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3

数字经济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李虎虎

兰州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兰州 730020

摘要:数字经济不仅加速引发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形态演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实证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增强了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分析显示,城市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数字经济助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作用机制。本文的发现对于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有着重要启示,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创新;全要素生产率

1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要支持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同时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使得全球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给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来压力,传统产业亟需转型升级。但传统的推动经济增长以及结构转变的方式和动能难以为继,需要新动能发挥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如何培育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升级亦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相应地,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否真的具有重要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又是如何?解答以上问题对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2文献综述

关于产业结构升级,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要素、制度和环境层面的分析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视角。要素层面来说,劳动力、资本深化、创新等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李虹含,2020)。制度层面来看,部分研究运用准自然实验的研究方法,探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包括财政分权制度(王立勇等,2018)、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建立(覃波,2020)以及文明城市的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刘哲,2021)。从环境层面来看,已有研究主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普遍认为环境规制强度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

关于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一方面,从产业数字化角度研究发现,信息通信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Heo&Lee,2019) 。另一方面,张于喆(2018)分析了数字经济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驱动作用,李春发等(2020)则基于产业链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转型的理论机制。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关于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已较为丰富,但机制部分的研究比较单一,多数文献未能考虑到数字经济通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助推产业结构升级这一路径。鉴于此,本文将数字经济、城市创新能力、全要素生产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3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数字经济必然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一方面,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信息、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不仅能够促进传统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产业技术效率和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且能够淘汰过剩产能和推动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形成,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从需求侧来看,数字经济可以实现对需求信息的精准化收集和处理,实时定位用户需求,引致了产品构成发生变动,从而新型产业兴起,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同样地,数字经济对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首先,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帮助企业准确高效地分析消费者群体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从而降低创新成本,增强了竞争优势;其次,数字经济促使信息传递更加迅速,知识获取途径也更加丰富,市场环境更加公开透明,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就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而言,从微观层面来看,数字制造技术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助于企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商业模式。从宏观层面来讲,数字化不仅能够提高了资本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促进了要素区域间配置效率,而且对于提升企业敏捷性、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数字经济契合新发展理念,能够提升了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说。

假设1: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假设 2:数字经济通过城市创新水平提升进而正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假设3:数字经济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作用。

4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4.1模型设定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基准回归模型:

   =             (1)

其中,分别表示地区和年份;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升级()选取了产业结构合理化(

)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代表一系列控制变量。参考已有研究,本文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发展规模()、以及引进外资规模()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到模型。代表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固定效应;代表随机扰动项。

在基准回归的基础上,本文借鉴Baron和Kenny(1986)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选用产业结构高级化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指标进行作用机制部分的检验,具体回归模型如下:

       =(2)

=(3)

=(4)

其中,代表中介变量城市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使用城市发明专利申请数的自然对数代表城市创新能力;使用OP法计算得到全要素生产率。

4.2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4.2.1 产业结构升级的度量

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最早是由泰尔( Theil and Henri,1967)提出,本文将泰尔指数作为衡量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如果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则有=0;若泰尔指数不为0,表明产业结构偏离了均衡状态,产业结构不合理。

本文亦使用产业结构高级化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另一种衡量方式,采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的产值之比作为度量。这一指标能够清楚地反映出经济结构的服务化倾向,如果该值上升,就意味着经济向服务化的方向推进,产业结构在升级。

4.2.2数字经济的度量

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参考相关研究,选取城市电信业务收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人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移动电话用户数、普惠金融指数五个维度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综合指标来衡量数字经济的发展程度。

4.2.4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本文的样本数据为2011—2019年的中国各地级市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区域统计年鉴》,控制变量数据也都来自于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少量缺失数据根据各市的统计公报补充。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

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变量

N

Mean

min

max

t-value

产业合理化

0.39

0

206.93

3.85

产业高级化

6.5

5.59

7.84

899.31

数字经济

3.91

-0.74

8.27

134.3

城市创新

24.38

4

75049

18.51

全要素生产率

1.62

0.1

2.95

97.86

人均GDP

49252.5

6647

215488

76

城市人口数量

4348.45

233.2

16330

75.91

外资使用

2142.1

41.1

57148

121.12

       注:作者整理

4.2.5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依据实证设计,本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的实证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影响以及作用机制,以检验理论假设,并将回归结果报告于表2.

2                    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变量

(1) hl

(2)gj

(3) Inno

(4) op

(5) gj

(6) gj

0.075

0.127***

0.51***

0.341***

0.147*

0.115**

(0.122)

(0.021)

(0.061)

(0.084)

(0.015)

(0.013)

0.045***

(0.017)

0.041***

(0.022)

1.023

5.71***

-19.46***

-33.43***

6.61***

6.06***

(4.019)

(0.052)

(3.811)

(6.735)

(0.654)

(0.762)

控制变量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个体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时间效应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2050

2050

1901

1901

1901

1901

0.65

0.69

0.73

0.08

0.68

0.64

注:括号内数值为系数的标准误,***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

基准回归结果如上表第(1)列和第(2)列所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无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部分回归结果如第(3)列至第(6)列所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数字经济有利于增强城市创新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果验证了前文的理论分析;此外,城市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并且数字经济的系数表现为正向显著但其显著性水平降低,说明城市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加快产业结构的服务化倾向,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并且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得到证实。

5结论及政策启示

针对现实需要,基于已有文献的不足,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方法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因果效应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城市创新能力是数字经济促进了产业升级升级的路径之一,但本文认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途径,并且在文章中也得到了验证。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得到如下的政策启示:

第一、各地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作用,建立数据标准体系,促使数据流通和共享。此外,应加大对核心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构建互联网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

第二、我国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应合理地制定和实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策略,鼓励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与经济现实基础,因地制宜地发展数字经济。

第三、城市创新能力增强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数字经济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传导路径。政府应注重构建良好的城市创新环境,加快培育新动能,加速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虹含,贺宁,汪存华,杨茂.产业结构升级的创新驱动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5).

[2]王立勇,高玉胭.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省直管县”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8,39(11).

[3]刘哲,刘传明.文明城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来自文明城市评选的准自然实验[J].产业经济研究,2021(01).

[4]覃波,高安刚.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20(05).

[5]王桂军,卢潇潇.“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企业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19(03).

[6] Heo P S,Lee D H.Evolution of the Linkage Structure of ICT Industry and Its Role in the Economic System: The Case of Korea[J].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2019,25 ( 03) : 424-454.

[7]张于喆. 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的发展思路与主要任务[J]经济纵横,2018,( 09)

[8]李晓钟,吴甲戌.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区域差异[J].国际经济合作,2020,( 04).

[9]李春发,李冬冬,周 驰.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分析[J].商业研究,2020,(02)

[10]陈兵,王伟龙.互联网、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J].生态经济,2021,37(12):43-53.

[11]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