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煤矿机电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探究煤矿机电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王浩

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公司      陕西省神木市719300

摘要:现如今,通过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现代化升级,设备的功能越来越齐全,因此对设备精细化操作和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机电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确保矿井生产安全性,提升煤矿开采企业经济效益,解决机电设备的隐患与缺陷。做好日常的设备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继续探索和创新完善维修管理模式,实现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目标,从而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转,为企业正常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进而提升煤矿的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B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信息化技术与机电设备相结合,在很大层面上提高了劳动效率,有效提升了煤矿开采效率和安全管理系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涉及采购、保养、检修和报废等环节,而设备维护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对设备进行的定期维护,可以使生产安全得到保障。智能化管理使各种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促进了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的建设,使煤矿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维护的必要性

在煤矿企业中,机电设备的运行时间一般都比较长,零部件老化可以说是极为常见的,故障发生之后,会使得煤矿的生产活动停滞,因此给煤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机电设备实际应用过程中,导致故障发生的因素可谓是多种多样,比如说,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以及设备本身的因素等等,如果不能准确及时地掌握机电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不能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那么将会给煤矿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对机电设备故障规律进行分析,可以对一些经常性会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在后期更好地规避,这样煤矿企业的经济损失将会大幅度减少[1]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设备使用不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矿行业持续发展,大量的现代化、机械化煤矿机电设备被投入使用,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在装置的操作流程中难免产生失误。另外,煤矿的工作人员通常文化程度较低、掌握新鲜事物能力比较低,导致其在作业的过程中发生违规操作,其法律意识往往也比较淡薄,为了谋求生产量或效益,导致煤矿机电设备超负荷工作。

2.2智能化建设不足

当前,我国煤矿机电设备更新迭代迅速,煤炭行业也开始朝向智能化发展。对此,我国煤矿企业不断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将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煤矿开采技术、运输技术和最新机电设备应用在煤矿开采中,打造智能矿山。但是,探究其实际运行效果,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初期阶段,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技术研究和创新,机电设备智能化建设不足,各种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发达国家大相径庭[2]

2.3机电管理信息滞后

传统的机电信息管理是通过纸质的方法去人工记录每个设备以及仪表的参数,然后通过汇总来判断整个作业面的工作情况。这种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由于数据量大,对机电设备状态的全面评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外,手动记录和人工巡检的方式也无法实现对设备全时段的监测。

3煤矿机电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措施

3.1落实智能化维修管理

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准,这为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当智能化的系统管理应运而生后,通过相应的技术改造,便可使生产运行状况的数据汇总到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通过分部储存和中心管理实现数据存储、故障监测及故障模拟等手段,实现快速出图并指派相应工作人员现场处理,还可以存档备案,为后续的维修保养提供有据可查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智能化数据处理和管理模式更新,使企业管理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通过综合性的数据分发处理能力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法,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稳定运行[3]

3.2完善设备智能化诊断系统

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诊断以收集数据为前提,对各主要部位的传感器进行有效的监测,然后以建模法进行详细的分析,精确地辨识出系统的操作错误。故障的诊断分为两大类,包括检测系统和评估诊断。详细的故障检测要分阶段进行,一是要对设备进行检测,分析其性能、运行信息等;二是分析故障特性,提取传感器数据,对故障机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三是进行协同式的故障诊断,包括收集故障的主要部件,分析故障的原因等[7]。智能化故障分析是对数据收集和维护工作的总结,并通过相应的方法进行智能诊断,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3.3优化设备智能化监控系统

设备智能化监控系统具有很多优势,首先在围岩支架耦合控制方面,能够针对工作面的特征,采用智能化监控技术对围岩支护进行监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顶部梁基部和托架前端的倾角传感器,能够对托架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防止托架的倾侧等问题。同时采用支柱压力传感器、行程传感器和侧护板趋近开关等技术,实现了对工作面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生突起、塌陷等情况,在第一时间完成防护命令。通过在边坡上设置压强传感装置,能有效地检测出巷道的支撑作用,从而预防巷道侧裂缝的产生

[4]

3.4构建完善的煤矿物联网体系

物联网技术应用帮助一线工作人员识别有关数据信息,让开采人员及时发现开采现场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继而实现对煤矿开采过程的动态化管控,最大程度确保煤炭工作开采质量。智能化综合开采工作面机械设备所处的环境相对复杂,为了实现机械设备、技术设施的协同化管控,可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动态化组网、协同控制目标,通过搭建物联网体系最大程度确保煤矿开采作业效果以及作业质量。

3.5提高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深入发展,信息交互和共享在生产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由于作业困难、距离地面远,设备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和传递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网络和大数据建立煤矿机电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机电设备的状态进行全天候无死角跟踪和监测。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检查和监控,煤矿机电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更加高效和安全,大大提升了对机电设备的管理能力。

3.6促进机电设备一体化技术改造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子信息技术与机电设备的有效结合。自动控制系统、自动监控和自动检测系统的应用,可大大提升煤矿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全程监控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保障生产安全。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可通过自动检测系统很快找出设备故障并进行针对性的维修。同时,机电设备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在一些危险作业环节取代人工操作,提升生产的安全性[5]

结束语

煤矿机电设备的广泛推广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系数,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根本保障。为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及生产效率,相关的管理与技术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加快煤炭行业整体发展步伐,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柴晓凡.煤矿机电设备健康智能化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煤矿现代化,2021(01):166-168.

[2]周骏腾.煤矿机电设备的健康智能化管理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1(08):155-156.

[3]韩伟.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转[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4):78-79.

[4]姜锴.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9):84-85.

[5]王龙昆.煤矿机电设备检修与技术改造探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6(5):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