生虫害的防治措施已经开始被使用。

1.,在种植花生的时候,应该选择抗虫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能力,能够减轻病虫害对作物造成的损失。

2.,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例如引入寄生性昆虫,如蚜茧蜂和蚜小蜂等,这些昆虫可以有效地控制蚜虫的繁殖和危害。

3.农民还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是应该注意药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只有采取全面的、科学的防治措施,才能保证花生的正常生长和丰收。此外,还有一些物理防治的方法。比如,可以在花生田的周围设置蚊帐,防止蚜虫和其他害虫的入侵。同时,可以利用黄板、粘虫板等粘性陷阱,将害虫粘住,起到防治的效果。此外,还可以使用农膜覆盖技术,将花生种植在薄膜下面,不仅可以防虫害,还可以提高温度和湿度,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

四、土地肥力不足以及改善措施

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扩大,土地肥力不足问题日益凸显。这一问题不仅会影响花生产量,还会导致土壤侵蚀、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土地肥力不足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农民的一个难题。解决这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土壤结构不均衡,二是施肥不合理。针对第一个方面,应加强对土壤结构的改良和改善;针对第二个方面,建议采用合理、有效的肥料配方和使用方法。 改良土壤结构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 合理耕作: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如深翻、耕作深度、保护耕作等,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3. 种植绿肥:在花生休耕期间,种植绿肥作物,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

4. 应用生物有机肥:利用生物技术,提取微生物发酵液或生物菌剂等有机肥料,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农田生产力。

结束语: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花生种植已成为许多地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途径。然而,由于目前尚缺乏科学、合理和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方法来指导和规范花生作物种植行为,导致了花生种植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花生种子退化、虫害问题、干旱问题和土地肥力不足等问题。在本文中,针对以上问题,一系列的解决措施被提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规范花生种植行为,提高花生产业的科学水平和发展质量,为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启全,王玮玉,滕蓬勃,赵滨.花生高产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3,41(01):42-44.

[2]李春霞,郭立峰.辉县市花生种植常见问题与施策建议[J].当代农机,2022(12):76-77.

[3]邹乾东.花生高产种植技术要点[J].现代农村科技,2022(1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