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保健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对降低接种风险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预防保健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对降低接种风险的作用

钱美华

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   江苏 南通   226241

【摘要】目的:分析预防保健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对降低接种风险的作用。方法:时间为2020.3-2022.2之间,选择48例在我预防保健科接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组,常规组和分析组,每组2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医护纠纷发生率,对比两组接种风险评分。结果:分析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医护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接种风险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预防保健科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接种风险,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预防保健科;护理风险管理;接种风险

预防保健科是十分重要的科室,其主要管理妇女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疫苗接种以及卫生监管等工作,是保障我们生命安全的大后方[1]。随着国家发展,提高安全接种率,降低接种风险已经成为重要问题。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到预防保健科,是降低接种风的有效手段[2]。因此选择时间为2020.3-2022.2之间,我预防保健科接收48例患者,进行分析预防保健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对降低接种风险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为2020.3-2022.2之间,选择48例在我预防保健科接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组,常规组和分析组,每组24例。常规组女性13例,男性11例,年龄1月至59岁,平均年龄(42.32±5.46)岁;分析组女性12例,男性12例,年龄1月至60岁,平均年龄(42.59±5.07)岁。

排除标准:患者有精神疾病,患者有血液或者肿瘤疾病,患者有肝肾功能不全。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

分析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1)优化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强调以人为本,从患者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微笑工作,引导患者积极向上心态,及时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质量。(2)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每月组织训练和考察,制定绩效制,对普遍疏忽的知识点进行着重培训,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能够科学认知,并可以判断出问题隐患,及时上报医生,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同时对常见疾病的知识和注意事项要详细了解,保障护理人员在突发事件上能够良好处理问题。(3)对各职能进行详细划分,明确监管人员、护理人员、组长之间的职责,并制定各职能的执行标准,完善监管制度,促使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落实。(4)关注护理细节,保障相关科室能够干净整洁,护理人员的衣物每日换洗,室内做好通风,对存在危险物品做好警示牌,提倡以人为核心,做好护理工作,提升护理质量。(5)医患关系良好发展,做好宣传教育,向患者传达对相关疾病信息和知识点,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对患者疑问耐心解答,换位思考,促使医患关系良好发展。例如儿童接种疫苗时,家属会随着儿童情况情绪波动较大,所以护理人员应该针对儿童出现问题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这有利于家属了解情况,缓解恐慌情绪,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率。针对有慢性病的妇女,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与患者了解疾病情况,向患者讲述病因,并告知患者如何预防,可以降低患者的精神压力,避免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自制调查问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百分比=(满意+一般)患者数量/例数*100%,满意度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对比两组医护纠纷发生率。统计在有效时间内发生医护纠纷次数,医护纠纷发生率=纠纷次数/例数*100%,医护纠纷发生率越低说明医护关系越好。

对比两组接种风险评分。自制评分表,评分表内容是对处理问题能力,发生风险反应速度以及风险预防问题进行评分,满分30分,分数越高说明接种风险越低。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是SPSS21.0,计量资料详述由(±s)完成,验证由t进行,计数资料详述由(n%)完成,验证由X2进行;P值<0.05为评判组间差异显著的标准,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1)经过统计可了解分析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医护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详情可见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医护纠纷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数量)

医护纠纷(次数)

常规组

24

9(37.50)

9(37.50)

分析组

24

23(95.83)

2(8.33)

X2

-

8.0842

5.7789

P

-

0.0044

0.0162

(2)经过统计可了解分析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其接种风险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可见表2所示:

2.对比两组接种风险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接种风险

常规组

24

13.98±5.12

分析组

24

26.45±4.96

t值

-

8.5698

P值

-

0.0000

3讨论

现今影响人类健康的两大因素是安全用水问题和预防接种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意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所以预防接种的人越来越多,这也促使预防接种工作的要求越来越标准化和科学化[3]

预防保健科是不可缺少的科室,其护理人员将护理风险管理落实到实处,进行有效监督,执行标准化和科学化的护理工作,做好知识宣讲,优化职业素养,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关注护理细节,做好患者情绪疏导,维护医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可以有效降低在预防保健科中的接种风险[4-5]

经研究证明,分析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分析组医护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分析组接种风险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因此在预防保健科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接种风险。

综上所述,预防保健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对降低接种风险起着重大的作用,能够有效保障接种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巧云.预防保健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9):122-123.

[2]李晶.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保健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39-40.

[3]谢丽君.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对降低不良反应措施研究[J].母婴世界,2021(8):206.

[4]李青.基层预防接种的安全风险与对策建议探析[J].健康友,2020(19):155.

[5]施晓燕,顾红.基层预防接种的安全风险与对策建议[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30(10):1354-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