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中后期综合治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油田开发中后期综合治理技术

叶志权,陆方保

西部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  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要:在油田开采中,中后期的综合治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目前,许多油田已经历经了多年开发,迈入了开发的中后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其开采效率有所降低,所以相关部门应当采用综合治理技术,确保油田正常生产,以便取得更好的效益。本文首先分析提高采收率技术分类,其次探讨油田开发中后期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田开发;中后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引言

采油工程在油田开发中应用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想充分发挥采油工程的效用,那么就需要对相关领域的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发,目前,我国油田主要采用注水开发方式,为了改善老油田的开采效果,我国还探索了化学驱、气驱、稠油开采等多种提高采收率技术,这些技术的成熟程度存在明显不同,适用的油田地质条件、储层和流体性质存在明显不同,有必要根据不同地质和油藏特征,厘清各类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成熟度和未来发展路线部署,为油田采用适用性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提供理论指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提升油田开发质量效果,保证油田内的石油资源得到充分开发。

1提高采收率技术分类

提高采收率技术一般指通过各种方法改变驱替相/被驱替相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提高驱替相的波及程度或驱油效率,并最终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油田开发技术。目前提高采收率技术尚未形成统一分类方法,不同学者对其种类有不同的划分准则。本研究调研了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河南油田等油田的提高采收率技术采用现状,参考前人关于提高采收率技术分类的文献,在征求油气开采专家意见后,将我国陆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分为稠油开采、水驱、化学驱、注气、微生物驱和超前储备颠覆性技术六大类,并对每大类技术进行了细分。根据降黏方式的不同,将稠油开采技术细分为十小类技术;根据技术在油田二次开发流程发挥的作用不同,将水驱技术细分为五小类技术;根据注入化学剂种类不同,将化学驱技术细分为九小类技术;根据驱油机理和驱油气介质不同,将注气技术细分为八小类技术;按照微生物驱油作用方式的不同,将微生物驱油技术细分为两小类技术。根据适用的油田类型不同,将超前储备颠覆性技术细分为六小类技术。

2油田开发中后期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

2.1强化采油工程专业人员的培养手段

在油田开发中,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强对采油工程专业人员的培养,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能够在采油期间充分发挥出来,保证在采油作业期间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能够高质量的解决,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采油工程的工作效率,使得相关工作更加顺遂的实施。当然,在采油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培养过程中,石油企业还应当积极主动的更新自身培训方式方法,使得一系列培训工作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优化培训质量效果,要保证最新的采油工程技术被采油工作人员所掌握。

2.2优化用电设备运行工况

结合油田生产工况,优化抽油机运行状态可有效提高用电设备运行效率。油田主要用电设施抽油机工作时,为平衡电动机的负载和减轻电动机重载负担,一般在抽油机上安装平衡块。抽油杆下降时平衡块提升,将其势能存储起来;当抽油杆上升时释放存储的势能,负载变化得到缓和。但此平衡带来另一个问题,抽油机在启动时应考虑举升平衡块的功率,因此在设计时,抽油机配套电动机的功率存在预留。随着开采的持续进行,产液量负载趋于减轻,导致电动机效率逐渐降低,功率因数呈下降趋势。对于抽油机配套电动机的轻载现象,通过单一的方法很难实现长期有效的管控,优化抽油机的运行工况十分重要。常见的做法包括前期配备节能电动机、变速电动机;中期根据产液量负载的变化调整高低速配套运行;在老区产量递减较为明显的区域实施间抽;根据单井工况优化调整电动机部署也是控制轻载非常有效的措施。

2.3合理调整油田开发方案

油田勘探开发不离开大量人力、物理与资金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由于油田开发中后期所用技术较为复杂,所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还合理调整油田的开发方案,并开会论证其可行性,进行较为详细、全面的评价,以确保油田开发经济效益较好,避免决策失误造成资源浪费。对于所调整的方案,要确保准确测算基础参数,相关技术的应用要全面系统,尽量克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推进油田开发工作,促使油田稳定发展。

2.4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改进和完善计算方法

随着我国低品位储量增多、开发对象复杂化、管理精细化程度提高、开采工艺进步及技术可采储量提升,还需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改进和完善计算方法。例如,非常规油藏多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的开发方式,钻井周期长、生产初期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油田溶解气主要在处理站油气分离过程中产生,伴随采油过程从井口溢出的溶解气分散且产量极低,难以集中有效利用,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的统计方法成问题;开采工艺进步、技术可采储量大幅提升,导致部分油藏类型采收率最低标准设置不合理,等等。因此,建议在已有油藏类型和开发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细分,结合差异化制订评价标准。例如,考虑复杂断块强非均质砂岩油藏储量动用难度大、采收率提高难度大的客观实际,设立符合该类油藏的开发利用指标分类标准,而不是与整装油藏设立统一的标准。研究结合华北、冀东油田油藏特点及评价指标状况,初步提出针对复杂断块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开发利用指标分类标准。

2.5实现采油工程体系的完善

现代化的采油工程体系是保证其在油田开发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采油工程技术水平虽然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实际上由于工程体系不完善,因此导致工程效用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所以说,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重点对采油工程体系进行完善,完善期间可以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其中,做好技术研发以及应用的监督工作,以便及时预测分析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前采取措施予以应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质量效果。

2.6进一步规范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加强评价组织和管理

为确保石油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强化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要求,但由于国内各大石油公司对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的认识程度不同,评估规范和精细程度也存在差异,需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具体评价指标的内涵、评价规则方法和评价流程。同时,研发统一的软件系统和数据库工具,以提高评价方法和数据管理的准确性及评价工作效率。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多组织各石油公司进行相关评价业务的系统培训和交流,对评价程序、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规范。各石油公司根据国家要求,组织各油田公司形成固定评价团队,开展系统化、常态化的指标评估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迈向“低品位、非常规、超深层”阶段,开发对象逐步复杂化、管理程度愈发精细化,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检测与研究,并及时应用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而提高油田的采油量与生产效率,确保油田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推动油田企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强海峰.探究油田开发中采油工程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15):60-61.

[2]周娟,李翠红,赵敏.油田开发过程中采油工程的作用与发展方向[J].中国石油石化,2016(z1):267-267.

[3]魏塞平.安塞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标准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1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