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分析

张杰思

身份证号码:370786199106185414

摘要:石化安全技术和安全控制对石化安全生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此,阐述了安全管理对石化企业的重要性,分析了石化安全技术,研究了石化安全控制的合理措施。

关键词:化工安全技术;石油化工;安全控制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中国石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帮助。石化企业的生产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化学、生物等危险因素。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很容易对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企业技术人员应有效利用石化安全技术,制定科学的安全控制方案,充分提高石化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1安全管理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于石化行业,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可能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不仅会造成石化企业经营中的严重经济损失,还会导致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因此,石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搞好安全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目前,石化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具体生产作业的开展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石油安全技术的概述

2.1安全模拟技术

安全仿真技术可以分为两类,定量模型仿真技术和定性模型仿真技术。企业的石油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伴随着质量和动能的传递,以及物性的变化。实现安全生产和控制,专业人员可以用代数和微积分方程来描述生产过程,反应过程中系统的动态和静态变化就是定量模型模拟技术。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利用HYSYS软件应用定量模型模拟技术,通过动态模拟分析石油流程的运行特性,保证危害分析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从而对石油生产中的风险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定量模型仿真技术,石油公司还可以结合不稳定因素的分析结果,调整和优化安全控制方案。定性仿真技术基本上是用非数学公式表达信息、输出结果和建模,并推导出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定性行为的技术。与定量模型仿真技术相比,定性模型仿真技术更简单,应用范围更广。在石油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对该技术无法定量分析的设备和数据进行定性模拟。

2.2故障检测和诊断技术

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是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生产过程中潜在风险最大的环节进行检测,尽可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企业相关部门要随时更新设备和技术,并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找出存在的漏洞,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为企业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此外,在我国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采用定量模型法和数据驱动法对某一环节进行检测和修复。一些石化企业还会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制作生产管理图表。在生产过程中,管理者可以根据生产管理c的分工重新确定每个员工的权利和责任。

2.3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作为石化行业的安全技术之一,对于石化生产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如何更好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也是我国石化行业生产经营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863计划的帮助下,中国的中海油信息技术公司或者其他部门也进行了相应的合作。在积极研发多层次工厂安全模型构建技术的同时,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将物联网中的查询数据和控制对象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安全检测和安全评价。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一旦他们意识到风险因素,他们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指挥决策和调度。

2.4自动控制技术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控制技术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在石化生产中,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表现在自动控制仪表上,自动控制仪表具有很强的计算能力和信息存储能力,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大大提高石化企业的生产效率,控制石化企业的生产成本。此外,自动控制技术还可以减少员工与原材料和生产环境的接触,有效降低安全风险。这种技术还可以使产品生产过程处于监控之下,并确保安全事故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3石油化工安全控制措施研究

3.1提高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意识

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要根据石化产品的市场发展和自身的具体生产条件以及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把“安全”和“质量”作为石化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在石化企业中,要宣传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针对生产前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制定一套合理的预案,调动石化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石化企业要建立专业能力过硬的监督安全管理机构,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聘请专业优秀的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安全问题进行预防性抽检,确保石化生产安全。

3.2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应急管理体系

随着石化企业相关安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较低,但不能排除紧急情况的发生。因此,有必要提前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建立和使用石化安全生产应急系统,帮助石化企业快速应对突发事件,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避免大量人员伤亡。应急救援预案通常需要与石化企业现有资源相结合,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有效利用。同时,要结合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利用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现代化的安全风险控制系统,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种安全风险。此外,应急系统的信息和数据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为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给予应急响应最强有力的支持,并逐步实现具有智能特征的应急管理系统。

3.3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石化企业需要完善规章制度。规则是一切工作的前提。石化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证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日常工作流程。首先,根据现行的石油化工企业化学品储存标准,结合国家相关化学品规范,可以实施准入制度,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的要求,严格规定安全生产的操作流程,实现危险品的安全储存和生产。同时可以成立一个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划分组织内每个人的安全职责,比如物品保管、安全生产操作人员的管理等,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没有疏漏。结合石化企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每项工作开展前都要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对目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隐患进行分类,根据等级制定具体的安全事故应对措施,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安全预案。

3.4坚持信息技术与生产的结合

石化企业需要重视安全技术的引进,重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安全技术的更新和优化,学习国外先进的石化技术,积极引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根据安全技术建立自动化或智能化的安全操作系统,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安全技术水平。企业在引入安全技术的同时,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引入一些信息化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大对安全隐患治理的投入,维护各种生产设备,与设备供应商签订责任书,实行设备质量的准入制度。检验合格后使用设备,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全面检查工艺系统、技术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安全隐患,优化工艺系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可以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智能设备结合起来。当智能设备出现问题时,信息技术可以发出报警信号,提高设备的安全水平,定期维护智能设备,提高运行效率,为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前提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涉及面广,危险因素多,技术要求非常高。要根据实际情况搞好安全生产技术,加强安全技术投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通过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可以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总之,石油化工生产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生产风险大的复杂作业。因此,为了保证石化生产的顺利进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石化企业必须严格实施安全技术和安全控制。

参考文献:

[1]徐建国,成晶.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化[J].清洗世界,2020(12):85-86.

[2]雷敏.过程控制和风险管理在化工安全评价中的重要性[J].化工设计通讯,2020(10):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