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输液室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31
/ 2

儿科门诊输液室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效果分析

王文萍 ,王钧婷

盐池县人民医院    宁夏盐池 7515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并深入分析将其应用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中,验证其有效性。方法收集50例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判定其符合纳入标准后,展开分组研究,后对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将其予以整合做详细阐述。结果 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观察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家长护理满意度统计中,各项指标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达到P小于0.05,存在对比性。结论 将优质护理服务运用在儿科输液室护理中,予以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家长对该护理反响较好,建议应用。

关键词儿科门诊; 输液室; 优质护理服务; 效果

医院内门诊输液室是非常重要的部门,在一定程度上与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连,特别是儿科门诊输液室,其主要接待的患者为儿童,且因病情繁杂,加以患儿年龄较小,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容易产生抗拒、抵抗情绪,给护理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难度,易导致护理工作受到阻碍,出现诸多漏洞,从而降低家长对儿科门诊医护工作的满意程度1。优质护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且实施效果较为理想,因其护理方案全面、高效,深受患者的认可,本文为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将其应用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探究其可行性,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50例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判定其符合纳入标准后,展开分组研究,两组患儿详细资料见表1,比对可得p大于0.05。

表1 将两组患儿资料进行对比(x±s)

组别

例数

男女占比

年龄

护理方式

对照组

25

15/10

4.58±1.54

常规护理

观察组

25

14/11

4.24±1.57

优质护理服务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1.心理护理:需以热情态度,积极主动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与其营造良好关系,并在输液前告知患儿家长相关注意事项。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恐惧、害怕等不良情绪,以致治疗配合度较差,护理人员可联合家长对其情绪进行安抚,不断鼓励患儿,使其信任护理人员,还可通过观看视频、玩具等方式分散患儿注意力,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并对患儿的表现予以表扬与肯定2。2.输液护理:在正式输液前,护理人员须再次确认药物的名字、质量、数量等,给予家长必要的输液讲解,护理人员须严格实施三查七对制度,严格检查设备、药品以及患儿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输液操作。穿刺完毕后,需对穿刺部位进行固定,密切观察患儿情况,若3分钟后无异常现象,即可离开,并耐心叮嘱家长不可擅自调整滴速,避免出现意外情况3。3.环境护理:为儿童营造温馨、舒适、整洁的输液环境,可最大程度上缓解儿童紧张情绪,可在输液室张贴儿童喜爱的卡通人物,护理人员身着粉色温馨色调的工作服,保持面带微笑,保证儿童不会产生抗拒心理。4.提高业务能力:定期对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与实践操作训练,以此强化护理人员的输液操作技术水平,以免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拖针、回血、起泡等问题,可最大程度上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4

1.3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将其予以整合做详细阐述。

1.4统计学方法

全部借助专业系统软件SPSS17.0处理分析,两组差别比运用T、X2检测。计数数据运用百分率(%)代替,对照两组结果表明P小于0.05,则说明研究有意义。

2结果

表2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n(%)]

组别

例数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不良事件发生率

家长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25

19/76.0

6/24.0

18/72.0

观察组

25

24/96.0

1/4.0

25/100.0

3讨论

静脉输液是儿科门诊最基本的医疗操作,也属于一项有创护理行为,会对患儿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以致其极易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甚至会引起患儿肢体躁动,不仅容易造成不良事件发生,还大幅降低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且多次穿刺会增加患儿痛苦,激化医疗矛盾,对医院整体形象造成影响5。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升,不仅医疗水平被关注,医疗服务质量也得到了重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更能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6。本文重点研究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分别运用了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服务,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的优质护理服务具有一定的优势性,其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患儿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的综合护理服务。通过运用心理护理、环境护理、输液护理等多项服务加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综合发挥了护理价值,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患儿护理依从性,且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家长对该护理表示高度认可与满意,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田芳.静脉输液护理在预防输液室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3):102-103.

【2】杨又专,朱卉娟.输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措施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4):42+49.

【3】刘漩,杨咏君.静脉输液护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临床作用及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26(03):136-138.

【4】刘雪丽.基层卫生院门诊静脉输液护理的风险防范【J】.人人健康,2020,(11):180.

【5】朱翠芳,李莉,葛丽娜.心理护理干预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2,17(03):128-130+148.

【6】沈永珍,刘宴伟,黄晓睿等.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风险因素的预防研究【J】.海南医学,2022,33(11):1493-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