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消化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吕慧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1

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 2018年1月-2020年 1月我院消化外科行腹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恢复情况,焦虑抑郁心理以及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 SAS、SDS 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干预后的 SAS、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恢复状态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消化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确切,能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负性心理,提高围术期患者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确保手术成功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消化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探究

引言

腔镜手术属于一种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外科手术形式,其主要优势在于易于操作,手术只需予以微创伤,手术过程中不用对病患予以开腹操作,恢复速度快,基本上不留手术瘢痕。然而手术过程中涉及的麻醉、腹腔残留气体还有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均会对病患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产生极大的影响。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主要特点在于表现出显著的计划性、连续性还有整体性,能够最大程度地防止出现护理失误,促使护理环节完美衔接,从而令护理具有极强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本研究针对消化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实际效果展开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7-73岁,平均(55.13±6.32)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2岁,平均(56.02±7.23)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的病患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病患在围术期接受腹腔镜围术期护理,详细的护理步骤为:

(1)制订护理计划:由护理人员评估患者临床资料和护理需求,据此制订护理措施,并将护理计划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

(2)术前护理。

①健康知识普及。凭借一对一宣讲、视频等演示等各类形式让病患了解腹腔镜手术的相关情况,同时让病患了解实情,知道手术结束之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赢得病患的绝对信任,增强病患的依从性。

②心理层面的护理。掌握病患的心理状况还有情绪的波动情况,若病患存在消极情绪,理当正确的引导病患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理感受,通过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效的对注意力予以转移,除此之外,要严格地嘱咐照顾病患的家属,注重家庭支持的持续给予,要让病患从心理上有所依靠。

(3)术后护理。

①早期疼痛护理。手术结束六个小时以内,借助先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客观而准确的评估病患术后的实际疼痛程度,每两小时实施一次评估,疼痛处于轻度或中度等级的病患可凭借各种途径令病患自身的注意力成功转移,包括观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视频、欣赏自己喜欢的歌曲等;在肩部适当地予以热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痛感;疼痛等级较高的病患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类药物抑或是介入镇痛泵。

②早期活动指导。在手术完成后的第一天指导病患进行正确而适当的床上活动,伸展四肢,协助其顺利翻身,到了第二天加入没有特殊情况时,可将引流管抑或是导尿管拆除,帮助病患进行正确而适当的床边活动。

③早期进食护理。不属于胃肠手术的病患,麻醉完全清醒后可在手术结束六小时后服用五百毫升温盐水,在二十四小时之后允许食用流食,流食应当含有极少的脂肪和钠,必须确保病患所进食的食物蛋白质含量要达标,同时要保证维生素含量也要相对较高;在胃肠部位接受手术的病患,在手术结束六小时内严格依照医生的叮嘱对病患实施鼻饲肠内营养,以此增强早期肠胃蠕动,等到病患能够正常进食之后,严格参照肠胃的具体蠕动程度对病患的腹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按摩时方向要始终沿着顺时针方向进行,以此来高效预防便秘等不利于肠胃恢复的现象出现。两组病患都要护理到病患康复出院。

2结果

2.1 恢复情况

观察组的病患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首次进食以及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围术期恢复情况比较分析表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h)

排气时间(h)

首次进食时间(h)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30

28.02±3.05

50.01±4.14

55.38±5.61

6.61±1.11

对照组

30

35.95±4.06

64.68±4.02

71.48±6.13

10.86±1.50

X2

20.357

33.683

28.386

28.183

P

<0.01

<0.01

<0.01

<0.01

2.2两组患者心理指标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病患接受护理后严格参照心理指标 SAS以及SDS 实施客观而准确的评估,总得分要比对照组低很多,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心理指标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观察组

30

32.68±3.15

1.42±0.61

对照组

30

44.13±3.87

2.36±1.03

t

14.513

4.966

P

0.001

0.001

2.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便秘1例,腹胀共计1例,出现并发症的病患所占比重为6.67%(2/30);对照组便秘1 例,腹胀共计1例,出现恶心呕吐的病患共计2例,出现并发症的病患所占比重为13.33%(4/30);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病患显然要少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相对传统开腹术,腹腔镜手术的主要优势可归纳为微创伤、基本上没有手术瘢痕小、恢复速度快、住院周期短、并发少等。然而腹腔镜手术虽属于微创手术,但立足于病患的角度可知,会给病患带来强烈的生理应激,同时还会给病患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病患极易出现消极情绪,导致病患恢复速度慢,令病患手术结束后的整体生活质量变差。腹腔镜围术期护理始终围绕着病患进行,护理人员必须准确地掌握病患的实际病情还有手术结束之后具体的恢复效果,掌握计划清晰、目标合理而明确的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该方案的运行能够妥善而高效的解决实际护理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令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有所好转。

本研究结果充分证实,观察组病患在手术完毕之后对其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还有住院时间都要比对照组少很多,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要比对照组低很多。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是严格依照病患的实际病情相应的评估结果对护理方案予以规划并加以落实的,护理方案当中的各项措施与病患的实际需求完全吻合。在这之中,对病患实施的术前健康知识普及能够帮助病患对自身所患疾病树立正确而客观的认识,可以促进各项护理策略的切实落地;在手术完毕后对病患进行科学的早期活动指导,并在饮食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与护理,通过该举措增强病患胃肠蠕动,对手术后身体的恢复极为有益,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并发症。此外,本研究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SAS、SDS 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而言差距非常大。就其根因,是腹腔镜围术期护理对于病患的心理状况还有情绪波动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可使患者以积极地心态面对疾病,缓解负性情绪;手术完毕后早期依照病患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予以有效的疼痛护理,能够帮助病患减轻痛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治疗心理压力。

综合上文分析可知,消化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及时疏导病患的消极情绪,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对于病患预后恢复健康有益而无害,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爱花.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泌尿外科常见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 医学信息,2020,33(04):188-189+192.

[2]刘茜. 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适症状的分析及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2):174+176.

[3]朱晔,崔雪,朱红艳.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7):102-103.

[4]刘娟,许敬萍,周萍,何巧芳,谭峰.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常见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18,39(06):95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