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浅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浅议

孟隽豪

(上海申康卫生基建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200000)

【摘要】随着目前医院规模地不断扩大,医院的综合性也越来越强,因此建设医院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也开始逐步地出现许多问题,针对这些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本文浅议其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并从多年参与并调研同类项目的经验上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医院工程建设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三甲综合医院、项目管理、设计

引言

目前中国正在快速发展经济,现代综合医院建设逐步朝着建筑规模更大型化、功能更复杂化、可持续发展、功能布局集中化的趋势发展。本文通过本人参与及调研行业综合医院项目建造的全过程,浅析了三甲综合医院建设项目管理的现状,针对项目前期及项目施工两个阶段现今遇到的普遍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希望能对医院工程的建设管理提供帮助。

一、目前综合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1)人员组成针对性不强,管理架构不合理

综合医院建设项目最大的特点是专业工程多,除了工程项目都有的土建、机电专业工程,还有例如净化工程、医用气体、射线防护、精密医疗设备等许多医疗专项工程。并且这些独特的医疗专项工程不仅需要独特的机电、土建要求,还需要符合医疗流线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势必会与普通的工程工序有所不同,因此各阶段项目管理的注重点也会大相径庭,如果简单地套用常规的房地产项目前期组织架构管理前期策划、套用常规的总承包组织架构进行管理施工阶段,这不但会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将下降管理的效率。 故而,按照医院建设的特殊性调整项目管理的组织架构是具有极大实际意义的。在医院项目建设过程中,许多参建方缺少对于医院工程建设的经验,医疗相关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配置不足,往往会导致医院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初步设计到施工阶段以及竣工后的运维上,均会表现出不可逆地缺陷。项目今后总体的统筹规划、可预见的风险等方面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正常推进。

(2)设计变更频次高,图纸终稿难成型

综合医院建设出去建筑性功能,还有基础设施的功能,另外具备医疗专业性的特殊功 能,在这些功能兼具的同时医院建设还要兼顾人性化、实用化、美观化的重点内容。由于我现处公司的特殊性,专门进行三家医院建设,通过公司内部对多个医院建设项目的调研下分析,目前综合医院工程建设的设计管理问题如下:

1)设计单位的专业设计师常常对于医疗专业的工程不甚了解。设计单位在项目前期时就要对医院的医疗需求有充分地总体规划,重点涵盖三级工艺流程的设计、医疗专项工程的设计等,当然这些还是以医院各专业科室的意见为主的情况下设计,与此同时要以相关的医疗设计规范为准绳,及时地提醒医院哪些科室要求是有背强制规范要求的不可实现,因此这对设计师的知识储备及专业能力的要求很高。

2)医院整体规划的不确定。医院对于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往往会随着医疗新趋势的变化而变化,加上医疗设备地更新换代及医院诊疗的侧重点的转移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前期策划阶段常规自立项到初设都会历经好几年,时常会导致建设项目在前期设计阶段需要大范围变更方案数次,使得设计工作的推进十分困难,并且由于变更大给予设计单位充分考虑新方案细节的时间短暂,往往后期发现纰漏较多,导致变更十分频繁。

3)专业设计间的协作脱节,在综合医院工程建设过程中,专业工程的深化设计基本都是由各专业分包独自完成,而设计单位的各专业设计基本都是各自管理自己专业的图纸,统筹设计各专业之间协作的组织构架不完善,也就出现了经常会出现机电安装时管线碰撞及标高和定位的大量冲突问题,以及强电点位、弱电点位、标识标牌、进出风口、回风口、检查孔、灯具等平面碰撞问题,专业工程间及专业工程与结构、建筑设计的协调无法同步进行,导致图纸终稿难成型,后续调整变更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工期损失也大。

二、针对综合医院工程现有问题的管理调整建议

(1)在医院工程建设项目中,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设置: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装饰装修施工阶段,竣工施工阶段。

1)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该阶段涉及的专业很单一,只有结构施工和机电预埋。项目构架要简单,设计单位结构建筑专业为主,现场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对接,主管领导直接了解现场问题参与沟通解决,同时利用这阶段可以不用大量管理人员协调专业问题,将精力放在后续的专业工程策划方案与招标上。把专业人员的工作重心放在后阶段的方案深化上,通过这段时间的策划与沟通尽可能地减少后阶段需要协调的基础问题。

2)装饰装修施工阶段。这个阶段是专业工程大量同时施工的阶段,对于项目管理的要求也同时提高,要求多专业同时协调作业,这时候就不能再用上阶段简单地一把抓的管理模式。要采取专业人员互相对应,问题协调解决要在专业人员对接层面上完成,专业工程间技术矛盾通过设计及总包项目经理协调解决,专业工程间经济矛盾通过甲方协调解决,这样的组织结构形式减少了不专业对口间的接触,增加了专业对口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平台,有效地发挥每个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长项。

3)竣工施工阶段。项目即将竣工前, 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侧重点将转移到项目细节和竣工条件上,专业问题已基本都解决,这时候就要以完成竣工验收目标为核心,领导层再次直接了解现场问题参与推进及解决问题中,以求上下一心冲刺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

(2)针对设计变更频次高,图纸终稿难成型的问题。

1)在建筑设计阶段,应该先要保证设计专业人员本身的设计专业性是否贴合医院的专业需求,可以在设计招标中明确要求团队有一定的医院设计经验。设计单位进场后,先要与医院基建处取得良好的沟通,了解医院整体规划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是了解医院科室的组织构架,自上而下地了解科室的需求。源头上以医院整体规划为基准,结合科室需求进行设计,以避免误解顶层设计而导致大范围调整设计方案,并且自上而下地了解科室需求也能避免科室区域规划不准确导致平面布局大范围调整,最后与科室的需求沟通则需要建设单位组织访谈,深入了解科室个性化的需求以期达到从整体到个体的全面满意的结果。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医院的整体规划,这里尤其需要注意设计单位已经招到了医疗专业性强且经验丰富的对象,但在这个整体规划商议的阶段一定要请设计院资深的总设计师参与,以求整体规划方案尽可能地符合未来发展地需要,保证顶层设计不变是后续变更减少的保障。

2) 不要急于求成,提高设计深度。方案设计完成后,初步设计阶段往往会把专业设计按指标进行匡算,这不仅对于后续图纸的准确性带来问题,还会导致大量变更。投资控制与进度控制都可能发生极大风险。设计单位可以主动配合建设单位确定主要设备的参数,这个阶段往往对于项目投控最为关键,设备参数的确定决定着所有相关机房的设置,建设标准的定位,各专业工程间的界面划分,这个阶段的图纸一旦完成将进行清单制作和招标工作,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设计概算要余量充足,这个阶段的设计、投控、造价专业人员要持续跟进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持续跟进,即使要离开岗位也要做好移交手续。往往项目管理在这个环节后更换主要人员,从而导致前期信息传递不通畅,信息断层导致后续不了解设计概算意图

3) 重视设计图纸审查工作。对于图纸的审图是必要的环节,但是对于医疗专业方面的图纸审查时常不够重视,预评估,医疗院感审查都是将来开业所必须的内容,要请医院相关科室进行集中审查,多审查几天时间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后续变更。

4)设计各专业间的协作问题,需要设计院由项目设计总负责进行协调,但目前各项目上存在总负责需要管理多个项目,导致各专业设计间沟通不频繁,专业图纸间冲突较多。建议还是要利用BIM,将各个专业串联起来,而且BIM团队尽可能由设计单位组成,减少沟通的环节,不仅有利于效率地提高,更多地还是能让设计单位通过BIM把所有专业设计人员放在一个平台上有效地协同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慧君. 浅析医院基建工程的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中国农村卫生.2020 年第 14 期:81

【2】刘帆. 医院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工程管理.2020年11月下: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