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财务风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康美药业财务风险研究

顾子杰

中南财会计学院  430070

摘要:在当前注册制的背景下,我国上市的公司的数量一路攀升,但伴随着资本市场繁荣发展而来的是来自各行各业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最终引发投资风险。如果相关存在财务风险的企业不能够有效的识别财务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么企业将会因为相应的财务风险“滚雪球”式的发展而受到更大的影响。更严重的是企业非但不对财务风险做出有效的应对,还运用财务舞弊的手段欺骗投资者,那么将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康美药业的就是这样的案例。对此,本文将重点关注康美药业在财务舞弊行为前的财务风险加以研究,探究康美药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出现相似问题的企业参考。

关键词:康美药业;财务;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1康美药业财务问题

1.1应收账款过高

从康美药业应收账款情况来看,其中就存在比较大的隐患。首先就2018年一季度来看,康美药业应收账款比例占营业收入的54.92%,这就意味着康美药业过半的交易都是赊销给了客户。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康美药业盲目追求营业额,而忽略对放宽对客户的信用评价等行为。不重视应收账款管理的行为将直接导致坏账风险的提高。坏账风险的提高也会增加相应坏账准备的计提,这也将减少企业的利润,甚至给企业带来流动性风险。不仅如此,看似颇高的销售额也会给管理层带来经营状况十分良好的误导,从而引发盲目扩张行为给企业经营带来更大的风险。

1.2现金流量结构不稳定

康美药业现金流量构成上非常的不稳定,每年通过筹资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总额,占有所有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增加总额的绝大部本比重。在2015-2018年间,依次占据了116%、103%、95%。这么高的筹资活动经营现金净流量比例表明康美药业的主要资金流来源是筹融资活动,也意味着筹资活动也直接把握着康美医药的现金流转能力的命脉。而筹资活动的绝对地位,也就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何康美制药在以后只能通过利用财务数据造假来美化财务报表。不仅如此,康美制药的融资活动也在2015-2018年度都是负值,这种现象体现出了康美药业在这几年在企业战略方面执行盲目扩张的激进发展战略,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项目。而就像近年来投资的生产基地、智慧药房等项目以及“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都具有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资金回收速度慢的特点,这些战略部署也给康美药业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最后通过净现比来看,康美药业同样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净现比这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它作为投资收益的指数,根据动态的角度分析企业项目投资净产出与资本投资两者的联系。它表示企业可以通过项目单位投资的现值实现的净现值。如果公司投资回报率较高,显示的净现值率较大;公司投资回报率较低,其净现值率较小。通过净现比这个指标来看,说明康美的投资回报率不高,说明企业将投资转换为利润的能力不强。此外,康美药业相较于同规模的同行业企业而言,净现值也存在较大差距。比较片仔癀、云南白药、白云山的净现值分别为0.75、1.68和0.93,可见康美药业的盈利能力较为欠缺。

1.3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从传统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来看,康美药业在流动比率方面近几年一直呈平稳趋势,并且在2020年有一个跳跃式的上升,但根据前文的分析,康美药业流动比率的上升可能与其存货数量的大幅攀升有直接关系。说明流动比率并不能有效反应康美药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而就速动比率而言,更能反应康美药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康美药业近年来速动比率波动较大,并且在2019年甚至跌破1,而且近几年的速动比率普遍低于行业均值2.59,代表康美药业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相较于其他企业有着一定差距。最后就现金比率来看,也能得到同样结论,在2019年后,康美药业的现金比率呈现断崖式下跌,直接跌到0.04,众所周知,现金比率作为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值越高代表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0.04的现金比率值预示着康美药业短期偿债能力比较欠缺。

2康美药业非财务问题

2.1公司内部控制严重失效

首先是康美药业的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长马兴田及其家族人员持股数量达到企业总股数的66.4%,这也造成了康美药业一股独大,决策专断的现象产生。不仅如此,在这种一家独大的背景下,康美药业的掌舵人马兴田的个人品性确是令人堪忧,在其上任以来,频繁陷入“操纵股价”以及“行贿受贿”等丑闻。这也给康美药业的经营埋下了一个隐患。除此之外,公司岗位存在大量的一人任职多个不相容岗位的额情况,以马兴田为例,他在担任董事长职务的同时又担任与之不相容的公司总经理职务。不仅如此,康美药业董事会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康美药业董事会下未设置薪酬委员会等制约部门,这种设置导致公司内部对董事会的制约力量比较薄弱,进一步加深了董事会决策的集中化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康美药业的监事会成员只有三人。这个数量对于一个如此规模的大型上市公司来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2.2股权质押率过高

根据相关数据,马兴田在2001-2018年间先后通过定向增发股票、配股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累计筹集资金累计超过800亿元。为了达到融资目的,马兴田及其家族成员的股份质押比例超过了90%。如此之高的股权质押率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隐患。尽管马兴田对资本市场的运转方式很是熟悉,但这种行为就像一个持有多张信用卡的人,通过不断的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来维持自己的现金流洞。这种行为带来的结果就是利息费用的不断攀升,最终康美药业的财务状况更是很难逃出财务困境的结局,尽管公司净利润年年增长,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已经连续10年低于公司净利润,难以满足需求。

3.问题对策

3.1财务层面

首先针对应收账款问题,公司应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分别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在交易发生前,应重点对客户公司的财务状况,信用等级、履约历史加以了解评价,并制定相应门槛对存在较大违约风险的客户进行筛选淘汰。此类的前期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客户违约风险,对于那些信用等级不高的客户公司,也可以在交易合同中添加相应条款降低此类公司违约风险。而在事中可以针对付款条件进行谈判磋商,提前谋划,通过谈判提高预付款比例、进度款比例来缓解资金压力。针对事后违约的客户可以采取一票否决制,并积极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应收账款。

其次公司应该改善现金净流入结构,一方面通过降低成本费用、加强税收管理等方式提高经营现金净流量比例;另一方面减缓扩张脚步,提高投资项目审批门槛,坚持“稳”字当头,不盲目,不激进。最后就企业偿债能力而言,其一要加强存货管理,控制存货规模;其二要科学举债与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其三要努力加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拓宽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渠道。

3.2非财务层面

公司应当首先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避免股权“一家独大”的现象发生。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优化,多元化持股是一个很好地选择,比如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来稀释大股东的股权。其次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且行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缺陷是致命的。就康美药业而言,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要增强企业高管的内控意识,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其次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董事会监管部门的设立于人员配置。同时,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发挥好内部审计职能。最后要规范会计核算制度,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再培训。除此之外,还要做好股东股权质押信息的披露工作,加强股权质押信息的透明度,及时公告,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而不是在暴雷之后才让中小股东知晓此类的经营隐患。不仅如此,还要提高股东股权质押的门槛,组织事前必要性分析,对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加以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