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网工程可研评审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关于电网工程可研评审要点探讨

张思媛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 山西省吕梁市 033000

摘要:电网系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部分,不同地区的电力系统用电量、电力设施、电力用户等内容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伴随电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缩减,电网工程科研评审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当前电网公司投资管控步入新常态,在这种趋势下对电网工程科研评审过程中的各项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至关重要。文章从前期工作、设备利用率、开关站布置、标准设计应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使电网工程设计质量与水平得到保障,控制电网公司项目投资,使电网公司投资效益实现最大化。

关键词:电网工程;评审要点;设备利用率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我国各地区对电能源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结合形式对电网工程展开合理设计与规划至关重要。电网工程评审工作作为把控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探讨工程相关要点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电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电力供电情况,也是保证电力网络安全运行的基础条件,因此相关企业与人员应提高对电力规划的重视,在进行电力工程评审过程中抓住要点,为电力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一、深化细化前期工作

(一)站址踏勘

站址踏勘是展开电网可研评审工作的主要途径,变电站站址踏勘能对评审报告中的站址技术比选展开全面验证,对于核实变电站现场负荷具有重要价值,是电网工程开展与建设的必经途径。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变电站站址踏勘工作开始发生变化,对于电网工程可言而言需要注重几个方面。首先,变电站站址选择需依据不同地区的政府规划规划进行。其次,站址选择还需先对周围的设置进行勘测,防止变电站受到周边环境影响。最后,对站址选择还需充分考察地理位置、水文气象、地质条件、防洪排水等各项功能,判断其是否能够满足电网工程的开展需求。

(二)工程协议

电网工程工程协议也是可研评审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十分迅猛,在这一大背景下,工业园区与城市综合体随之加快了建设步伐,众多地区的城市与园区规划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展开修改与更新。为了有效避免电网工程中的重复工作,提高整体工程效率,合理规划电网工程开展前期费用支出,降低电网工程使用成本,电网工程开展前应重视对工程项目意向性协议,坚持以协议未取绝不通过的原则进行评审[1]

二、优化设备利用率

(一)已存变电站管理

已存变电站运行管理指的是对于已经存在的变电站通过负荷转移、设备调换等手段进行新增变电站布点减少以及解决新增负荷,从而使电网工程投资得到节省,使闲置资金得到盘活,充分发挥内部资金的实际价值。已有变电站的运行管理重点在于对变电站的负荷统计,通过分析变电站负荷特性,发现各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合理解决。已有变电站的运行管理能使变电站可承受新增负荷能力得到体现,对于电网工程所在位置周围的变电站荷载的梳理具有重要作用。

(二)优化电网资源

对电网资源的全面整合与优化也是使电网设备利用率得到全面提高的重要手段。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必须将传统变电站设计形式全面打破,并使社会各地区人民能够接受新型变电站设计,传统变电站供电设计思路是单个县区至少两个110kV变电站,而新型变电站设计需要对110kV变电站与35kV变电站的供电范围进行全面分析,使供电能够满足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保证供电可靠性,使变电站的规划与建设科学合理。可研评审过程中对站址的选择分析应从系统所在位置层面展开,实现电网设备利用率最大化。

(三)变电站改造

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城市的建设与乡村的改造,这种现象使原有的变电站开始不再适用于不同地区,部分位于城市边缘的变电站被大量的新增负荷包围,在这一环节下,变电站的改造已经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新增负荷的快速增长,供区内开始将原本220kV变电站进行全面改造,将原有的10kV系统增加10kV电缆出线间隔。通过这种手段减缓供区供电压力,减少城市变电站布点,实现电网工程的能源节约,顺应经济新常态投资战略,展开电网工程投资。

(四)出线间隔调整

在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出线走廊规划不合理的现象,而前期工程出线规划不合理就会使工程后期出线最佳位置被占用。电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此种问题时大多是通过变电站侧敷设置高压电缆进行问题解决,而这种问题解决形式不仅会使电网工程资金成本增加,还会使变电站后期维护成本大幅度提高。出线间隔调整与优化能充分实现此类问题的高效解决,其不仅是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十分经济的一项途径,施工人员应提高对出线走廊前期规划的考量,若出线位置占用现象,则应首先考虑调整出线间隔[2]

三、提高开关站布置型式选择重视程度

(一)变电站选择依据

电网工程的开展还需提高开关站布置型式选择的重视程度,首先应充分考虑量不同型式的变电站选择依据,对于220 kV变电站而言,应根据布置型式进行选择。这种类型的变电站可分为户外敞开式布置和GIS户内布置,实际布置形式的选择还需结合站址位置进行。对于110kV变电站而言,其开关站布置型式也分为户外敞开式布置与GIS户内布置,位于城市中心区、临海3千米、e级污秽地区、场地受限、高抗震设防烈度、高海拔环境条件下可采用GIS户内布置,其余情况可采用户外敞开式布置。

(二)技术经济比选

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也是进行开关站布置型式选择的重要依据,无论户外敞开式布置还是GIS户内布置都具备一定的优势与劣势,在实际选择时需通过合理的技术经济比选判断技术应用形式。GIS户内布置占地面积小,且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后期维护相较户外敞开式布置更为简单,但其电力投资较大。而户外敞开式布置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电力投资,但其占地面积大,且容易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应充分分析技术经济指标与建设投资,并以此为依据合理选择。

四、推广标准设计应用

(一)标准设计与典型改造

标准设计与典型改造指的是电网工程的开展需严格遵循国家与电力行业针对变电站设计的相关规定,安全环保地展开电网工程。标准设计与典型造价也是电网工程全面开展的重要依据,将其落实在电网工程开展过程中有利于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对统一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实现成本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其也是推动电网工程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将标准设计与典型造价全面落实在电网工程开展过程中能实现现代化大电网建设,有利于提高电网服务水平[3]

(二)四节一环保

四节一环保主要是为了使电网工程的建设能够适应绿色电网建设要求,指的是在电网工程建设后应保证其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各项资源,实现环境保护与污染最小化。在落实绿色电网工程建设期间,应结合电网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以电网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原则,落实绿色电网工程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工程的实际开展应不断深化与细化前期工作、优化各项设备利用率、提高开关站布置形式选择重视程度、不断推广标准设计应用,借助有效手段实现项目投资控制,大幅度节约电力能源,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使电力企业投资效益得到提高。在经济新常态的不断发展下,电力体制改革等各项新形势正在持续落实,电网工程评审人员应在评审过程中强化自身责任意识,严格把控电网工程质量,严谨进行投资决策,推动电力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明,张双萍,陆秋云,朱德燕,叶健.浅谈电力工程设计评审及技术经济评价信息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2):56-57.

[2]王健.电网工程可研评审要点分析[J].贵州电力技术,2016,19(11):47-49+52.

[3]戚颖.智能化施工技术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新型工业化,2022,12(06):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