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病区护理质量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3

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病区护理质量的研究

李敏

天津市第二医院  天津 300141

摘要:心内病区是医院的主要部门,是治疗和护理重病患者的一个复杂而繁琐的部门。心内病区有许多老年人患有复杂而多变的疾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或使用高危药物,这大大增加了该病区管理的安全风险。解决安全事故的各种原因,患者管理管理方面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预防严重事故。制定和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心脏病患者护理的质量指标,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并为其康复提供便利。

1研究背景

心内病科是医院的一个主要部门,病人患的疾病更复杂,风险更大,工作负担更重,而且容易发生医疗安全事故,使他们面临极大的风险。护理风险存在于每一个照料环境中,如果护理者不能按要求提供护理,就可能导致护理不良的增加。因此,合理的科学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减少医院护理期间的安全事故,减少护理冲突,是目前最重要的临床优先事项。研究表明,护理风险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护理期间对风险事故缺乏有效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是通过针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减少护理风险,并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规则,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敏感度和降低护理风险的认识。

2护理风险管理

2.1三级质控网

护理风险包括心内病区的老年人、高抢救率、高危险药物滥用率和更多的治疗干预。分析一半以上的年轻护士担任中或低职位的护士所占比例,她们在技术上可能不成熟,对风险的认识不足,沟通能力薄弱等。在该科内建立一个三级质量控制网络,由三级质量控制小组组成,由护士长-护理组长-护士主管负责;用传统的一级护士质量管理模式取代传统质量控制专业人员;监督二级护理小组组长;监督三级护理主任;并让所有人参与质量管理。设立护士培训方案,作为第一个负责质量管理、组织护士的自我评估和评估以及执行监测系统标准的人员;通过护士检查、密切监测高风险因素、高风险患者和高风险技术,向负责的护士提供指导、监督和质量控制问责。

2.2 PDCA 优化服务

采用科学程序,采用PDCA质量管理周期,即规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四个阶段,同时不断改进质量。如果制定了关于使用高危毒品的准则,则身份核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漏洞,不使用两种以上的身份核查方法,允许患者个人指定患者,检查患者的手腕,并在检查阶段作出调整。已经确定了监测护理风险的指标,如药物使用不当、药物外跳、输血反应、管道意外滑坡、溃疡、病倒、抽血等对并发症的干预已被纳入监测项目,作为防范风险的一部分,从而使该方案更加完整。

2.3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重新设计流程,通过思考、学习和分析同伴错误,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是不遵守规定、审查不力、评估不足、与设施设备有关的因素以及患者因素。在一个非惩罚性不良后果系统下设立的一个部分信息[1],综合分析网络风险信息,并收集该月发生意外事故的投入,这些信息的频率、分布情况和风险情况,以确定和改进系统和程序,并在下个月在护理质量科设立一个控制中心。

2.4重视专业技术能力训练

根据护士的不同职级、岗位、职责和权限不同,制定 N0、

N1、N2、N3 不同等级护士的核心能力培训计划,提升护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质控水平。组织全体护士学习,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护理内容如防跌倒、防压疮、防药物事故等,加强基础护理。

2.5落实评估制度

身体状况的评估是根据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的,并记录在案,并为病人和护理人员展示和准备不同的风险管理情景。第一,根据患者的特点和个人情况制定风险应急计划。例如,紧急预警、突然死亡、事故反应、并发症处理、和设备故障,以及加强护理人员在各种重大事件中的合作。

2.6为患者建立个人风险档案

记录患者治疗的细节和优先护理事项。日班护理人员必须完成风险转移,以避免细节上的任何漏洞;确保在患者住院后的所有阶段充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方案,避免发生危险事故。

3护理质量

3.1实现质控前移

建立一个三级质量控制网络,是建立一个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明确明确责任、协调责任、精简各级和管理,妥善管理,通过在各级护士的责任中纳入标准和制定标准,依靠健全的职业问责制度。负责对其控制下的病人进行基本护理、监测、药物和治疗的护士;护理小组组长负责高风险技术和风险患者的护理,向负责的护士提供技术指导,提供咨询,与专业医生联系,了解治疗方案,并展望形势的变化和返回;另一方面,护士长在团队领导领导下,将每周的工作重点作为监测的基础,处理困难的护理问题,为护士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并实现质量转变.

3.2优化流程、

减少PDCA周期是有效开展任何管理活动的基本方法,利用PDCA周期分析方法总结经验教训,确定系统和流程中的风险或差距,包括流程和系统的时间安排,并避免与护理质量有关的基本问题。如 PICC 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防范,分析其原因与宣教工作不到位、管道固定不牢、人力资源欠缺等有关,于是实施图片演示宣教,置换 PICC 管道固定的材料,调整分管护士等流程优化,降低风险。

3.3质量持续改进

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信息披露”的事后被动管理模式,只处理一个事件,只处理症状[2]。风险管理模式包括使用FMEA和RCA分析根源,通过制定监管标准和质量控制,发布不良事件报告表,分析事故的原因、后果和后果,实施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收集每月的不良事件,分析近期和根源,并继续提高质量,作为下个月的重点。结论:针对心内病区,以往都是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 式,这种管理模式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找出问题,然后及时解决问题的管理模式,在整个管理过程当中,显得过于被动,可谓治标不治本,因此所取得的管理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

结论:实施风险管理照料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制定适当的监管和监督标准,实施和实施一项关于被动和非惩罚性事件的报告制度,并通过关于事故报告的统计数字概括和分析整个事件的具体原因和后果。在此基础上,正在制定适当的管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大大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袁志敏. 应用 PDCA 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 ( 2) : 75 - 77.

[2] 严文娟,孙欣,孙俊娟.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 18) : 125 - 126.

应用 PDCA循环模式 进行护理质量管理 袁志敏 摘 要 目的: 应用 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 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应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要 素管理、环节管理、终末管理等方面基于现状, 分析存在问题, 对照护理管理工作标准, 制订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 PDCA 循环实施 3年, 护 士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大专以上学历由 36% 提升到 91% , 病人出院满意率由 88% 提高到 96% 。环节管理中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 病历书写与消毒隔离等方面的护理质量的评分也分别由 90、88、91、91、92分提高到 95、96、95、96、96分。结论: PDCA循环模式管理是开展护理 质量管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 PDCA 循环;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PDCA 循环又称戴明环, 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 首先提出, 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 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 遵循的科学程序。 P ( p lan) 表示计划, D ( do ) 表示执行, C ( check) 表示检查, A( action)表示处理。PDCA循环是质量保 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 是一种普遍实用的管理哲学 [1] 。护 理质量管理是按照护理质量形成的过程和规律, 对构成护理 质量的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工作达 到规定的标准和满足病人需要的活动过程 [ 2] 。其通过对护理 服务工作的管理过程评价、判断, 对护理质量实行有目的的控 制过程, 检查病人得到的护理效果[ 3]。护理质量管理有着特 殊性、广泛性、持续性、协调性和复杂性 [ 1] 。在临床护理管理 工作中, 如何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更好地提高护理工作效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 7卷第 2期 ( 下半月版 ) # 75# 率, 确保护理安全, 一直是管理者需要解决的实际管理问题, 2006年始, 我科应用 PDCA循环模式, 对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要 素管理、环节管理、终末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 现将工作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我科为泌尿外科专科病房, 开放床位 32张, 护士 11 名。 科内护理质控小组由护士长及 3名主管护师组成, 根据广东 省护理工作管理规范,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 应用护理部统一制 定的管理标准, 进行病区护理质量管理的全面质量监控, 旨在 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确保护理安全。 1. 2 方法 科内护理质控小组在 PDCA循环管理模式指导下, 对科 内护理质量管理要素管理中的人员培训, 环节管理中的病房 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书写、消毒隔离, 终末管理中 的住院病人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每月评估与计划、实施、检查与 总结处理。要素管理中的人员培训, 首先评估分析科内护士 总体学历、知识结构、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等情况与需求, 如 科内护士学历与职称偏低 (专科 4名, 中专 7名。副高 1 名, 中级 1名, 初级 9名 ), 学识与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然后根 据不同层次的护士, 制定相关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结合科 室专业特点, 鼓励护士自学与参加在职学习, 选派护理骨干外 出进修学习, 参加省市各级专科或专题学术会议, 并组织护士 院内、科内业务学习等多途径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进行在职护 士的技能与业务水平培训。每季组织护士操作技能考核检查 1次, 半年专科理论考核 1 次, 根据发现不足与存在问题, 进 行相应整改或进行下一轮的护士培训计划与实施。在终末质 量管理中指派 1名责任心强的护士进行每月的本科出院病人 满意度抽样调查, 获取第一手相关资料数据。整理分析存在 的问题与查找问题的主要原因, 进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力 求较好地解决护理存在问题。护理质量的环节管理中, 注重 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书写与消毒隔离等的环 节管理, 每月科内质控小组对照管理规范与标准有针对性地 开展护理质量检查活动, 发现问题, 及时分析原因, 采取措施, 纠正偏差。做到每一次循环解决一些实际存在或潜在的护理 问题, 以此循环往复, 使之护理质量不断向上向前提升与推 进。我们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设计表, 确定实施方案, 强调全员 参与。遵循的 8 个步骤是: ( 1) 分析现状, 发现问题。 ( 2) 分 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 3) 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 原因。 ( 4)针对主要原因, 采取解决的措施。 ( 5) 执行, 按措 施计划的要求去做。 ( 6)检查, 把执行的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 标进行对比。 ( 7)标准化, 把检查的情况进行标准化, 总结成 功的经验, 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防止类似问题发生。 ( 8)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 PDCA 循环中去 解决。 2 结 果 经过 3年的临床实践,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已基本步入正 轨, 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提高。在人员培训方面: 全科护理人员 专业培训与学历提升上均取得可喜成绩, 9 名护士参加在职 学习, 其中 3名护士本科毕业, 6名护士获专科学历, 目前科 内大专学历以上护士由原来的 36% 提升到 91% 。 3年中 3名 护士顺利晋升中级, 4名晋升初级职称。发表护理论文 8篇, 参加全国性护理或泌尿专科学术会议 6 人次。选送 1名护士 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 其余护士参加院内与科内的专业培训 与业务学习, 较好地提升了整体素质与护理业务水平。在终 末质量评价中, 病人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由 88% 提高到 96% 。环节管理中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书 写与消毒隔离等方面的护理质量的分值也分别由 90、88、91、 91、92分提高到 95、96、95、96、96分等。 3 讨 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映了人 们/ 认识) 实践) 再认识) 再实践0的认识事物客观规律[ 1]。 其与整体护理的护理程序工作方法相一致, 运用于护理质量 管理更能实现有效管理与科学管理。 护理质量是体现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水平、护理效 果、工作责任心的总和。由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构 成。影响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员素质、护理技术、器械设 备、环境设施、时限和其他因素等 [ 1] 。人的因素在管理中永远 是第一要素, 在实际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 抓好人员培 训, 提高护士的整体理论水平、技能操作水平与人员素质, 调 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把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将会起到事半功 倍的工作效果。 从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后的结果评价中看到, 基于 现状, 分析问题, 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方案, 并组织实施 检查与评价, 护理管理效果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将进一步促使 护理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与制度化。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不同的护理管理层面或切入点都 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如梁玲等 [ 4] PDCA 循环法在护士规 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取得较好效果。姚智萍等[ 5] 指出运用 PDCA循环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增 强了科室凝聚力, 促进了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 最终提高了 护理质量,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曾文等[ 6] 运用 PDCA 循环改 进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 PDCA 管理循环运用后 护理记录的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护理记录单、一般护理记录、 危重病护理记录等质量评定均有不同的程度提高。陈玉萍 # 76#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 7卷第 2期 (下半月版 ) 等 [ 7] PDCA循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等, 均与本组 运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开展护理质量管理研究结果趋势相 一致。 4 小 结 运用 PDCA循环实施护理质量管理, 可实现护理质量的 持续改进与提高, 促进了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了护士 的整体水平与素质修养, 增强了科室凝聚力, 提高了工作效 率, 确保了护理安全, 进一步促使护理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 标准化与制度化, 最终提高了护理质量, 是行之有效的护理管 理方法。 参考文献 [ 1] 李秋洁主编. 护理管理 [M ]. 第 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91 - 94. [ 2 ] 田 疄.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进展 [ J]. 中国基层医药, 2005, 12 ( 1): 116- 117. [ 3 ] 许凤仙. 护理质量管理研究 [ J]. 中国医院, 2005, 9 ( 8): 68 - 71. [ 4] 梁 玲, 高海莲, 曾新芝, 等. PDCA循环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 的应用 [ J]. 护理管理杂志, 2002, 2 ( 4): 52- 53. [ 5 ] 姚智萍, 许月萍.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J]. 护理 与康复, 2004, 3 ( 6): 412 - 413. [ 6] 曾 文, 陈文清, 郝凤琴, 等. 运用 PDCA循环改进护理文件书写 质量 [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26 ( 9): 1088- 1089. [ 7] 陈玉萍, 罗远芳, 张 帆, 等. PDCA循环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 的应用 [ J]. 护理学杂志, 2007, 22 ( 1): 15 - 17. (收稿日期: 2009 - 08- 11) (本文编辑 崔兰英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严文娟,孙 欣,孙俊娟 (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心内科,江苏 泰兴,225400)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心内科病房; 不良事件;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 473.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2353( 2015) 18-125-02 DOI: 10. 7619 /jcmp. 201518040 护理风险是指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 生的各类不安全事件的总和[1]。护理风险管理 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护理质量和安 全的根本保证[2]。心血管内科重危患者多、突发 事件多,更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故护理风险管理 显得尤为重要。本科自 2014 年 1 月实施护理风 险管理后,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心血管内科现有床位 60 张,护理人员 25 人,其中 CCU 床位 8 张,护理人员 10 人,年龄 23 ~ 48 岁,工作年限 2 ~ 27 年。 1. 2 方法 将 2013 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 1480 例患者设 为对照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整 改干预措施,2014 年在全院范围实施护理风险管 理,心血管内科收治 1600 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 较 2 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 2 护理风险管理 2. 1 评估患者安全风险因素 2. 1. 1 患者及疾病因素: 心血管内科重危患者 多、突发事件多,有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 因长期服药、反复住院,患者遵医行为差,出现擅 自停药、减量,住院患者擅自离院,增加了护理安 全管理风险。 2. 1. 2 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心血管内科疾病风险 高,如果护士风险意识差、专业知识薄弱,特别是 轮转护士、新分配护士、实习护士等对患者现存的 或潜在的风险因素不能及时识别并采取正确的防 范措施,就容易耽误患者的救治,同时引发医疗纠 纷。 2. 1. 3 仪器设备风险: 心血管内科常用的仪器有 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机等,如设备 仪器维修保养不及时致设备仪器不能时刻处于完 好备用状态,或护理人员操作不熟练,都可能引发 护理风险事件。 2. 1. 4 用药风险: 心血管疾病用药品种多,药品 名称、出厂商复杂,加上护理人员繁忙操作,可能 出现拿错药的问题[3]; 剂量、速度要求严格; 有些 药物副作用明显; 注射泵、输液泵、静脉留置针的 使用也存在操作安全隐患。如硝酸甘油需要控制 滴速,若速度过快易导致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盐 酸胺碘酮易导致静脉炎,外渗会引起局部皮肤坏 死; 注射泵、输液泵泵速的调节等。 2. 1. 5 关键时段的管理: 中班、晚夜班、节假日等 护理人员力量薄弱的时段,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 风险较高[4]。 2. 2 干预措施 2. 2. 1 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构建安全文化[5]: 定 期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护理工作制度、工 作流程等,执行无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 上报安全隐患,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与安全分析会, 培训护士预见性、主动性、独立性的能力。 2. 2. 2 成立科室风险管理小组,实施预见性护 理: 由护士长、总责任护士、总带教老师组成科室 风险管理小组,定期查找科室安全隐患,对重症患 者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防范措施,实施预见性护 理; 预见性护理是护士有目标、有预见性地为护理 对象提供最优质服务的科学工作方法,遵循先预 防后治疗的原则,消除护理不良事件隐患[6]。对 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应及时处理,同时组织讨论 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督查措施的落实情况。心 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多,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 事件[7],应给予床边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告知患 者和家属起床时或改变体位时速度要慢,执行起 床三部曲,加强起床、如厕等重点环节的防护。告 收稿日期: 2015 - 03 - 26 2015 年第 19 卷第 18 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 125 · 知患者如何防止便秘,发生便秘时可使用缓泻剂, 避免用力排便,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健康教 育路径表,以确保患者接受规范、全面的健康指 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重症患者外出检查,由医 护人员携带急救箱陪同,确保患者安全。交接班 时,不仅要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进行详细交 接,而且要交接患者或家属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医 护人员或治疗方案的不满情绪,以便采取积极的 干预措施,避免纠纷的发生。 2. 2. 3 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加强护士专科理论 和技能的培训,特别是急救技术及新分配护士、轮 转护士的培训[8]。通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疑 难病例讨论、晨会提问等方式提高护士的专业理 论; 每月进行 1 次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和考核,以提 高护士的技术操作能力。培养护士应用护理程序 及对病情的观察能力,指导护士重点观察患者的 心率、心律、血压及各项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同 时注重应用特殊药物的观察,并重视与患者的沟 通,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2. 2. 4 保证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9]: 各 种仪器设备定点放置、专人负责; 定期组织护士进 行仪器设备的操作培训和考核,特别是除颤仪、呼 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急救仪器的使用,要求每位护 理人员熟练使用,防止操作不当、仪器故障而延误 患者的救治。 2. 2. 5 加强用药护理: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身份 识别制度,本科自 2013 年起使用 PDA 扫描进行 各种治疗、护理的查对,确保准确率达到 100% ; 在使用药物前,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副作用 及不良反应的防范; 用药过程中,加强巡回,密切 观察疗效及患者的不适,及时汇报医生,及时处 理; 对需严格限制滴速的药液,使用微量注射泵、 输液泵或精量输液器控制滴速; 对于出院带药者, 根据医嘱详细告知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服法、 作用、副作用及其防范措施,如地高辛、波立维、华 法林等药物,更要做到反复、详尽告知。 2. 2. 6 加强关键时段的管理[10]: 中、晚班、节假 日等人力资源薄弱阶段,根据工作量,实行弹性排 班[11],使各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3 结 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下降、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较之前差异明显,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1。 表 1 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及 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n( %) ] 组别 不良事件 患者满意度/% 对照组( n = 1 480) 26( 1. 76) 90. 6 观察组( n = 1 600) 12( 0. 75) * 98. 2*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4 小 结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 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 通过成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针对工作的各个环 节,及时查找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避免不良 事件的发生; 执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 时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每 月进行 1 次护理安全教育及分析会议,加强护士 的风险管理意识。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风险管 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P < 0. 05) 。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提高了护士的风险管理意 识,进一步改善了护士的服务态度; 同时加强了护 士的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了护士的 专科业务能力,从而有效保证了高质量的护理,赢 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有效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 P < 0. 05) 。 参考文献 [1] 李兰.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中的细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 临床研究[C]. 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论文集,2013: 1038. [2] 刘玉静.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 研究,2014,11( 2) : 116. [3] 包惠玲.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 中国高 等医学教育,2011( 1) : 117. [4] 童爱民,王帆. 风险管理在住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21) : 743. [5] 姚钻霞,刘丽仙. 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 果[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 4) : 945. [6] 陈进文,王其燕. 预见性护理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患 者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 6) : 523. [7] 闫强,高丽英,马爱兰.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 管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刊,2015,42( 10) : 91. [8] 陈芳,高艳. 风险管理在提高护理安全中的作用与效果 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 31) : 78. [9] 桑李叶. 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 生标准管理,2014,5( 20) : 16. [10] 高昭旭. 浅析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J]. 中国实用 医药,2014,9( 34) : 258. [11] 朱锦莲. 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 理杂志,2014,20( 14) :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