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刘勇

通江县铁佛中心卫生院  636723

[摘要]目的:探讨胃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10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胃痛患者中选取78例。以盲选的方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予西医治疗、研究组39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对治疗效果。结果:1)研究组治疗好转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2)研究组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痛患者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痛;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胃痛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症状为胃部疼痛、嗳气等。对于胃痛患者,目前有很多种治疗药物,多以西药治疗为主,虽然能改善患者病症,但不良反应多,长期用药还会出现抗药性,影响远期疗效[1]。报告显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效果显著,预后好[2]。本文以78例胃痛患者为对象,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2021年10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胃痛患者中选取78例。以盲选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39例。研究组中,女18例,男21例,分别占比46.15%、53.85%;年龄范围41-72岁,平均(59.84±3.61)岁;病程0.3-20年,平均(10.85±0.94)年;疾病类型:肝胃郁热型11例,胃寒型15例,其他13例,分别占比28.20%、38.46%、33.34%。对照组中,女17例,男22例,分别占比43.59%、56.41%;病程0.4-20年,平均(10.90±0.96)年;疾病类型:肝胃郁热型12例,胃寒型16例,其他11例,分别占比30.77%、41.03%、28.20%。比较发现,组间上述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基本资料齐全,依从性高;对本调查知情,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精神障碍;心脏病;中途退出等。

1.3方法  对照组内39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阿莫西林(生产厂商:上海信谊万家象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31020363),口服用药,每天2次,每次0.5g;果胶铋胶囊(生产厂商: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23399),口服用药,每天3次,每次3粒;奥美拉唑(生产厂商:贵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23053),口服用药,每天2次,每次20mg,持续2周。

研究组内39例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法半夏、大枣、柴胡各12g,枳实、黄芩、厚朴、白芍各10g,甘草9g,黄连6g。对于胃酸过多者,添加煅瓦楞、乌贼骨;对于嗳气者,添加旋复花。药物煎服,每天1剂,分3次服用(饭前),持续2周。

1.4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效果[3]:症状消失,胃镜、X线钡餐造影结果正常,为疾病治愈;症状缓解,胃镜、X线钡餐造影结果改善,为疾病好转;症状未变化,胃镜、X线钡餐造影结果未任何变化,为疾病无效。(2)临床指标:包括疼痛度评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其中疼痛度评分用VAS量表评估,总分10分,越低疼痛度越轻。(3)生活质量评分:采用QOL量表评估,包括心理、躯体、环境和社会,总分100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4)不良反应:眩晕、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

1.5统计学处理  在本文数据中,计量资料有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计数资料有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分别用(x±s)、(n,%)的格式表示。组间比较时,将数据输入SPSS 26.0软件。依托P值大小,对组间有无差异进行评定,标准P<0.05。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疾病治愈、好转共37例,好转率为94.87%;对照组疾病治愈、好转共30例,好转率为76.92%。统计显示,研究组治疗好转率更高(P<0.05)。见下表1。

表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好转率

研究组

39

19(48.72)

18(46.15)

2(5.13)

37(94.87)

对照组

39

16(41.03)

14(35.89)

9(23.08)

30(76.92)

χ2

0.466

0.848

5.186

5.186

P

0.495

0.357

0.023

0.023

2.2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疼痛度评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2。

表2 临床指标比较 (x±s)

组别

疼痛度评分(分)

发作次数(次/周)

持续时间(min/次)

研究组(n=39)

1.53±0.36

1.29±0.40

1.39±0.42

对照组(n=39)

1.86±0.49

1.80±0.53

1.90±0.71

t

3.389

4.797

3.861

P

0.001

0.001

0.001

2.3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心理、社会、躯体和环境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更高(P<0.05)。见下表3。

表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x±s)

组别

时间

心理

社会

躯体

环境

研究组(n=39)

治疗前

69.35±5.21

70.05±4.59

72.65±6.95

70.21±6.01

治疗后

88.71±3.62#*

89.21±4.25#*

89.69±3.26#*

90.15±1.62#*

t

19.057

19.128

13.862

20.006

P

0.001

0.001

0.001

0.001

对照组(n=39)

治疗前

69.39±5.19

70.09±4.61

72.69±7.01

70.26±6.08

治疗后

78.01±2.84#

79.51±4.69#

79.85±2.78#

80.12±1.32#

t

9.099

8.945

5.929

9.897

P

0.001

0.001

0.001

0.001

注:和治疗前相比,#P<0.05;和对照组比较,*P<0.05

2.4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其中眩晕1例,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其中眩晕3例,恶心呕吐4例,胃肠道反应1例。经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χ2=4.129,P=0.042)。

3讨论

胃痛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多由饮食不合理、脏器病变等因素引发,导致患者出现和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疾病相似的病症[4]。现代医学认为,胃痛的发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因此临床西医多以抑酸药、杀菌药为主,常见如阿莫西林、果胶铋胶囊、奥美拉唑,其中阿莫西林是口服青霉素,抗炎作用显著,常用于泌尿道、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伤害;果胶铋胶囊可缓解胃酸过量分泌诱发的反酸、胃痛等,保护胃黏膜;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反流、胃蛋白酶分泌。临床实践表明,虽然上述药物在胃黏膜保护,肠胃动力改善上具有一定作用,但不良反应多,而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会加重病情,导致疾病复发[5]

在中医领域,胃痛又被称为胃脘痛,由机体劳累、久病不愈致使脾胃受损,从而出现胃痛症状,治疗原则为止痛、和胃、疏肝。本文所用中药汤剂中,柴胡可疏肝、解热,大枣可补气、健脾,枳实可行气、祛痰,厚朴可平喘、消积,法半夏可止呕、驱寒,黄连可清热,甘草可补气,上述药物联合使用,共奏驱寒、止痛之功效[6]。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可有效抑制中枢神经、脚杆神经兴奋度,缓解痉挛症状;柴胡可改善胃溃疡症状,预防肝损伤;枳实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和西医药物联合使用,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早日康复。此外,为巩固临床疗效,还要加强患者的预防护理,如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于上腹部放置热水袋,每天热敷、按摩上腹部,多吃一些热性、温性食物,缓解疼痛度;日常生活保持愉悦的心情,分散疾病注意力,促进早日康复[7]

本次调查中,以78例胃痛患者为对象,从数据上看:研究组有37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改善,治疗好转率为94.87%;对照组有30例患者症状改善,好转率为76.92%,2组好转率有差异(P<0.05)。而且研究组疼痛度评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也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和单用西药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更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上,研究组心理、社会等评分略高于对照组,眩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究其原因:中药的作用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胃,从而增强患者抵抗力,降低复发风险[8]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痛患者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锦嫦.探讨中药口服配合耳穴疗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痛的临床研究[J].哈尔滨医药,2022,42(03):138-139.

[2]韩宝蕊.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01):118-120.

[3]王旭,贾阳阳.参附黄蒲汤与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痛的比较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6):62-64.

[4]张玉玲.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03):118-119.

[5]黄效刚.用自拟的中药方剂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20,20(14):599.

[6]庞婷婷,李春林,樊姗,等.理气温阳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用药规律分析[J].湖南中医杂志,2022,38(02):23-28+51.

[7]董海彦,张双飞,朱秋菊.针刺治疗急性胃痛患者31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8):40-42.

[8]刁莎.温针灸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22):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