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心理护理对改善癫痫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3

强化心理护理对改善癫痫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

吴淑华

福州市第二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改善癫痫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及意义价值。方法:选取年限:2020年6月~2021年8月,选取对象:我院收治的42例癫痫患者,且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对照组21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1例(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将患者护理疗效以及不良情绪评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与对照组的各项观察结果对比,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明显更低,癫痫发作率明显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且护理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将强化心理干预运用于癫痫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并降低患者癫痫发作率,对促进癫痫患者症状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强化心理护理;癫痫;应用效果

前言:癫痫是指脑神经元出现放电异常,导致脑部功能出现短暂性失调,是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患者在诊治时,由于病程较长,且社会以及家庭对自身的影响,患者的心理敏感度上升,引起不良情绪的增加[1]。在常规的护理方案中,主要对患者病情加以护理,对患者心理注重度较低,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故本次将我院诊治的癫痫患者42例纳入研究对象,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对其具体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在福州市第二医院诊治的癫痫患者42例。纳入标准:符合癫痫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入院完善脑电图等检查后确诊[2],患者目前均处于缓解期。排除标准:有严重脏器功能疾病史、严重听力障碍、恶性肿瘤疾病史以及存在精神异常对治疗不配合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无明显差异性,详见表1。

表1:两组一般资料对比(x±s)[n(%)]

组名

例数

(n)

性别

男性    女性

年龄范围

(岁)

平均年龄

(岁)

观察组

21

16

5

22-78

50.67±1.12

对照组

21

14

7

15-85

50.12±1.21

t/x2

-

0.4667

-

1.5286

p值

-

0.4945

-

0.1342

续表

病程范围

(年)

平均病程

(年)

住院时间范围

(天)

平均住院时间

(天)

1-5

2.90±0.45

7-25

11.66±1.56

1-4

2.78±0.64

5-26

11.14±1.43

-

0.7029

-

1.1260

-

0.4862

-

0.2669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由责任护士实施基础护理,包括:①常规心理护理。常规开导患者,舒缓其不良情绪,同时给予基础心理干预。②用药指导以及生活干预。对患者的日常用药方案进行指导干预,包括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告知患者需遵医嘱服用药物。且告知患者出院后需注意休息,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出院后总务岗(年资高的N3、N4护士担任)护士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病情恢复情况。

观察组--强化心理护理措施。具体包括:

①住院期间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除责任护士实施基础护理外,总务岗护士每周三下午到患者床边深入了解患者的个人需求,采取焦点解决模式,与患者进行交谈,以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状态改变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心理指导方案。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情绪低落原因,可采用主动倾听法、心理暗示法以及健康指导法等方式进行不同层面的干预。采用亲切且耐心的语言,与患者保持沟通,鼓励患者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治疗,并通过讲解治愈成功案例,以提升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同时根据患者的自身诉求,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干预。采用宣传手册以及视频宣教等方式,让患者能够全面性地了解自我疾病的发展以及预后情况,以提升配合度。

②出院后心理干预。出院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以及心理指导干预。告知患者需养成良好、规律的日常饮食,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日常作息,并保持心情舒畅,以舒缓不良情绪。总务岗护士通过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病情恢复情况。根据患者反馈的意见,了解患者在后期恢复过程中需解决问题,根据实际问题给予解决方案,以解除患者的困扰,保证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舒缓。同时采取与患者及家属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在群内定期与他们交流疾病预防以及出院后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及时解答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并多鼓励患者与患友交流经验。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第二天及出院前一天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出院三个月后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情况,有无癫痫发作及发作次数。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评定[4],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不良情绪程度越严重。

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③进行护理疗效评价。显著效果:经护理后癫痫发作次数减少≥80%,且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日常生活正常;有效果为:护理后癫痫发作次数较前减少50%以上,且日常生活一般;无效果为:护理后癫痫发作次数无减少,且症状无改善

[5]

1.4 统计学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比较(±s)

组名

例数(n)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1

66.56±2.12

45.34±2.34

65.36±2.31

44.31±2.26

对照组

21

66.51±2.45

50.31±2.12

65.21±2.12

50.51±2.32

t

-

0.0707

7.2130

0.2192

8.7723

P

-

0.9440

0.0000

0.8276

0.0000

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发作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9.52%,较对照组的38.10%明显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有效率比较[n(%)]

组名

例数(n)

癫痫发作率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21

1(4.76)

2(9.52)

对照组

21

6(28.57)

8(38.10)

x2值

-

4.2857

4.7250

p值

-

0.0384

0.0297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1.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两组护理有效率比较[n(%)]

组名

例数(n)

显著效果

有效果

无效果

有效率

观察组

21

12(57.14)

8(38.10)

1(4.76)

20(95.24)

对照组

21

7(33.33)

8(38.10)

6(28.57)

15(71.43)

x2

-

-

-

-

4.2857

p值

-

-

-

-

0.0384

3 讨论

癫痫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且具有复发率高且治愈率低等特点。该病好发于大脑发育异常、脑外伤、脑血管疾病以及存在癫痫家族史患者[6-7]。早期的针对性诊治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以避免出现意识障碍等。长期的诊治过程导致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同时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均产生巨大影响。故在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同时,需配合综合性的心理干预,以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强化心理护理干预主要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的心理干预等,强化癫痫的健康宣教,以提升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8]。并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不同方式的心理干预方案,以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同时以患者实际需求进行护理,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9]。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度明显提升,癫痫发作率4.76%明显更低,并发症发生率9.52%明显更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5.24% 较对照组的有效率71.43%更高,P<0.05。结果表明,通过强化癫痫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从不同角度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舒缓,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等状态,以改善神经功能,对降低患者的癫痫发作率具有一定效果[10-11]

    综上所述,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运用于癫痫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降低患者癫痫发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孙秀兰. 家庭延续性护理对癫痫患者心理状态、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5):936-937.

[2] 陈丽萍. 探究心理护理对癫痫并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7):238-239.

[3] 刘思雨,何月月,黄秀美,等. 积极心理学在癫痫患者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与哲学,2019,40(15):58-61.

[4] 崔伟伟,贺秋平,高玉娜. 强化心理护理对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探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145-147.

[5] 伍新颜,林秀娟,岑海燕,等. 多元化延续护理对癫痫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4):245-247.

[6]林建萍,王敏涵,李琦.心理康复护理对癫痫儿童睡眠及家长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1):78-80.

[7]余祖琳,胡素君,潘月瑢,等.赋能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直接照顾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3):1797-1801.

[8]崔玉枝,王艾虹,姜燕.优质护理模式对癫痫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8):1339-1340.

[9]王秀容.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昏迷程度、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2):170-173.

[10]侯敏,张洪燕,边燕,等.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癫痫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照顾者负荷改善作用研究[J].教育生物学杂志,2021,9(6):508-512.

[11]朱建英,向阳,刘朝红,等.基于跨理论模型干预方案对癫痫患者的延续性护理[J].中国临床研究,2021,34(11):1584-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