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东市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湖南邵东市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

奉中华,李志武,赵思敏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中药材企业的发展,企业技术进步快、生产质量有保证,产业发展才能高效提升。

邵东市中药材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现有中药材资源2062种,居湖南省首位,拥有“中国中药材之乡”“中国特色农产品中药材优势区”“国家区域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等区域发展名片,2021年入选全国农业(中药材)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但是信息化发展相对还不是很完善。

论文在对邵东市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邵东市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和湖南省出台的《关于促进湖南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拟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邵东市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邵东市;中药材产业;信息化;路径

项目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名称:精准扶贫背景下湖南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8C1368)

邵东中药材产业介绍

邵阳市地处武陵山地理板块,人口830万,是湖南人口第一大、面积第二大市,曾经属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这里贫困人数多,贫困程度深,是湖南脱贫攻坚工作最为艰巨的地区之一。

邵东市位于邵阳市东郊,东连双峰、衡阳,南邻祁东,西接邵阳双清区,大祥区,邵阳县,北交新邵、涟源。邵东常住人口为1038416人。

邵东市以优化中药材主导特色产业发展为方向,以中药材优势特色千亿产业为目标,聚力中药材全产业链建设,产业链条日趋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8.5万亩,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320家、中药材加工生产企业257家、中药材经营户1488户,主导产业从业人员8.2万余人,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12.9亿元,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20亿元,形成了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物流、科研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

该市重点围绕道地优势品种,加大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大宗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积极推进廉桥中药材市场发展,投资6亿元建设了廉桥中药材仓储物流交易中心,该中心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着力打造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重点引进一批管理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年产值超10亿元的医药总部企业,将园区建成集生产加工、中试孵化、科研信息为一体的现代化医药工业聚集区。

邵东市把产业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结合中药材特色产业布局,以玉竹、黄花菜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食用菌、油茶、薯类等“三品一标”农产品为依托,逐步形成了以中药材、果蔬、油茶为特色的“一村一品”“ 一乡一特”产业发展格局。

、邵东市中药材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邵东中药材销售已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发展,2021年邵东中药材交易额达150亿元,出口额达3200万美元,实现“产家不出门,药材销八方”,可见,邵东市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郭子华在第三届湖南省中医药信息大会暨湖南省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第一届第三次理事会上指出,“当前,湖湘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但湖南中医药系统主动运用信息化来推动管理现代化、服务便捷化还不够。”通过调查发现,邵东市中药材企业主动运用信息化推动管理、服务便捷化也需要加强。湖南省企业信息化指数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排名为15位,可见湖南省企业的信息化指数在全国不算高,排在海南之后,云南之前,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邵东市作为湖南省的县级市,信息化发展相对于长沙市稍稍落后,也应该处于和湖南省在全国信息化水平的同一位置,由于未检索到相关数据,论文推测其与湖南省处于同一水平。

(三)经过调查发现,邵东市中药材种植的农户,有部分存在学历较低,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

(四)信息化发展阶段研究具有代表性诺兰六阶段模型(Nolan)划企业信息化可分为初始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统一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六个阶段。本文也按照该6个阶段进行研究,根据蔡飞的研究,我国信息化目前处于第三阶段末和第四阶段初的阶段,因此论文作者认为,邵东市的中医药产业信息化正处在控制阶段和统一阶段之间。

(五)邵东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信息化发展,和中医药产业链的打造,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正在落实中。今年来,邵东市政协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和中医药企业负责人、中药材种植大户召开座谈会、工作推进会等,深入种植基地、加工车间等实地调研,通过摸实底、找短板、查问题、定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项目建设进度缓慢、融资贵等难题,强力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邵东市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

首先,邵东市需要构建中药材信息化发展规划机制

了解目前的邵东市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困境和现状,结合实践调查发现,在落实中药材产业信息化政策的过程中,已经制定了比较好的政策,但是在落实的时候,往往受到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发展比较慢。中药材产业信息化较为特殊,涉及诸多细节要素,如果直接照搬照抄国内其他区域信息化建设经验,就难以体现邵东市的本质及要求。

其次实施区域协同发展

邵阳市可以在符合自身特点的前提下,借鉴产业信息化发展较好的区域的信息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隔壁的区域协同发展。邵东市与涟源市、双峰县、衡阳市等隔壁,空间距离较近,拥有与隔壁区域协同发展的条件。

第三,需要组织专门人员参与培训工作

人才对信息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邵阳市的人才储备相对于长沙市等区域还比较低,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不能改变,因此可行的办法就是对专门人才进行培训,让其掌握专门的技术,通过人才的作用推进信息化的发展。

四,搭建科技搭载平台

科技搭载平台是促进邵东市隔行各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对于邵东市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来说“科技+平台”的信息化手段,是实现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邵东市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从中药材的采购、质量检测等环节,推进智慧市场的发展,以此形成“中药材+现代产业+现代物流+云计算+质检+金融服务+仓储+数据库”的中药材产业经营发展模式,结合邵东市的实际,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管理体系;另一方面,邵东市政府可以借助B2B、B2C、C2C等电商平台,促进企业与种植户以及消费者线上沟通,以便能够快速与市场对接,让种植户能够快速了解市场的行情,同时将本地的中药材信息发布出去,提升邵东市的中药材流通转换率,在政府的帮助下加快中药材交易体系的形成。

第五,追求实用性,打造服务于企业和种植户的增效平台

邵东市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建设既是广大种植户和企业,特别是广大种植户了解中药材信息的平台,也是企业和种植户交流的平台。因此,必须在信息的内容上面下功夫,保证信息的实用性和丰富性。实用性是为了让广大种植户和企业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丰富性是为了让广大的种植户和企业有更多的选择,只有让广大的种植户和企业从中有所收获,才能吸引他们的参与。广大用户的踊跃参与进而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极大的促进邵东市中药材产业信息化的发展。

总之由于信息通讯技术驱动的经济社会转型,目前在产业集聚、工业生产、商业零售、社会生活等各领域,产生了全方面的革命性变化,随着90后成为整个社会的消费和生产主体,这意味着传统的产业、传统的商业,不是发展快与慢的问题,而是生与死的问题。近年来,互联网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信息化之路永无止境,信息化建设还会不断迭代,这是一个持续升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蔡飞.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经济师,2022(09):9-12.

[2]刘英,金龙新,祝琪雅,谭杰扬,刘强.湖南中药材有效供给机制研究——以新化县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8,24(1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