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信息管理对于母婴健康管理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30
/ 2

妇幼信息管理对于母婴健康管理的作用

吕悠萍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妇幼保健院362000

摘  要目的:分析妇幼信息管理对于母婴健康管理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丰泽区管理的76例产妇资料,基于产妇的管理方式划入优化组与基础组(n=38)。基础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优化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化管理模式,应用信息管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问题的发生率和管理模式的满意率。结果:优化组产妇不良问题发生率是5.26%,基础组不良问题发生率是26.32%,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基础组的管理模式满意率分别是97.37%、78.95%,优化组的管理模式满意率相对较高结论:妇幼信息管理可提升母婴健康管理的质量,预防产妇不良情况的发生,提升医疗管理的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幼信息管理;母婴健康管理;产妇

    妇幼信息管理可为产妇建立孕期全程信息档案,便于医疗机构快速了解产妇与胎儿的情况,实现地区医疗资源的标准化、共享化管理,是降低母婴不良问题发生率的有效方法[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及我国妇幼保健事业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到妇幼信息管理的意义[2]。文章以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2021年1月-2022年9月丰泽区管理的76例产妇不良问题发生情况及管理模式满意率等进行对照分析,评估妇幼信息管理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9月于丰泽区管理的76例产妇资料,基于产妇的管理方式划入优化组与基础组(n=38)。基础组初产妇、经产妇数量比值是26:12,年龄22-38岁,年龄中位值是(28.03±3.11)岁。孕周时间20-35w,均数值是(27.02±1.15)w。优化组初产妇、经产妇数量比值是25:13,年龄21-37岁,年龄中位值是(28.17±3.03)岁。孕周时间20-36w,均数值是(27.16±1.03)w。两组基础数据对比无显著区别,可分组对照研究(p>0.05)。

1.2 管理方法

    基础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建立信息档案,为产妇及婴儿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产妇孕期检查的信息,包含既往病史、用药史、怀孕史,孕期体重管理情况等。记录多种与产妇沟通的方式,比如产妇电话、家属电话等。应用档案管理平台整理、登记及管理信息,便于产期及产后指导。产检期间提供健康宣教,具体包含产检的流程、时间,孕期基础保健知识、注意事项,指导产妇通过孕妇学校学习。优化组在此基础上,优化管理方法,应用妇幼信息管理模式,措施如下。

1.2.1实施精准信息管理

由专职护士负责管理档案,基于不同时期产妇的情况实施健康宣教。(1)知识科普:适当科普母婴健康的相关知识,比如产前介绍血糖、高血压控制的意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体重管理的必要性等。针对于存在家族史的产妇,更需要加强疾病筛查,定期回访。(2)饮食指导:基于产妇的饮食情况,为其介绍科学膳食的必要性。比如每日控制食盐、糖分的摄入量,注意保持每日营养元素、膳食纤维的进食量等。(3)生活指导:产后重点讲解母乳喂养的意义,喂养的技巧,盆底肌恢复的方法。若产妇出现产褥期感染、子宫复旧不佳或者是产后出血等情况,需要及时讲解发生的原因及治疗的方式。同时为产妇实施心理健康疏导,及时调节其负性情绪。

1.3 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产妇的不良问题发生情况,主要包含妊娠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等。邀请产妇根据个人体验,评价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选项包含十分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满意率=十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为统计软件,x2计算计数内容,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优化组与基础组产妇的孕期不良问题发生率比较

    优化组产妇孕期不良问题的发生率是5.26%,基础组不良问题发生率是26.32%,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优化组与基础组产妇的孕期不良问题发生率比较

组别

妊娠期贫血(n)

妊娠期高血压(n)

妊娠期糖尿病(n)

发生率(%)

优化组(n=38)

1

0

1

5.26

基础组(n=38)

2

3

5

26.32

x2

-

-

-

5.061

p

-

-

-

0.024

2.2 优化组与基础组产妇的管理模式满意率比较

    优化组、基础组的管理模式满意率分别是97.37%、78.95%,优化组的管理模式满意率相对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  优化组与基础组产妇的管理模式满意率比较

组别

完全满意(n)

基本满意(n)

不满意(n)

满意率(%)

优化组(n=38)

31

6

1

97.37

基础组(n=38)

9

21

8

78.95

x2

-

-

-

4.831

p

-

-

-

0.036

3  讨论

    妇幼信息管理主要是从产妇怀孕开始,一直到产妇分娩后,对产妇及胎儿、新生儿进行全面管理,具体包含怀孕状态的监护,产时及产后的保健指导等等

[3]。妇幼信息管理是提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时检出高危孕产妇且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优化组产妇孕期不良问题的发生率是5.26%,基础组不良问题发生率是26.32%。数据对比结果可见,优化组产妇孕期不良问题发生率相对较低,证实了妇幼信息管理的价值,能够为产妇提供专业的指导。在信息管理的方式下,确保健康宣教的内容符合产妇需求,发挥个体化、针对性健康宣教的作用。

妇幼信息管理可以基于产妇不同的妊娠阶段进行针对性指导,为产妇及胎儿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产妇的妊娠状态、胎儿各项指标等[4]。在产前主要是根据产妇的产时体检结果,实施针对性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及生活指导等,避免产妇营养不良,体重过度增长等,确保胎儿的正常生长与发育能力,是构建良好医疗服务形象,渗透以人为本思想的有效路径。本次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优化组、基础组的管理模式满意率分别是97.37%、78.95%,优化组的管理模式满意率相对较高,产妇普遍对优化管理模式更加满意,适合在临床中应用。通过信息管理的方式,可清晰产妇的现阶段管理需求。通过科学的运动指导,增强产妇盆腔肌肉强度,促进子宫收缩,是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的有效方法。合理饮食也能够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避免胎儿早产或者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5]。产后基于产妇的分娩情况,针对性讲解疼痛的原因,指导产妇学习产后盆底肌锻炼的方法,指导产妇定期复诊等,发挥全程健康指导、针对性干预的作用,也是预防产妇孕期不良问题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快速恢复的重要方式。

综上内容,妇幼信息管理可提升母婴健康管理的质量,预防产妇孕期及产后婴儿不良情况的发生,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丰容,黄小燕,何杏.综合护理干预及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5):259-261+265.

[2]章娟,张志力,王倩,郭晓琴,张雪娟,胡先明.孕产妇母婴健康信息辨别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4):3065-3070.

[3]王溢,夏经炜,薛琨.2018—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产后妇女母婴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21,37(06):531-535.

[4]吴健英.浙江省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影响因素调查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07):52-53.

[5]王丽.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16年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控制质量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