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探讨

赵军

鄂尔多斯供电公司东胜铁西供电分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017000

摘要:配网自动化指运用多种高科技技术手段对配电网进行在线与离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进而促进配电网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行。带电作业是输配电线路监测,检修和改造的重要手段,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近年来,10kV配电架空线路配电网自动化设备配置和运行方式的变化严重影响了配电和带电作业的安全。本文进行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配网;带电作业;安全;影响

1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建设进入一个高速智能发展的新阶段,智能配电网的主要特征在于具有较强的互动功能和自愈功能,不仅如此,智能配电网还具有信息互动、自愈控制以及经济优化运行等多种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配电网运行的效率,增强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对于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上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2配网自动化技术概述

配网自动化技术是综合了多个领域专业知识的新技术,在电力行业的相关工作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通过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抄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等操作,解放了相关的工作人员,减少人工操作时由于不重视或疏忽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极大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进行预防和保护,在故障发生时可以及时的将故障进行隔断,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并且针对故障展开分析,为之后的维修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这样一来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网自动化虽然拥有众多的优势,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着配网自动化发挥出自身的全面优势。首先我国自动化技术发展较晚,相关部门对配网自动化的认识程度较低,从而导致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缓慢,在电力行业中更多的资金都是用在了相关的电力建设中,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应用资金较少,严重阻碍到了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另外就是因为配网长期处于恶劣复杂的环境中,不利于配网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容易导致配网自动化设备出现老化,设备性能达不到合格标准,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3配网自动化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

3.1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配电网自动化在各个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城市交通环境和高层建筑的影响下,配电网络建设面临巨大的困难。所以,根据我国配电网及电网相关法规,有必要对现场环境进行早期调查,并结合实际施工工艺,特别是施工保护,制定施工方案,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此外,在配电网实时运行过程中,根据相关规定,配电网的带电工作要求有良好的天气条件,即风速低于5级,湿度不超过80%,气温大于0℃。如遇雨雪等恶劣天气,配电网络内的带电作业将被禁止。为此,在配电网现场作业中,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手提式风速计和湿度计,以准确掌握天气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免发生事故。

3.2电压互感器

为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目标,在配电网设备的安装中,要特别注意电压互感器的安装。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极点开关放在开启位置,并通过架空设备电线连接两边的电线。在接通电线时,如果工作人员的工作速度很快,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就会被切断,因为变压器的高压线圈是感应元件,一般不会突然改变。当突然改变时,会直接产生“截流过电压”。如果激磁电流达到最大值时,将激磁电流切断,使截止电压呈现最大值。在配电箱带电运行时,如果员工拿着电线,会感觉到刺痛,这是因为电压互感器磁通量突然改变造成的振动。

3.3自动合闸开关技术

由于双电源、双线路等原因,传统的单薄配电网已逐渐被替代。对双电源电路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带电运行的自动关闭开关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①工件在L3区域内工作时,如果工件K1出现故障导致无效,QF1、QL1需要相互配合来驱动L3的供电。与此同时,在L2部分隔离K1故障,QF2将自动合闸,通过电源1给L3部分供电。如果QF2自动合闸,会因此产生过电压,影响带电作业的安全性。操作中,在QL1和QL2之间,如果点K1若出现短路,也可以QF1和QF2必相互配合,以保证L1正常供电。然而,保证K1的相对距离,否则QL1的过电压会使人员受伤。所以,对人员进行安全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以保证用户电源的正常使用。

4 配电自动化技术分析

4.1 馈线自动化建设技术

自动化建设技术在馈线建设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线路建设。线路建设的种类不同直接影响了电缆的建设方式。另外,在面对电缆混合线路与缺乏众合闸的架空线路,可以采用集中化、自动化的方式建设馈线线路。第二,隔离故障区域。在馈线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人为的配电故障,为了进一步减少馈线建设过程中对于拟建设区域的配电影响,确保主干上的配电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工作人员将用户故障区进行隔离,并采用分界开关确保主干线路区域的正常业务运行。第三,辨别故障点。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确定故障点的具体位置,使用具有通信功能的故障指示设备对线路进行智能化与自动化分析。拟建设区域的配电主站工作时,可借助自动化建设技术对各个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当配电终端发生故障时,实时检测系统根据电力配电过程中的参数变化,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与发生原因。工作人员根据预警信息与工作经验,判断故障的具体类型,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并携带相关的设备到故障发生处开展故障排除工作。此外,在故障排除时,工作人员可采用分界开关将故障区与非故障区进行隔离,及时恢复非故障区域的配电业务。

4.2 合理安装分界开关

为了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可以在用户侧增加分界开关,如果用户侧出现短路情况,分界开关就会配合变电站,将断路故障隔离;当用户侧出现单向接地故障时,分界开关就会结合零序电流数据进行自动分闸,并及时地将故障问题切除。当产生相间短路状况时,线路就会产生故障,变电站的出线断路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出该线路的短路故障,并及时做分闸处理,最终可以减少短路故障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在变电站的10kV出线断路器合闸之前,负荷开关将会及时断开,对所出现的故障进行有效的隔离。不仅如此,变电站出现断路器在分闸之后,主站就会通过遥控的方式发出合闸指令,对线路的正常运行提供基本的保障。当产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分界负荷开关可以直接将故障进行切除,从而更好地避免了故障对主干线的影响,同时也减少了故障对用户的影响。

4.3 构建完善的带电作业制度

带电作业环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具体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有必要建立健全的带电作业制度。具体实施带电作业的过程中,用电设备如果出现断电,工作人员最好不要触碰设备,及时与电力调度部门进行联系。如果没有与带电工作人员展开联系,调度部门就要将送电停止。实际实施带电作业时,把握好工作人员和带电设备之前的距离,工作人员需把握好与绝缘杆之间的距离,将绝缘绳索保持在规定的长度。

5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和应用对配网带电作业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配电网络的形式,进而淘汰掉传统的配电网技术和形态。从而促进了配电效率和介入方式的提高和改良。另外,带电工作人员也要在技术革新的基础上更重视自身生命安全。配网自动化在排查故障和保护作业人员安全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为电力行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栋.刍议配网自动化对配电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2(24):2584.

[2]沈瑞锡.配网自动化对配电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6):515.

[3]魏晓伟.配网自动化对配电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8(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