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朱琳,何方瑜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哈尔滨软件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通信数据的传输环境越来越复杂,存在的通信传输接口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受网络数据传输的开放性影响,目前存在的通信数据传输安全性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旦出现网络通信数据泄露问题,不仅会降低整个通信传输通道的可靠性,还会造成严重的数据安全损失,常规的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法主要使用了较简单的数据加密技术,再结合虚拟防火墙保证网络通信数据的传输安全性,但常规的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方法涉及的加密技术较简单,不符合目前网络通信数据的安全传输需求,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常规的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法主要使用共享秘钥完成加密,具有对称性,很容易受网络通信环境影响,不满足目前网络通信数据的安全传输需求,云计算技术可以利用相关的数据处理程序,进行数据安全加密分解,分区完成数据处理,并进行加密整合,加密效果较好,不容易受网络通信环境影响,因此本文基于云计算技术设计了新的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法,为保证网络通信数据传输可靠性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1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合理应用数据加密技术的必要性

到目前为止,数据加密技术在中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环境的发展和创新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空间的安全性和防御能力。依靠数据信息加密技术,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被系统地构建为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在很大程度上为互联网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减少犯罪分子因病毒感染对互联网信息造成的损害,然后,在这一时期的快速发展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多样化特征得到充分体现。在迅速提高互联网信息计算机安全水平的前提下,对互联网计算机的生命周期进行合理保护,协助计算机做好网络黑客、病毒等相关数据信息的安全防护。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理论评估机制,完成计算机安全评估,合理保证数据信息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有效促进数据信息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有效应用,构建完整的安全框架,逐步完善计算机通信技术,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合理提高计算机互联网的安全水平。

2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法设计

2.1推广节点加密与链路加密技术

节点加密这一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近似于链路加密,主要依靠链路作为传播介质,进行信息的输出和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节点的第一次加密以后,就要开展第二次加密,对于这两个环节的加密具有一定的差异。通常情况之下,对于链路加密而言,可能展示方式为明文,而节点加密则不通过这种方式展示,只能够依次运行于节点的安全模块。另外,这种加密技术的原理更加容易被破解,所以要想避免攻击,通过节点加密技术的运用,难以有效地确保信息安全。因此,虽然在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节点加密技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但是该项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应用缺点。为了对于该项技术实现有效的应用,首先就要确保点对点能够在同步线路或者是异步位置,只有确保节点两端加密设备的同步,才能实现数据的传输。因此在该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的网络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这一技术在计算机的网络通信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实现良好的安全效果。具体的工作原理就是在信息传播之前,首先进行信息的加密,之后按照不同的节点传播信息,再实现加密处理。另外,对于加密信息的解密而言,要根据具体的顺序,有序地进行通信信息的处理。一般来说,对于这种技术之下所进行的信息加密,要利用不同的链路节点,开展二次解密,这样才能够对于信息的输入输出途径,进行有效的掩盖,提高信息内容覆盖的安全性。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对于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的加密,这样就能够实现对于数据通信安全的基本保障,依靠多次的解密和加密,在其中需要进行多个密钥的运用,能够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属于当前的一种常用的加密方法。

2.2设计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案

实现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的最后一步就是设计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案,结合网络通信数据的安全传输需求和现有的数据安全传输框架,可以制定安全传输方案的通信开销,即以数据自主安全传输为目标,进行数据流认证与加密,设计相关的WIA-PA节点报文,提高网络通信方案的安全性。本文设计的方案含有HMAC-SM3认证部分,可以与SM4加密算法结合共同进行传输初始化处理,再向相关的通信数据传输节点发送节点认证和秘钥设计标识,各个节点可以利用该标识完成消息认证,将请求报文发送至网关,再由网关进行合理验证,完成双向传输与响应。为了增加设计方案的可控性,避免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不规则攻击,在数据传输初期设置了CCM算法,引入了随机数因子,从而有效地避免随机攻击,实现了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本文设计的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案可以保证传输报文的真实性,即在数据交互过程中,能有效地认证传输方与发送方的身份,提高数据交互可靠性,及时利用相关的处理参数进行校验,最大程度上避免外界攻击对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造成的影响。保证数据安全性与完整性,攻击者无法恶意篡改校验信息,窃取传输信息,及时更新传输秘钥,避免信息拦截,提高了网络通信数据传输的抗伪造性,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2.3运用加密技术提升软件的防护能力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发展中,应合理完善和自主创新现有的加密技术,依靠加密技术完成互联网信息的安全保护,提高软件的保护能力,确保在发生外部攻击时提高互联网信息安全。当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断开时,当原始计算机系统软件受到相应攻击时,网络黑客会首先在背后伪造相关信息或通过计算机的主要参数获取极其重要的数据信息的具体内容,导致相关信息或关键数据丢失,给祖国、企业和个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在计算机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客户会选择组装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防病毒软件,但计算机防病毒程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计算机防病毒软件在病毒攻击过程中未能及时维护数据信息,将严重影响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安全。因此,应根据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要求,对现有加密技术进行合理改进和创新,完成计算机手机软件保护能力的提升。应定期维护计算机的全面运行状态。根据从计算机内部结构收集的信息,应选择适合其自身的加密技术,并创建计算机双重保护的自然屏障,以确保数据和信息在安全环境中的传输,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通信传输的安全性。

2.4制定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协议

常规的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容易受到内外传输攻击,因此本文设计的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方法根据网络通信各个节点的传输信息制定了有效的网络通信数据安全传输协议,本文设计的协议使用信息捆绑原则来抵抗不明的信息传输窃取攻击。在网络通信数据传输过程中,经常存在多个传输节点,这些传输节点的分布也十分不规则,因此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很容易被捕获。因此本文使用部署资源法,预先确定通信传输网络中节点汇聚的位置,判断了此时对数据安全传输存在威胁的攻击模型。

3结论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通过加强对于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网络通信安全隐患的出现概率,提高网络通信的安全水平。所以,相关部门也要在通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加大对于数据加密技术的研发力度,切实保障信息的通信安全,确保整个网络环境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真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心的数据加密技术[J].电子测试,2021(8):84-85+126.

[2]李正伟,周锐.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1(6):198-199.

[3]于家德.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1,38(2):135-137.

[4]付振帅.计算机网络安全加密技术应用探究[J].卷宗,2020,10(2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