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设计要素在现代建筑学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中国古建筑设计要素在现代建筑学中的应用分析

周智文

      佛山市清华文博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搭配特殊的木制材料、设计形式和色彩搭配,创造了无数的建筑精品,也为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却没有得到良好的继承,传统设计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甚至出现了一些盲目运用传统元素,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的闹剧。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将古代优秀建筑设计理念融入现代设计中,需要加强研究和继承,汲取古人智慧,与今人的技术、理念相融合。

关键词:古建筑;木制材料;现代建筑;建筑设计

一、古建筑木制材料的研究分析

1.1 木制构架的传统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绝大部分是以木制构架作为建筑主体,木制材料被赋予了极高的建筑地位,他不只是作为装饰构件使用,还被用作主体承重使用。古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理念,让木材这种原生性的材料得以发扬光大。中国众多民族性建筑中,无一例外的大量使用木材;各类功能性建筑也亦如此。唯一不同是的,因中国地理因素、环境气候因素、温度和湿度因素、人文因素等的不同,在木制构件的设计和功能使用上各具特色;木料的选材、构成手段、设计形式,各有千秋,精彩纷呈。

1.2 传统木制材料的优点

传统木制材料作为主体构件使用的优势非常明显,如木料可以就地取材,并且可以根据各类木料的生理特点,物尽其用;软木类适合雕刻装饰,硬木类适合承重;不同木料的耐腐性,纹理特色,也可以就其特点各尽启用。又如木料的适配性很强,北方气候干燥,善用白木类木材,南方湿度较大,常用红木类木材。再如木料建筑的抗震性,表现极其出色;在日本装配式木结构建筑被大量使用;木料的延展性和韧性相比其他材料的建筑构件较优越,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结构特点,地震时,使它的抗性更强,能有效疏离地震波的能量。再如,木料的可定制性、可塑性较强,可以缩短工程周期等。

1.3 传统木制材料的局限性

当然,木料结构也并不是非常完美,它也有其局限性。如原木的生长周期长,红木类原木成品期长达几年甚至数十年,特殊构件需要的特殊木料百觅而无一得;又如木制构件从设计、制作到案场施工,都需要大量专业人员,专业人员不足容易导致施工质量不高或者造成低素质的建筑工人无从插手的尴尬局面。再如,木料易燃,消防配套应科学合理,切不可大意。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木料的易燃性绝不能作为一刀切否定木料的优越性;中国自古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易理早已深入人心;中国祖先早已通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道理,但古人仍然将木制建筑推崇备至,定有其道理。再如木料作为主材无法构建现代式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二、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

2.1 人文观念与现代建筑设计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其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而很多传统建筑所体现出的建筑特征就是人文化。从苏杭地区的建筑园林的华美,到北京皇家园林的厚重,再到云南大理建筑的和谐,都是基于当时特定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条件所产生的。因此,现代建筑也应该利用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理念,将人文观念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当中,让设计体现出人文化的魅力。一方面,可以让建筑和环境相结合,因地制宜,最大化利用原有地形,减少设计对环境产生的破坏。例如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中会有变形和重构的设计原则,所以现代社会很多茶馆、饭馆的设计会直接“借鉴”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在窗户和屋檐处设计不同的图案。另一方面,还应该考虑到建筑设计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2 建筑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

  实际上建筑设计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而文化必然有其独特的特征,缺乏特点的文化必然是缺乏生命力的文化。建筑符号就是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从建筑符号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样,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也可以融入建筑符号,将建筑服务号抽象化,提炼之后再传承于现代建筑之中。例如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在设计之初,就将建筑材料确定为青砖灰瓦,所体现出的是传统建筑和古色古香的特征,也符合图书馆本身的定位。虽然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建筑的审美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建筑符号发挥的渲染作用和象征作用却是难以替代的。通过建筑符号,可以将建筑的造型和神韵体现得淋漓尽致,讓建筑形象更加鲜明。当人们可以从现代的建筑中看到古代建筑的形象和影子,则说明建筑符号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将简单的设计改变成迂回的形象,提升了设计的美感。

2.3 空间规划和现代建筑设计

在传统的建筑元素当中,空间设计是非常关键的部分,给人们的视觉体验和视觉冲击也是最普遍的。例如对于建筑元素的重组和分解,就是空间规划的直接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可以根据需求来对建筑装饰的元素进行改变,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重新组合排列,以空间规律为基础,有目的地进行元素分解。在建筑设计中,这也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一种创新,让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更加具有时代特色。例如中国传统建筑四合院,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沿袭了这一名称,它也成为了中国建筑的一种特色性标识,即围合式院落。从设计理念来看,四合院所设计出的房屋围合感,让整体的空间变得通透,并利用不同的处理手法来唤醒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空间的联想,让有限的空间体现出了无限的魅力。北方四合院院落宽绰舒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而南方的四合院由于住宅庭院小,更多地被称为“天井”。

2.4充分实现建筑设计元素的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其中不但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包含一些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的传承,使得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设计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为,每一个不同的年代建筑体的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并且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更多的会将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各种有价值的人文因素在建筑体当中加以体现,尤其在一些传统建筑设计工作中,针对建筑文化发展内涵的表现重视程度相对较高。而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当中,针对建筑体的外在美感以及内部的实用性重视程度更高,尽管也会使用一些传统的建筑设计手法,但是整体的表现力比较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出真正的传统建筑审美价值。我国很多传统建筑的设计元素,尽管在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不再连续使用,但是所承担的作用也会通过相应的设计元素来进行承担,要从建筑设计的材质和设计方式上来进行创新,但是本质意义上并没有明显的转变。

结束语:

在当今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建设发展的道路中,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筑应当得到一定的重视和发展支持,中国在成为世界强国的同时要创立自己的有着中国特色的建筑体系。我国的古代建筑是世界各国建筑体系的参考标准,也为世界建筑带来了极大的前进标向。

参考文献:

[1] 徐亮. 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安徽建筑,2019(6):48-49.

[2] 钟丽敏. 中式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古典美学 [J]. 建筑结构,2020(18):55.

[3] 宋建锋 .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