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建设管理与工程建设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浅析工程建设管理与工程建设安全

陈星

咸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咸阳市,712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且逐渐像复杂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建设工程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同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轻则会导致技术人员受伤,严重会直接影响到生命安全,同时还会造成施工单位发生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安全管理问题在工程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安全管理能够保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工程建设管理与工程建设安全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具体措施

1 工程建设管理与工程建设安全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安全责任意识

多数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安全施工责任意识,也不具备应有的安全施工技能,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规范的操作,部分项目管理人员未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容易发生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再加上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会影响项目的安全施工。

1.2 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工程安全施工的关键性因素,部分项目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未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使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规范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缺乏管理执行依据、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划分不明确等现状也严重降低了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质量。

1.3 材料设备问题

材料人员购买设备材料时,缺乏质量控制意识,为了压低成本价格而忽视材料的质量,容易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规范性的使用和管理,忽视定期保养和维护工作,设备得不到维护与保养,不仅影响设备的使用性能,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为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相关部门应加大建设项目质量的监督以及控制力度,将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作为建设项目正常开展的核心内容,及时完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保证建设项目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2 工程建设管理与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

为了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质量岗位职责,建设项目所涉及的项目经理以及工作人员都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保证建设项目能够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质量检验队伍。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与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有着紧密联系,这就需要管理人员从制度的角度出发,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项目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明确质量岗位职责的同时,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并且还要积极实行工程质量考核制度,加大施工建设阶段中的自检、交检以及互检力度。在处理建设项目质量事故的过程中,在引发事故的原因不明确,并且未对事故主要责任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教育纠正的情况下,绝对不能置之不理,而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解决问题。在建设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打造出一支训练有素的施工建设队伍,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充分理解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意图,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引发质量缺陷以及返工等严重问题。为了保证工作团队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应对所有工作人员展开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改善现有的工作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从而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自觉将专业检查与质量自检结合在一起,在不同工作质量的情况下,保证建设项目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2.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安全管理保障制度,确保管理制度能在具体施工中得到应用与落实,确保现场施工的有序进行,对具体的作业操作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应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性,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在施工现场对各安全管理岗位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使责任落实到人,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岗位责任和工作内容,使安全责任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完善安全管理监督与奖惩机制,制定严格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巡逻制度,若发现违规操作的行为,对违规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罚,提高其安全施工的意识。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建筑工程的各职能部门共同努力,也需要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为各个部门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搭建灵活性的渠道,提升部门间的协作性,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做好材料供应、技术交底、工序衔接等方面的工作,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建立健全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系

想要有效避免建设工程的安全事故发生,就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构建管理机构,并健全管理内容,通过分级处理完善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一级管理一级的目标,将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实;二是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划分施工人员的工作,时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意识,并合理分配施工设备,同时为了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施行奖惩制度,将施工人员的绩效与经济挂钩;三是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不仅要严格控制好施工流程,还要严禁外来人员出入施工现场,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4 加大安全设备投入力度,完善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单位需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从而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将有关机械设备有序排放,同时,需要对施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在施工过程中,强调施工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并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另外,安全防护设备和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要与时俱进,从而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的安全系数。

2.5 做好工程现场的管理工作

在施工前,安全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查,确保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应尽量选择合适的季节和天气进行施工,避免在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开工,避免材料、器械造成损坏。提高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力度,施工设备、材料等应分类管理,妥善存放,不能在工程现场乱摆乱放,确保施工现场环境的有序性。对剩余材料进行及时登记或回收处理。提高现场用电的安全管理力度,避免发生漏电等安全隐患问题。

2.6 科学合理安排施工

在施工的时候,相关人员所有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循对应的步骤和流程,只有这样才可以对施工的质量实施严格的把控。施工技术不仅局限于施工人员的操作,对于检测检验技术、设备情况等多方面的内容也都有所涉及,因此只有在施工的时候按部就班地进行各项操作才能将人为操作失误的概率降到最低。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实施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协调,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主要在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中形成,在任何一个工作环节中产生疏漏,都可能会引发质量安全风险。因此,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质量问题,并将其记录在案,在整体建设项目中形成一种人人负责的良好工作风气以及工作习惯,以这种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最终的项目质量,从而实现提升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石庚辰.建筑工程管理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散装水泥,2022(06):55-57.

[2]张继伟,张望彬,解文龙,陶伟,刘于鑫.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探究[J].散装水泥,2022(06):23-24.

[3]陈美灿.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2,7(24):116-118.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2.2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