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裂开声带切除术治疗喉癌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喉裂开声带切除术治疗喉癌的临床观察

孙东平

凉山州会东县人民医院 四川 凉山州 6152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喉癌采用喉裂开声带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功效。方法: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就诊喉癌患者共74例,随机数字表分配,对照组使用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实施喉裂开声带切除术,疗效分析。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相比,手术指标以前者更为良好(P<0.05),手术并发症并发情况,两组相比以实验组较低(P<0.05),发音功能比较,实验组术后略见优势(P<0.05)。结论:喉癌治疗中,喉裂开声带切除术的实施,可对该病产生明显治疗作用,可保障患者术后发音功能。

【关键词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喉癌疗效

    喉癌属恶性肿瘤疾病,以喉黏膜上皮组织发生恶性病变为发病机制,当前临床对该病发病成因尚不明确,通过对喉癌患者观察,分析可能与其吸烟、家族遗传病史、所处患病及患者自身性激素分泌等有关[1]。喉癌发病初期并无明显诊治,但随病情发展,恶性病变细胞侵蚀加剧,可导致患者出现咳嗽、痰中带血等病症反应,肿瘤持续增长,将造成其呼吸、吞咽困难等情况,严重时将危及患者生命,有明显危害性[2]。喉癌的治疗以手术为首选方式,喉裂开声带切除术作为微创术式,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将其用于喉癌治疗中,喉裂开声带切除术的实施可对患者喉功能做到充分维护,以此改善其术后发音功能。基于此,本次选择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就诊喉癌患者74例,对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在喉癌治疗中应用价值、作用等进行探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就诊喉癌患者共74例,随机数字表分配,37例分配至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59.38±4.55)岁,喉癌类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9例,腺癌4例、高分化7例,中分化6例,腺样囊性癌1例;37例分配至实验组,男19例、女18例,(59.43±4.62)岁,喉癌类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7例,腺癌3例、高分化8例,中分化7例,腺样囊性癌2例;无差异(P>0.05)。

1.2方法

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局部麻醉起效后,自患者咽喉部做切口,袒露气管后,实施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实施全身麻醉。于环甲膜处做切口,对环甲膜做切开处理,使喉体充分袒露,实施喉面、杓会厌皱劈等切除,在对肿瘤剔除后,探查患者咽喉部并对出血点进行止血,无异常后关闭喉腔,安置引流管,复位游离组织予以缝合,术毕。

喉裂开声带切除术治疗实验组:局部麻醉行气管插管后,在患者喉部做U型切口,探查病灶,对病灶处肿瘤及病变组织及周边1厘米左右距离正常组织均实施切除,完毕后做常规止血、游离组织复位及缝合处置,术毕。

1.3观察指标

手术用时、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长、自主进食恢复时间等手术指标做数据统计。

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咽部疼痛、咽喉部组织粘连等情况患者做例数统计,计算手术并发症发病率。

发音功能两组比较强振幅微扰、谐噪比、基频微扰等项。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喉癌采用喉裂开声带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功效,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21.0,t值、²值分别检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表现为(x±s)、(n%),结果呈现P<0.05,存在差异。

  1. 结果

2.1手术指标

    两组采取不同术式进行治疗,相比可见,实验组手术指标更为良好(P<0.05),表1。

1 喉癌患者手术指标x±s)n=74

分组

案例(n)

手术用时(min)

出血量(ml)

引流管留置时长(d)

疼痛时长(d)

对照组

37

41.95±4.34

63.29±5.41

43.26±3.21

15.46±2.30

实验组

37

35.29±2.18

41.37±3.29

27.56±2.06

12.14±1.89

t

-

8.3412

21.0577

25.0382

6.7837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手术并发症发病情况

    两组实施手术后,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对照组略低(P<0.05),表2。

表2喉癌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病情况(n%)

分组

案例(n)

呼吸困难

咽部疼痛

咽喉部组织粘连

发生率

对照组

37

3(8.10%)

4(10.81%)

2(5.40%)

9(24.32%)

实验组

37

0(0.00%)

1(2.70%)

1(2.70%)

2(5.40%)

-

-

-

-

5.2323

P

-

-

-

-

0.0221

2.3发音功能

相比患者发音功能,术后,以实验组发音功能可见优势性(P<0.05),表3。

3 喉癌患者发音功能(分,x±s) n=74

强振幅微扰(%)

谐噪比(%)

基频微扰(db)

分组

案例(n)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对照组

37

5.79±0.42

3.42±0.29

1.41±0.19

1.10±0.09

17.92±2.10

20.56±2.21

实验组

37

5.91±0.45

2.40±0.32

1.45±0.17

0.84±0.07

18.04±2.07

23.94±2.47

t

-

1.1858

14.3668

0.9543

13.8708

0.2475

6.2032

P

-

0.2396

0.0000

0.3431

0.0000

0.8052

0.0000

3.讨论

喉癌在临床中属耳鼻咽喉科疾病,作为恶性肿瘤疾病,喉癌较其他类型头颈部肿瘤发病率略高,因其位于人体咽喉部位置,因此在疾病发展进程中,喉癌对于患者语言功能、咽喉部吞咽功能等均可造成累及影响,进一步发展,侵蚀周边淋巴组织,将出现远端转移,进而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需及时采取治疗[3]

手术对于喉癌具有显著治疗功效,但就既往临床所采取术式,实施后往往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不易恢复、遗留后遗症等情况,加之手术操作繁琐,用时较长,对于人体有明显刺激性,因此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等不及预期。喉裂开声带切除术于临床属新型术式,作为微创手术,首先,该术式具备较高安全性,该术式的实施,能够极大提高手术时效性,以此维护患者手术耐受度。其次,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创伤小,手术对人体无明显刺激性,且对于术中出血量能够做到充分管控,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最后,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在术中能够重建并修复患者喉功能,由此在处置病灶的同时,术后患者咽喉部恢复后,其发音功能、吞咽功能均能够保持良好,进而减轻疾病及手术操作所致不良影响,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4]。因此,将喉裂开声带切除术用于喉癌治疗中,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实施中,在对咽喉部病变组织做到有效清除,抑制恶性肿瘤细胞侵蚀健康组织的同时,患者术后恢复、咽喉部功能等均可得到充分保障,由此使其术后恢复后,其社会功能、交往能力等能够保持良好,从而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综上,治疗喉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对该病具有显著治疗功效,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且具备较高安全性,可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慧君,陈思宇,李芸,徐扬,雷文斌.喉癌诊疗策略及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33(11):1017-1021.

[2]梁勇军,蒋虹.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对比喉扩大部分切除术对喉癌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04):593-595.

[3]刘东,单晓东,姜宇,等.喉裂开声带切除及垂直半喉切除术后留置鼻饲胃管与否对患者恢复的影响[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32(04):285-287.

[4]赵守然.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对喉癌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吞咽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