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铜镍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某铜镍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阿依登别克•托合达别克

新疆喀拉通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富蕴县  8361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总量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需求,必须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工作,但前提是做好地质找矿工作,这就需要结合成矿地质特征对矿产资源的成矿前景进行预测。铜镍矿在我国许多地区均有分布,矿床存在区域具有明显独特的地质特征,所以分析矿床的地质特征对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结合新疆地区某铜镍矿地质特征,对其找矿前景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一些找矿认识,以期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铜镍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矿产资源;地球化学

新疆某地区铜镍矿处于黄山—康古尔断裂的次级红石岗断裂的南侧区域,地面杂岩体划分为东部岩体、西部岩体以及中部小岩体三个部分,为了明确该区域的地质特征,为寻找铜镍矿提供支持,采用了多种地质勘探技术,包括物探技术、化探技术以及钻探技术等。综合勘探结果证明,该区域存在一个长度超过3.2km、宽度为300—750m范围的大岩体,并发现了新矿体与矿化体,该杂岩体范围内存在着良好的成矿条件,具有寻找熔离分异型、贯入式、悬浮式铜镍矿以及滑石矿等的可能,整体找矿前景良好。

1区域地质特征分析

该岩体位于准噶尔成矿区域的铜、镍、金、铁以及铅锌金属成矿带中,在该区域中发现了黄山、黄山东、葫芦等铜镍矿与白山钼矿等;大地构造处于塔里木板块和准噶尔板块结合区域;该区域南部为断裂带,北部为喷出岩;南部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干墩组深灰与灰黑色浅变质的硅质岩、泥岩以及部分基性火山岩等,已知的铜镍矿和超基性岩体主要分布在该地层中。

2铜镍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2.1矿床地质特点分析

首先,在岩体特征方面,杂岩体地表主要包含东岩体、西岩体以及中部小岩体等几个部分;东部岩体呈椭圆形,东西长度约为1km,南北宽度为0.5km,总面积约为0.5km2,剖面形态为盆型,向南倾斜,倾斜角度约为60°,盆底向南部倾斜;西部岩体平面为椭圆形,东西长度约为1.4km,南北宽度约为0.56km,面积约为0.55km2,剖面上呈漏斗型,向南部倾斜,中部存在一些小岩体地表裸露;杂岩体总体上呈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的走向基本一致。其次,在岩体规模与产状方面,结合重力成果推断结果来看,杂岩体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个部分原本为长度超过3km、宽度在300—750m范围的一个大岩体,因断层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岩体,东侧岩体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并顺时针转动,中部岩体与西部岩体整体向南部方向移动,并顺时针旋转。再次,在矿区构造方面,主要为断裂构造,在中部小岩体与东部岩体之间走向约为150°的断层为其主要断层,其余断层的规模较小,该矿区由于接近韧性剪切带,整体发育有千糜岩化特点。最后,在变质作用特点方面,该杂岩体具有较强的变质作用,辉长岩大部分存在糜棱岩化以及千糜岩化特征,其中辉石岩的强滑石化作用明显[1]

2.2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结合物探结果显示,在东西两个岩体地表存在Cu、Co以及Ni元素异常区域,异常套合结果较好,Ni与Co元素异常和岩体出露情况相一致;以30*10-6划定的铜元素异常,在东岩体中存在两个密集中心,最高强度为290*10-6;西部岩体存在四个密集中心,最高强度为550*10-6;以100*10-6划定的镍元素异常在东岩体存在两个密集中心,最高强度为3680*10-6;西部岩体存在两个密集中心,最高强度为1350*10-6;以20*10-6划定的Co元素异常,在东岩体最高强度为155*10-6,并具有外部、中部以及内部三级浓度分带;西部岩体最高强度为180*10-6,存在中部和外部两级浓度分带。整体来看,东部、西部岩体中Cu、Co以及Ni的丰度数值存在差异,超基性岩中,东部岩体更高,从而证明东部岩体的矿化程度更高。

2.3地球物理特征

在该铜镍矿区域中,采用磁法面积测量、激电剖面测量以及重力面积测量等技术进行勘探,磁法测量结果证明,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岩体中都存在异常情况,其中东部异常为规则形状,长度约为1km,南北宽度约为550m;西部磁异常形态不规则,具有多个异常中心点;中部岩体中存在小范围椭圆异常。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岩体三个异常区域不连接,主要由于断裂导致;重力面积测量结果证明,基性与超基性岩体普遍为高密度体,对应重力高,围岩为低密度体,对应重力低,超基性岩体风化后密度下降,导致部分区域存在低重力情况[2]

2.4矿化地质特征

该岩体地表存在铜镍矿化,主要存在于西部岩体的上侧区域,东部岩体的镍矿主要分布在深部。地表的辉石岩与辉长岩存在50m左右宽度的铁矿化、黄钾铁矾化、孔雀石化矿化带;结合中部岩体的勘探结果,辉石岩中Cu为0.15%,Co与Ni分别为0.018%与0.031%,宽度约为5m;辉长岩中孔雀石化带宽度约为5.5m,存在铜和镍矿化;位于东侧岩体内深部的Ni1号矿体分布在橄榄岩中,矿体主要由悬浮式熔离型矿体构成,主要厚度范围为10.00m—42.00m,走向整体长400m,斜深380m,向南倾斜,倾斜角度约为26°。

3找矿前景分析

首先,对比区域基性超基性岩体铜镍矿的产出情况来看,该杂岩体与区域上铜镍矿床,都受到黄山康古尔断裂及次级断裂的影响,形成年代均为造二叠世,矿体具有南部倾斜的特点,辉长岩、辉石岩以及橄榄岩中均产出矿体。其次,在找矿方向上,该杂岩体主要的找矿目标为熔离分异型贯入式镍矿体,重点找矿地段为西部岩体与中部岩体,同时需要对东部岩体进行进一步探索;该岩体具有良好的分异性,存在较大规模的融离分异型悬浮矿体,需要进一步扩大两侧区域的找矿范围。与该区域辉石岩、辉长岩、橄榄岩产出铜镍矿体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探寻当前没有发现的新矿体;再次,滑石化是该杂岩体辉石岩相的主要特点,需要对其形成的规律进行探索,为找矿提供有利条件。最后,结合该区域的找矿前景来看,该杂岩体位于准噶尔成矿区域主要的成矿带康古尔黄山铜镍多金属成矿带上,该区域中地形构造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岩浆岩发育,对于多种矿产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矿化与矿体特征的分析,能够有效推动找矿工作开展,尤其是针对强滑石化的特征,需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总结形成的具体规律,从而提升找矿分析准确性[3]

综合来看,该区域存在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铜镍矿找矿前景较为广阔。通过进一步分析与勘探,能够发现更多矿产资源的希望较大。地质特征分析是找矿的基础,通过科学的地质特征分析工作,能够为找矿工作提供帮助,使得找矿效率与准确性提升,从而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为社会生产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新疆地区某铜镍矿作为对象,对其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分析讨论了该铜镍矿的找矿前景,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帮助作用,不断提升找矿工作的科学性,确保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莫延强, 王光辉, 赵伟,等. 东昆仑尕牙河东沟铜镍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 黄金, 2020, 41(003):7-7.

[2]夏斌, 黄丽梅, 王培培. 内蒙古东乌旗呼和阿腊格铜镍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12(003):3-3.

[3]宫辰. 哈密红石岗铜镍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