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体验的幼儿园食育活动课程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基于生活体验的幼儿园食育活动课程的研究

赵雪花

溧阳市东升实验幼儿园   213300

【摘要】幼儿的生活体验代表着他们对于生活的追求而和向往,而幼儿园的食育工作简单而言可以被理解为是与饮食活动有关的教育课程,即寓教于食。“食育”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得到了高度重视,,一直以来饮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从最古老的传说开始,直到今日都对饮食表现出极度的关切。所以本次研究将基于幼儿的生活体验,分析如何有效融入食育活动课程,一方面弘扬饮食文化,另一方面给幼儿展开深度教育。

【关键词】生活体验;食育活动;课程

0.引言

    “食育”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日本著名养生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当中的概念,并且在他的作品当中提到了体育和德育的根本也在于食育。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研究者还是外国研究者,都在广义和狭义上对饮食教育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探索,并且分析了饮食教育过程当中涉及到的其他教育内容,例如科学层面或社会层面等。从生活体验的角度来看,如果幼儿能够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食物类型,配合教师的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幼儿们的良好饮食习惯,还能实现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幼儿园食育活动课程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1.1 活动内容

幼儿园食育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点。

首先就是幼儿饮食习惯的养成和教育,因为目前的幼儿园日常活动当中,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也正是幼儿进餐时的良好习惯,包括卫生习惯以及就餐礼仪等,这些都和幼儿自身的行为引导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是他们在幼儿园内必须要接受的教育组成部分。具体来看,卫生习惯主要包含的是饭前便后洗手以及日常的干净卫生要求,而就餐礼仪方面则包含了坐姿、桌面整洁、爱惜粮食等方面。

其次是幼儿对于食物的正确认识。很多教师在幼儿进餐前,都会给幼儿简单介绍一下今天食物的主要类型以及食物的营养价值,让幼儿具有珍惜食物的意识。除此以外,在日常教育过程当中,也可以加入对各种食材的讲解和说明,让幼儿对于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食物有着更多的了解,知道哪些食物是对身体有所益处的,哪些食物对身体可能存在害处等,必要时还会给幼儿简单科普一下营养知识和基础的营养补充要求等。

    最后则是对于传统文化饮食的传承。因为幼儿园食育活动课程与传统饮食文化之间的联系本身就非常紧密,如果能够在教育阶段融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就能够提升幼儿对于文化的认知并树立文化自信。在这一方面,很多教师会选择我国的传统节日作为主要的课程载体。从各种传统节日当中经常食用的食物入手,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的生活教育阶段[1]

1.2 活动课程组织形式

当前的食育活动课程组织形式以幼儿的进餐为主,以其他生活实践体验活动为辅。例如在进餐之前,教师就会引导幼儿进行排队洗手,安静做好,并使幼儿从兴奋状态回到正常状态,达到安静有序的进餐环境。在进餐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指导的方式让幼儿保持注意力,不影响其他人进餐,尤其是不要在进餐的过程当中过于吵闹而干扰到他人。在幼儿园当中饭后,教师一般会组织一些小型活动或小游戏,使得幼儿对刚刚吃下去的食物进行简单的消化,以防止幼儿进行剧烈运动,引发身体不适。

除去基本的进餐活动之外,各类生活实践项目也可以被作为是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例如美食主题活动就是一种可供参考的特殊课程。美食主题活动的核心在于让幼儿能够亲身参与到不同食物的制作过程当中,或是自行选择原材料来进行简单的烹饪尝试了解各种食物在形态、颜色和味道方面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幼儿园会组织相应的亲子教育活动,安排家长同时融入到活动课程当中,一方面提升教育的融合度和参与度,另一方面使幼儿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必要时还可以开展跨班游戏活动,在教师的组织之下让不同班级的幼儿之间都能以游戏等轻松愉悦的形式,加深对于各类食物以及食物文化的了解,提升食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2.基于生活体验的幼儿园食育活动课程策略

2.1 加强对于活动课程的空间环境支持

空间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在各项课程活动当中的主观体验,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享受课程并领略课程所带来的魅力和生活体验。对此幼儿园可以考虑在教室当中的某些地方加入一些与饮食文化或饮食教育相关的元素,让幼儿们能够始终在相应的环境当中接受熏陶和教育[2]。例如一部分幼儿园在室内加设了小型的厨房化元素,配置了微波炉、小型电饭煲、水壶等厨房内常用的工具,能够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烹饪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将社会活动和饮食教育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幼儿既能够参与到活动项目当中感受活动的价值,又能够结合实际的实践项目,加深对于饮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提升幼儿在活动阶段的主动参与能力和积极性,也让环境当中的各类资源可提高利用率,充分发挥教育环境的潜移默化引导效应。

在今后的教育环节,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在每个班级内部建立独立的小厨房环境,利用幼儿园内现有空间进行环境设置,也可以让幼儿直接参与到环境布置的活动阶段,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开展更多吸引幼儿更切合生活体验的教育活动。例如可以请厨房工作人员在环境当中演示一些食品的制作或食材的处理过程,让幼儿能够全过程了解到日常食物是怎样制作和烹饪的,从中获取生活经验。由于在食材的处理方面传统的生活内容比较抽象,即便有视频和图片的展示,也不如直接操作体现得直观而具体

[3]。在进行食材处理的环节,工作人员还可以以语言讲解的方式向幼儿介绍为什么要采取某些处理方法等。

在生活美学和生活体验的理念之下,幼儿园的食育教育工作可以以生活为本源,给幼儿呈现出一种更加自然和健康的生活态度。生活体验的作用是为了让日常的生活更加精致和精彩,为了能够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空间环境,幼儿园教师在后续的教育活动当中还应该给幼儿提供一些与食物有关的文化材料,例如不同花色或不同材料的餐具等。诸如此类的材料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对于餐具以及材料的观察以及体验,同时还能让幼儿了解某些陶瓷或玻璃等易碎材料餐具的保护要求,激发幼儿对于食物和餐具的保护意识。

2.2 制定相应的课程管理规则

幼儿园教育质量要想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不仅需要在课程授课方面保障高质量,在各类规则制定方面也应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让规则发挥合理的约束价值。制定课程管理规则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课程当中,且就餐活动当中设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是为了保障幼儿在食育课程当中的主观体验。例如简单的值日生设定就可以从教育层面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让幼儿在交流互动当中协助教师完成各项简单的和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不仅不会影响到教学任务的推进,反而会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因为此类规则式的活动是幼儿比较乐意参与的活动,他们在创造生活美的同时,能够以一种更加新颖的方式来自行遵守规则并引导他人遵守规则,在更加安全的物质环境当中感受到心理安全。 

生活体验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幼儿的食育教育也同样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目标,将生活体验渗透到幼儿的食育阶段。很多幼儿园在安排幼儿进食时,会采取比较严格的管理方式,不允许幼儿在进食过程当中进行说话、交谈,但这种模式往往会影响幼儿在进食过程当中的积极性,认为进食只是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已[4]。对此教师可以设定特殊的管理规则,让幼儿在进餐过程当中可以进行简单的交谈,既可以分享生活当中的乐趣,又能够享受生活当中的安逸时光,甚至幼儿之间还可以分享各自的饮食习惯,分享自己对于各种食物的看法和观点等。在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当中,甚至有孩子们以互相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改进了其他孩子的一些挑食或偏食习惯。当然幼儿的记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限,规则意识的养成本身也需要时间,所以教师应该在合理的时间采取介入或引导,而不是进行主观的管理或监控。

2.3 升华幼儿的生活体验

当教师能够利用进餐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的参与时,还应该保障幼儿在各项活动当中所取得的正向情感体验。例如前文提到的值日生制度和观摩活动都可以让幼儿了解到食物制作的过程,并增加对食品的认知,感受生活当中的劳动之美。而各类资源和环境的建设和使用,也能真正体现出幼儿在饮食制作阶段的快乐体验,感受在劳动过程当中完成,作品所带来的成就感,增加对于生活的深度认识[5]

对此教师要在今后的课程当中进一步融入生活美学内容,让幼儿从生活体验当中获得生活美感,丰富幼儿对美的感知和欣赏,并加强幼儿和各类美育资源的互动机会。总而言之,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能够接触并观察生活当中的食物材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各类环境和资源能正向影响幼儿的饮食观和文化观,通过环境创设等形式给幼儿创设一个符合其饮食心理需求和食育教育需求的空间。放松的环境才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在提升食育教育效果的同时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还能够将艺术元素融入到生活活动当中。

3.结语

    幼儿的生活是开展幼儿教育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而生活化和游戏化本身正是幼儿所喜爱的一类教育组织形式。食育的开展要以幼儿的体验作为参考依据,让幼儿能够乐于接受食育,把接受食育的过程当做是一个快乐的游戏体验过程。对此教师要在幼儿园的食育课程当中嵌入生活美学和艺术思维,将生活之美渗透到幼儿园的食育课程当中,引导幼儿对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追求,同时潜移默化地关注幼儿的主观感受。

参考文献

[1]王颖嫣,费姗丽. 让劳动与食育同行——幼儿园劳动教育与食育融合的实践探索[J]. 亚太教育,2021(7):175-176.

[2]王莉锦. 基于幼儿生活体验的园本食育特色课程建构与实施[J]. 家长(中、下旬刊),2020(18):81,83.

[3]王颖嫣. "生活即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食育活动[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3):100-102.

[4]周萍. 生活体验"营养"生长-幼儿园"食育工作坊"项目建设初探[J]. 好家长,2019(87):74-75.

[5]黄思薇. 童谣游戏在生态体验式食育活动中的应用探讨[J]. 成才之路,2019(1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