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Neuroform EZ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像学和病理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5
/ 1
摘要目的建立巴马猪颈动脉内Neuroform EZ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模型,观察并总结其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改变。方法以13头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为研究对象,采用球囊过度扩张的方式损伤巴马猪颈动脉内膜后原位置入Neuroform EZ支架建立ISR模型。术后每2周通过床旁彩超监测巴马猪颈动脉支架置入区血流情况,如发现支架内血流增快或减慢,即刻行DSA、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高分辨MRI(HR-MRI)检查,明确支架内狭窄情况后处死巴马猪,取支架处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13头巴马猪单侧颈动脉球囊扩张完成后共置入13枚Neuroform EZ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12.46±3.57)周(6~18周),13头巴马猪中监测到支架内血流增快10例,血流减慢3例;即刻DSA检查显示13头巴马猪的支架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狭窄,狭窄率为(44.23±9.39)%;IVUS和OCT提示支架主体完全被增生的血管内膜覆盖,局部管腔的缩窄为明显增厚的内膜所致,而缩窄的管腔在HR-MRI上表现为管壁的明显强化;HE染色显示病变血管内弹力板断裂,内膜增生明显,增生的内膜以平滑肌细胞为主。结论通过球囊过度扩张撕裂血管内膜并原位置入颅内支架的方式,在12周左右可建立巴马猪颈动脉ISR模型,多种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均证实ISR为增生的内膜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