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浅谈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

李伦

50023519920202****

摘要:目前,我国已开通运营的众多线路,也制定了完整的适用于不同速度等级线路的接触网设计标准,但仍存在着一些细节不合理问题,需要从接触网系统功能需求出发进行优化。基于此,本文将对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防护方法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铁列车逐渐兴起。高铁火车的发展降低了轨道交通的成本和高铁运输的能源消耗。但是,设备和天气因素会导致一些电气系统故障,例如架空电气系统的暂时性和永久性故障,这会对高速列车的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如何打造稳定安全性高的高速列车和改善现有电气设备的方法在铁路发展中变得非常重要。

1 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的意义

由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铁道行业取得了质的飞跃。而在中国铁道系统工程的建设中,一直都会对铁道系统工程的发展方针加以完善。因此我们也就可以说,目前中国铁路工程的建设及其发展正处于持续进行的过程之中。对我国铁路工程的建设以及发展来说,最主要的一项建设内容就是建设电气化接触网。在火车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会使用电力进行拖动,而这就会为火车的正常运行带来动力。而电气化刚性接触网就是铁道运输过程当中拥有动力的最主要保证,而唯有确保电气接触网线路能够进行更加正常的工作,才能够使高铁工程更为安全的运输。而根据现阶段中国高速铁路施工运输的状况来分析,中国已然步入到了高速铁路运输的时期。而在对交通速度实施提升的过程当中,就必须及时对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加以完善,从而给铁路建设的进行带来一定的支持。通过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对接触网实施改造,也就能够对传统的线路电力供应方式作出重大变革,从而实现了铁路交通对供电系统的智能化进行监控,使铁道交通运输的电力监督能够进行安全性管控,体现出了现代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基本特点。而从中也就能够知道,在现代轨道系统工程的设计建造的过程当中,对电气化接触网进行改造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 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要点

2.1 严格注重现场检测

在实际对接触网进行改造的过程当中,也正因为受到场地条件的影响,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不能在场内进行改造,这也就很难对施工的标准加以满足。因此,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就必须提前对过渡段方法加以设定,并对适当的限制方法加以实施,从而确保能够严格控制对现场的质量检测。对于接触网悬挂系统来说,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不能对实际方案需要的进行符合,也就必须对接触部位能够符合电工的规范情况加以确定。不仅如此,针对于新设置的软横跨无电区电梯,也需要保证其可以对安全性标准加以满足,同时悬挂的调整过度关节也就必须对电气工作电流加以吻合,而上述问题也正必须在天窗中做出决定。因此要想确保高铁动车组在运营的过程当中都能够对安全技术标准加以满足,也就必须在天窗的施工阶段做好质量检测控制工作,并确保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够对相关技术标准进行符合。

2.2 整体吊弦施工技术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使用寿命比较长,对耐腐蚀性与机械强度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铜合金绞线所制作而成的整体吊弦取代了传统的环节吊弦。一般可将整体吊弦分成两种:螺栓可调式、压接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整体吊弦的具体施工操作如下:利用各种精密的检测设备(如经纬仪、激光测距仪),准确采集原始数据;依据工程项目对整体吊弦的相关要求,对计算程序进行编制,且构建数据库;在计算机内输入所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与相关计算条件,继而展开计算工作,同时依据工程具体要求,将计算的结果印制出来;之后,按照计算所得结果,开展工厂化的精加工,注意应保持误差在正负1.5mm左右,同时复核预配结果,且进行编序和包装处理;采取安装作业车进行规范化的吊弦安装工作,之后检查安装的结果,从而保证一次性安装的达标。

2.3 防雷施工技术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遭受雷击时,会出现线索上的过电压引发绝缘闪络,进而导致接触网出现跳闸情况,严重可造成接触网断线,引发触电等严重危险问题,因此,接触网施工中,需要进行避雷线和避雷器的安装,以常见的防雷技术进行雷击的防护。同时,考虑到雷击主要落在绝缘子部位和设备最高处,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避雷线和避雷器的高度进行科学设置,提高铁路线路的耐雷水平。通过数据收集和试验分析,明确避雷设备安装的高度和密度,确保避雷设备最佳的避雷性能。在牵引变电所馈线侧设置自动重合闸装置,以实现馈线断路器跳闸后的自动重合闸,达到快速恢复供电的效果。另外,应当对现有接触网的接触水平进行提高,做好系统的定期检查,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4 智能化预配技术分支

智能化预配技术主要针对接触网腕臂及吊弦的预配,拼装功能模块化的预配系统,完成接触网不同类型的腕臂及吊弦的自动化、标准化预配。与传统的预配技术不同的是,接触网智能建造是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进行更新迭代,通过匹配不同结构形式(传统式和简统化)的接触网,将腕臂及吊弦预配功能模块标准化,进行移动式拼装,目的实现更高效、更智能、更经济的接触网腕臂及吊弦智能化预配。

2.5 接触网软横跨置换

软横跨置换工作是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中接触网施工工作的重要环节,利用全站仪进行软横跨置换施工测量是接触网施工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既有铁路改建接触网进行车站站场软横跨基础测量定位中,传统方法由于线路列车运行密度大,一些车站股道数量多,站内常停放列车,采用三角形测量法测量时经纬仪要架设在线路上,站内停有车辆不能长时间摆放在线路上。施工人员做好相关的测量、计算、预配等安装前准备工作,并应用一些先进的计算程序,协助完成软横跨计算所需数据信息的测量工作,作业人员可通过水平尺在小范围内沿水平方向对软横跨固定底座进行微调,确保安装位置准确,软横跨置换作业时,由于软横跨置换涉及上下行线路“V”形及垂直停电作业,作业人员还应注意站场邻线施工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防止人员机具触碰带电设备。

2.6 接触网故障保护措施

首先,要分析接触网实际工作区域的地质环境,结合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做好各项防控工作,进一步提升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在实际运营阶段,鉴于自然灾害的效果,对铁路接触网的因素会比较大,其破坏性具备很强的随机性。在进行工程设计和防护工作时,应优先考虑外部天气和环境因素的分析。从某种角度看来,这对于接触网运行状态造成的冲刷和冲击,尤其是在一些雷暴频繁发生的地区,一定要控制绝缘子的实际爬电距离。必要条件下,可沿铁路线安装防雷装置,还应安装防雷线。PW线可直接安装在接触网钢柱顶部,采取使用综合接地处理的形式,其接触电阻一定要满足接触网保护要求。如果接地极达到选用条件,需有效检测接地电阻并观察,让其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正常的状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实际工作阶段的故障会更加复杂。因此,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排查和预防基本故障,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使整个铁路接触网运行更加平稳安全。

参考文献:

[1]苑玉超.浅谈高速铁路接触网大修改造施工技术[J].电气化铁道,2022,33(02):91-95.DOI:10.19587/j.cnki.1007-936x.2022.02.020.

[2]刘庆军.探析高速铁路接触网高精确度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2):149-151.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1.1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