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以成都市中电锦江厂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3

城市更新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以成都市中电锦江厂为例

胡源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96;

摘要:成都在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时期,留下了多处近现代化工业发展遗留下的工业文化遗产,这些留存了几代人的记忆,同时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本文以成都市中电锦江厂为例为例,立足于城市发展理念,希望为类似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与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更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1工业遗产概况

1.1工业文化遗产的内涵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大会于2003年的7月通过了《下塔吉尔宪章》阐述了工业遗产的定义工业文化遗产包含了仓库机器设备工厂储藏室能源生产、传送、使用运输等生产生活场所。它们拥有历史科学、建筑技术、社会审美等方面的价值。

1.2工业遗产的价值

1.1历史文化价值

工业遗产是近代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发展的一大缩影,如上海、天津,武汉等工业遗产诉说着城市的蜕变与升华。

1.2科学经济价值

工业遗产包含着天才的科技发明与创造,为人类智慧代言。将工业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产业更替结合起来,对其进行保护性再利用。如开展工业遗产旅游,改建为展览馆、公园、甚至恢复生产等。

1.3精神价值

工业遗产刻录了一代代产业工人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与奋斗历史,是人们的精神文化家园。

2中电锦江厂历史、现状

2.1中电锦江厂历史概况

项目位于成都,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市有机更新,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仅能改善市民生活品质,还将通过片区功能重整培育形成区域比较竞争优势,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施策,深入推进片区功能重整,提升城市品质、培育支撑功能。坚持“少拆多改”,最大限度保留文化记忆和城市肌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融共生。坚持“双轮驱动”,营造新空间、植入新产业,全力打造城市有机更新“新引擎”。

1954年,国营锦江电机厂(中电锦江厂原名),作为"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开始建设,是国家首批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之一。1987年评为国家一级计量单位,并荣获电子部、四川省质量管理奖。2012年 成都锦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更名为成都中电锦江信息产业有限公司。2017年为配合成都东郊老工业基地外迁。

2.2中电锦江厂现状解读

项目区位位于东郊记忆艺术区中心区位,北接八里庄工业遗产集聚区,南接东郊记忆,东西为成熟居住区。

基地属于环东郊记忆艺术商圈内,是功能区核心借助城市绿道系统联系三大片区的咽喉位置,应与东郊记忆错位发展相关艺术、文创类产业。

项目范围内所含的“国营锦江机电厂”属于成都市32处工业遗产保护点位之一。始建于1954年,1958年建成投产,前身为国营锦江电机厂或国营第七八四厂。是我国首批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之一,1987年评为国家一级计量单位,并荣获电子部、四川省质量管理奖。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空间可利用性和景观可利用性较好。由于当时该点位尚未搬迁,改保护规划将其列为保留原功能点位。厂区内厂房建筑断代突出且正在消失,质量不高且同质明显。

基地内共有7栋保留建筑,除E字楼在中电锦江自留地块内,其余6栋工业遗产建筑在成都产业集团代市政府收储范围内。7栋保留建筑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点。现状拆改留概况:保留质量较好、年代较新的建筑(蓝光雍锦阁、香木林竹园居等);改造综合考虑片区整体发展与城市形象打造,需要进行外立面改造、非主体结构拆除的建筑(主要包括成都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保留厂房等部分);拆除影响片区整体发展、城市界面形象和自身建筑质量较差的建筑(包括祥福苑等老旧小区)。

基地现有产业:现有园区规划聚焦科技+媒体+通信,但总体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集群效应。基地内现有产业主要是CEC784万谷智慧产业园的相关产业。以科技、文化创新为目标,以科技服务为支撑,聚焦TMT产业(即科技Technology、媒体Media和通信Telecom)、文创产业,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科创+文创产业园区。本项目从产业上位规划、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格局分析、自身资源导向、案例参考五大维度,筛选出适宜本项目发展的产业类型。结合上位规划分析,本项目应承接数字文创、影视音乐、创意设计、数字娱乐、文化旅游、商业消费产业。

2.3中电锦江厂现状优劣势分析:

优势一:片区文旅环上的连接点。

八里庄、二仙桥工业遗址集中区与东郊记忆之间串联的核心节点,有利于形成最具特色的城市工业遗址旅游轴线。

优势二:片区公服最为集中区域。

范围内集中了中学、小学、幼儿园、体育设施等片区重要的公服设施,成为片区公服最为集中的区域,能带来大量的稳定客流。

优势三:片区配套商业的价值洼地。

周边片区为城市的居住片区,但主要的商业配套位于较远区域。主要位于东侧二环内侧的建设路商圈和南侧杉板桥路沿线的万科天荟广场/龙湖滨江天街等区域。

劣势一:空间封闭,对接口岸少。

北侧南侧为建成区,东侧公服配套,西侧为公园绿地,缺少主要的展示空间。

劣势二:厂房与现行控规冲突大。

厂房切割道路与用地,使得现行控规无法实施,需要这个整体优化。

劣势三:无明显的地铁交通优势。

基地距离周边地铁站(在建)17号线踏水桥站1.3KM,距离7号线二仙桥站0.8KM,与地铁站点距离较远。

3中电锦江厂的保护原则与更新策略

破解发展难题,产业重构,驱动城市定位,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构建有机和谐的新城市模型。破解旧改难题,功能重造,驱动城市建设,保护现有厂房,突出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模式。破解特色难题,形象重塑,驱动城市发展,挖掘特色、彰显文化,打造工业文明生态圈。

3.1规划目标与定位

在保护工业遗产同时,充分展现过去与未来共生,烟火与时尚共融的区域特色,打造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新样板 。

3.2总体更新策略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其根本在于改造空间和场所,并进行功能置换。成华区工业文化遗产产业园较多,建议区域协同、差异化发展。避免发展影视戏剧、音乐传媒、电竞直播等产业,应推进产业社区、商业社区、生活社区融合发展,自带流量。

策略一:双轴驱动、活力共享--充分挖掘资源禀赋优势,培育新兴支撑功能;与片区周围的工业遗存改造项目,差异化的定位及错位提升的发展模式,补全成华历史文化、工业遗存与文化创意产业等主体功能的缺失,完善三位一体联动发展建设。建立服务周边成熟社区的活力公服带,与周边社区紧密咬合,便捷抵达。“园区景区街区社区” 四区融合: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融入社区生活,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转身。

策略二:多维整合、开放街巷--延续空间肌理,从地面、空中多角度整合片区。园区与周边社区互联互通,形成地面开放街区;厂房局部打开,完善慢行网络多线洄游。顺应E字楼建筑肌理,形成“两主多支”的矩阵型连廊系统。趣网交点装置:依据不同环境、节日等,灵活改变交通、商业、休憩、交流等功能。

策略三:少拆多改、新旧共生--保留场地文化记忆和城市肌理 ,实现新旧交相辉映。保留场所记忆,落实保护建筑,对现行控规路网进行调整;提取建筑肌理元素(E),展开新旧对话、高低形体的空间呼应。划定重要的展示界面,厂房内外空间的灵活转变:工业元素的利用表达:剖屋顶、结构框架、红砖元素,新旧材料对比。原E字楼改造为中庭加盖,由全开敞转为半开敞灰空间,连廊连接屋顶、E字楼办公区、中庭区,强化楼内生态循环;普通厂房改造为局部打断,改变厂房单一过长的建筑体量,注入积极空间,重要沿街面,局部墙体打开或改玻璃墙面;新建楼宇为现代建筑语言+工业元素,红色结构框架,记忆灰砖利用。

3.3保护原则

3.3.1保护利用总体思路

以使用即是最好的保护为导向;以复兴工业遗产空间载体,打造成都旅游亮点为目标;改造空间和场所,并进行功能置换为手段;活化工业遗产,融入故事和赋予演绎。

3.3.2工业遗产保护要点

延续特色格局与环境肌理:保留并延续对厂区传统特色格局与环境骨架,以此规划步行道路、布局建筑等。

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结合上位规划,基地内有7栋工业遗产保留建筑。(完整保留+片段保留)。

景观植被保留:保留厂区内具有一定景观价值的原生植被,场地内植被茂盛,多年生大型树木予以保护。

新建风貌响应工业记忆:新建建筑与公共空间风貌适当延续场地工业历史特征。

3.3.3工业遗产保护模式

整体保留+片段保留:总体保留现状建筑的结构和外墙,或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改造,或保留现状建筑的结构和外墙,局部进行更新加建和改造。

原址保留+异地保护:在原址基础上进行现有建筑的保留和改造,对进行评估后需要搬迁的建筑进行异地保护模式。

近远期结合模式:从考虑现状及未来可能性,制定近远期结合方案,明确近期远期建设区域。

4规划改造

4.1厂房保护:

落实厂房保护,解决控规冲突:调整规划道路,避免与保留建筑冲突,规划用地随路网相应调整。

同时,小学置换到西侧用地,利于实施。幼儿园置换到北侧用地,重新划分地块界线,更有利于保护保留建筑。绿地与无法建设的居住用地置换,构建更完善绿地系统。

4.2功能提升:强化东西连通  构建公服主轴

4.2.1打通东西通道:强化东西向连接,联动东西成熟社区,作为功能提升的人群基础。北区以产业功能为主,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东侧连接功能区其他组团。

4.2.2构建公服主轴:长约1KM的公服走廊,依托“三校一场馆”,构建公服主轴,集聚公服带来的稳定客流,作为发展资源。构筑三大功能节点:结合“2+2+N”产业体系,创新保留建筑利用,构建“艺体中心、文创中心、TMT产业中心”三大功能中心。

4.3街区开放:打通步行系统  形成人气街区

打破现状孤立且封闭的厂房,引入人气,创造活力;E字楼是最有特色保留建筑,作为片区空间秩序控制源点。

构建三横三纵的步行系统:以E字楼内院空间为基础,构建东西向慢行通道,结合公服主轴通道及现有南北向慢行通道,统筹打造片区“三横两纵”地面步行系统,形成开放街区。厂房改建,引入人气:依托“三横三纵”地面步行系统,重点改建2、3号保留建筑,引入人气。

4.4楼宇植入:植入高层楼宇  实现全时活力

提升产业能级,遵循开敞空间系统,植入楼宇,完善配套;实现全时活力,产业楼宇自带流量,与保留建筑互动发展;规划三条特色街道:建勋路文旅街道、休闲商业街、活力烟火街;近期远期相结合:近期实施产投片区、远期实施中电锦江片区。

建筑形体、空间、材质多方面多元素的新旧对比融合,突出街区特色,实现新旧共生。形体呼应:新建E字楼与原有E字楼的形态兼顾,工业厂房立面形态相互呼应。公服建筑、高层建筑裙房突出利用工业风元素,住宅建筑立面仿红砖贴面,呼应传统工业厂房红砖元素。

4.5立体整合:构筑空中连廊  强化片区整合

一干多支,串联新旧建筑,空间立体整合。主干连廊,延续文旅界面,展现文旅特质。分支连廊,优化慢行连接,实现立体洄游。

近期,突出保留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突出新旧建筑的对比与融合、构建过去与未来共生城市特色片区。远期,统筹北侧区域的再开发,综合构建东郊记忆艺术区的一个新极核。融合社区、就业、旅游等多种人群的活力街区,构建一个烟火与时尚共融的城市片区。集聚多元公共活动,串联新旧烟火时光,展示区域形象,形成体现工业文化与数字文创魅力的公服轴、活力轴。以建勋路为发展主轴,建立数字文创新赛道与城市生态绿道相交织的未来产业社区骨架,培育文创产业造血功能,完善东郊记忆艺术区产业生态、社区活力生态。

东区为万谷智慧片区,以TMT数字经济、创意设计总部、创客驿站、商务服务、行政办公功能为主。西区为数创研学片区,以产学研基地、产品展示、定制总部办公、科创共享办公、精品酒店、休闲商业功能为主。南区为创新居住片区,以社区商业、生活市场、餐饮服务、品质住区、社区生活公园功能为主。中区为活力公服片区,以潮流运动中心、烟火时光街区、配套小学、人才公寓、社区中心、幼儿园等功能为主。

5结语

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规划与再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通过对工业遗产建筑周边环境的合理规划、对建筑本体保护性的改造,以及对建筑内部空间功能的置换利用,使早期的建筑遗产得到保护和“活化”,并让工业化时期的历史与记忆得以延续,为城市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保留建筑的保护利用、将原封闭的厂房打造成可进入、可参与的活力空间。植入新的元素、体现新旧的对比与融合。新建建筑采用多种手段演绎保留建筑的特色元素,展现过去与未来共生空间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