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报纸的转型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融合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报纸的转型与发展

梁晓

玉林日报社,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本文从报纸媒体生存现状出发展开分析,切实对其在当前融合媒体时代之下的转型提出设想与建议,对于推进其发展有着一定积极意义。

关键字:报纸;融合媒体;转型

对融合媒体进行概念的考察可以发现,虽然不同的研究人员对于这一概念的内涵解释存在差异,但是从本质上看,都强调了多种媒体在同一个受众个体之上的叠加作用。这种叠加无论是从媒体层面实现的融合与叠加,还是从作用力的层面而展开的对于受众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其核心问题都不会改变,即原本那种由少数几个媒体进行关注度割据的形态,在当前已经不复存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然是同时受到多种媒体影响的。对于这种环境而言,曾经独霸一方的报纸媒体,在当前时代背景之下也唯有积极展开调整,不断实现对于这个社会环境的适应,与时俱进,才能在新的媒体框架之下谋求一席之地,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一、融合媒体时代之下传统报纸的生存状态分析

想要推进报纸在当前复杂的时代背景之下实现有效有序的优化调整,首先要对其现状,以及自身的优势等相关特征做出深入的分析和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落实随后的一系列工作。

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报纸这种媒体自身的地位和价值,其中尤其需要明确其优势所在,才能在当前这种复杂的环境之下进行巩固和加强。对于报纸媒体来说,与当前融合媒体环境之下,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其专业性,这也是其立足于当前融合媒体时代之下的根本所在。

传统报纸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秉承着严肃认真的新闻态度,这与当前以互联网作为基本依托的其他媒体形态,尤其是很多以娱乐为主的自媒体相比,属实属于绝对优势所在。这样的优势想要保持,必然需要一定的代价。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在于时效性。以互联网媒体发展状态而言,最突出的优势即在于时效性,几乎可以实时地将信息送到的消费端,但是这种信息是未经深入加工的,甚至会出现偏差,也不可避免地会融入发送者自身的态度。而这些属性,对于传统报纸媒体而言,都是不能容忍的。但是想要将这些问题从媒体内容之中剔除出去,必然需要新闻工作者去展开深入的工作,因此实时性就难以保证。以社会大众对于新事物的关注风格,以及“看热闹”的本质需求的角度而言,这种对于新闻事件展开深入探究和考证,必然会在丧失一部分强调实时性特征的受众,但是却也会赢得一些注重新闻质量等相关属性的受众。

其次,融合媒体时代的市场格局,要求传统报纸需要以更为积极地态度投身到市场的建设和拓展中去,走出新闻专业的象牙塔,以受众需要作为核心而重新对自己的身份和立场进行定义。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迎合市场的要求,但是本质上,确是要求传统报纸媒体在新时代之下对自身的位置和优势展开进一步思考的要求。在面向市场的时候,是要有所取舍,不是单纯的迎合讨好,但也不是不顾市场要求按照既有的路线一直走下去。报纸媒体本质上提供的是一种信息服务,这种服务只有能够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时候,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如果无视市场,必然会导致报纸在价值实现方面难以有序发展。

除此以外,面向市场,还要求报纸媒体能够把握自己的立场和优势,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品牌建设。前有传统报纸媒体对于自身优势的分析与把握,后有面向市场具有针对性的宣传以及品牌形象树立,有里有外一同展开工作协同构建,才能实现传统报纸在融合媒体时代的有效有序转型,而不至于盲目跟着时代跑,反而丢失了发展的初衷。

二、切实推进融合媒体时代背景之下报纸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媒体,报纸的发展历程比较长,尤其是相对于医互联网作为依托的新媒体而言,报纸可以算的上是老前辈了。然而这样的前辈,想要在当前这种新时代背景之下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唯有推动其转型,保持与时俱进,才能获取新的生命力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明确,未来一个阶段传统报纸媒体仍然应当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保持与时俱进实现转型和长久发展。具体而言,有如下两个方面,可以作为展开这一重要历史任务的着手点:

1.品牌建设,有所为有所不为

前面已经分析过,专业性对于报纸媒体而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势,但同时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会直接影响到信息产生以及传输的效率。从品牌建设的角度看,品牌的树立就在于在市场范围内形成鲜明的认知,这种认识是方便品牌对应的市场群体,或者说信息消费群体来对报纸媒体进行有效识别的,而不是作为报纸媒体展开自身建设依据的。因此形象和态度鲜明,比完善各个工作细节,在这一领域之中更为重要。具体到报纸媒体的品牌建设工作,则是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即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二则是加强与市场之间的对话。前者是加强品牌内涵的建设,后者则是加强品牌的宣传。二者存在一定先后顺序,首先要找准品牌定位,确定好品牌内涵,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展开与市场之间的有效对话。但是在与市场展开对话的过程中,除了面向市场传达信息,也会从市场层面获取到一些信息。这些消息会成为报纸媒体进一步修正自己品牌内涵和定位的重要依据。因此这两个方面存在相互之间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同样不能忽视。

2.“互联网+”报纸,必然的未来

“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方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之中。实际上,就报纸媒体领域而言,“互联网+”已经有所渗入,只是可能仍然会存在一些不适的问题。当前的“互联网+”在报纸领域中,多表现为报纸媒体从工作一直到前端,诸多环节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平台引入。

从后台工作,也就是信息产生的过程看,“互联网+”的参与允许报纸媒体工作者以一种更高的效率维持体系运行,但是同时也会有人在这个过程中反馈并不适用。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工作人员尚未完全适应这种“互联网+”的工作模式,但是也有可能是相关工作平台本身布完善而导致。因此出现此类反馈,必须保持谨慎态度展开客观判断,才能获取最终结论。而对于“互联网+”与前端工作的结合,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报纸与更为灵活的自媒体,在互联网上展开竞争,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这种积极参与到互联网环境中的做法并无不可,但是重点在于报纸媒体是否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和优势,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同。

三、结论

    报纸媒体在融合媒体时代的深入优化,是从各个细节而展开的,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除了上述的一些要点以外,其他各个方面也不能忽视。例如关于人员建设,同样也是报纸媒体展开深入发展的根基。

媒体工作人员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比较常见的理解是,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保证他们可以正确有效地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来展开日常工作。但是实际上,另外还有两个与信息化相关的重要职能,也必须交由媒体人员才能完成。其一,即实现反馈。信息时代之下的反馈,只有全员参与才能构建起完整的反馈体系,单独依靠客服电话是无法完成有效反馈的。其二则是扭转不同信息通路之下的信息输出方式和态度。信息的输出,以报纸纸媒作为媒体,和以电子报这样的网媒作为媒体的时候受众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信息输出的形态,也关系到报纸媒体实现“互联网+”的深度。诸多要素都决定了,唯有深入细节展开工作,才能落实优化,推进报纸媒体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邹宏强.媒体融合背景下报纸新闻采编创新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1):136-137.

[2]路建新.融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如何创新突破[J].科技传播,2020,12(0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