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早期康复训练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

叶佳辉

单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661018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33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8例,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改善其独立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效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的后遗症较多,偏瘫即其中之一。偏瘫作为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后遗症,其对患者的伤害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造成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诱发其他疾病,影响脑卒中的治疗效果,等等[1]。早期康复训练是临床中用于重症患者的康复手段,其目的在于从各个方面着手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使患者康复。本研究对其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做了探讨,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我院于2022年1月至5月收治的133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观察组:男36例,女32例;年龄55-75岁,平均(63.47±4.22)岁;左偏瘫30例,右偏瘫38例。对照组:男31例,女34例;年龄54-77岁,平均(63.85±4.15)岁;左偏瘫33例,右偏瘫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医嘱给患者提供神经内科治疗药物,管理患者的饮食,等等。

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1)心理康复训练。偏瘫后,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为避免心理问题影响到康复效果,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康复训练,内容包括:与患者进行多次交流、沟通,耐心地开导患者,为患者讲述偏瘫患者最终康复的案例,介绍最新的康复治疗手段,提升患者的信心[2]。(2)早期肢体康复训练。①每隔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一次,通过改变体位来防止发生压疮、肺部感染。②为患者准备好软枕、护垫等物品,置于患者的承重关节如髋关节、肩关节下面,以保护关节。③为患者按摩四肢,先按摩大关节再按摩小关节,重点按摩肩部、手部以及踝部。(3)稳定期康复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做抬手、直腿抬高等四肢关节功能主动运动,四肢能够自主活动之后开始指导患者进行翻身、坐立、站立、行走、上下楼梯练习[3]。(4)康复期训练。这时期患者的四肢能够自主运动,具备进行更为复杂的康复训练的条件,此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摄食、吞咽、洗碗等训练,每项活动的持续时间、训练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家人在旁监护。

1.3观察指标

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独立生活活动能力,得分与独立生活活动能力成正比。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分与运动功能成正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处理软件为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独立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Barthel、Fugl-Meyer评估结果比较情况(x±s,分)

组别

例数

Barthel

Fugl-Meyer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68

34.95±7.18

78.21±6.47

26.71±5.40

68.31±4.96

对照组

65

34.83±6.95

57.39±6.52

26.88±5.69

45.86±4.82

t值

0.098

18.481

0.177

26.455

P

>0.05

<0.001

>0.05

<0.001

2.2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情况[n(%)]

组别

例数

肺部感染

下肢深静脉血栓

褥疮

发生率

观察组

68

1

1

2

4(5.88)

对照组

65

3

5

6

14(21.54)

x2

6.961

P

<0.01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备受关注,就当今的医疗水平而言,多数患者能够避免死亡,但后续的康复难度较大,原因即在于发生了后遗症偏瘫[4]。脑卒中后,患者的四肢肌肉逐渐萎缩,运动功能逐渐减退,进而发展为不能站立,只能卧床。长期卧床的危害性较大,有可能引发肺部感染、褥疮等病症,因此,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本研究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做了探讨,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的患者其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均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早期康复训练是基于脑卒中偏瘫的康复具有时效性这一观点而制定的,越早开展康复训练则患者的康复概率越大。本研究中,早期康复训练包括了心理康复训练、肢体康复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等内容,这些训练方法一方面重塑了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升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则改善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帮助患者实现从卧床到下床活动的巨大转变。在能够下床活动的情况下,褥疮、肺部感染等因卧床而生的并发症自然相应减少。

综上,早期康复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侯刘林,李贺,宗珂.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包头医学,2022,46(02):54-55.

[2]许瑶瑶. 针灸联合功能康复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11):93-97.

[3]宋洋. 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预后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8):179-181.

[4]刘春英.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6):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