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及其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及其解决对策

董天宠

徐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摘要:现如今社会公众的出行频率提高,铁路运输速度与效率明显改善,为交通运输行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铁路轨道运行过程中电路分路不良问题的出现,会给铁路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造成威胁,也制约着铁路行业的持续化发展。本文就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危害进行阐述,指出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原因,进而探究具体的解决对策,旨在改善铁路电路运行状态,促进铁路运输效率的提升,铁路运行中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也得以降低。

关键: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解决对策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水平显著提升,铁路运输事业迅速崛起。铁路的存在,为旅客和物资运输提供了载体,因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铁路信号系统主要发挥着列车调度作用,能够及时解决诱发故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风险。在铁路轨道运行过程中,电路分路不良问题的出现,会严重威胁到行车安全,亟待探究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危害

铁路轨道运行过程中,其运营系统处于基础性地位,铁路系统工作的有序性直接受到铁路电路运行质量及效率的影响,但实际上,各铁路区段都可能出现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问题,导致铁路工作有序性不足,甚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有着较高的发生率,若这一问题发生,会导致列车进入部分区段后信息显示不全或错误,列车调度与安全运行都会受到强烈影响。在列车调度阶段,若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出现,会导致信号故障,导致工作人员道岔操作受到干扰,加大列车脱轨风险。若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而值班人员并未就对应路段做出空间确认,而是开放信号,则会导致列车发生碰撞事故,因此必须要注意电路分路不良问题的防范。

二、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原因

(一)钢轨表面锈蚀及污染

在铁路轨道运行过程中,一旦钢轨表面出现锈斑,极易影响到钢轨的电阻率,导致这一指标出现偏差问题,铁路信号运作效果受到影响,信号传输无法依赖周围钢轨来实现,其导体作用不具备发挥的条件。在钢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无论是在干燥季节还是多雨季节,都会与钢轨表面物质产生相互作用,出现化学反应,锈蚀问题随之出现,导致钢轨表面氧化薄弱形成,电路导电性随之受到影响。部分钢轨主要对货物进行运输,在货物装卸阶段极易产生粉尘,对钢轨表面造成覆盖,在铁路轨道使用过程中遭到长期碾压,保护膜随之形成,阻碍了电信号的传输,列车运行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二)车流量影响

钢轨上列车运行速度较快,列车车轮与钢轨之间不免会产生一定摩擦,这一过程中会带走钢轨表面的锈蚀与其他污染物。钢轨上车流量较大,列车快速行驶的状态下,可以有效清理铁轨,防范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发生。但部分区域车流量有限,周围自然环境恶劣,所产生的影响较大,这就会导致钢轨表面锈蚀问题加重,导致电路分路不良问题出现,进而引发诸多故障。不仅如此,在铁路轨道运行中,若管理人员并未及时清除钢轨锈蚀,会导致锈蚀堆积于铁路轨道,安全事故发生风险也随之加大。

(三)钢轨面电压影响

就列车运行实际来看,铁路轨道表面污染情况的存在,会导致电路分路不良问题的发生风险加大,此类污染物的存在,会导致高电压击穿之前阻抗升高,一旦高压施加,就会击穿不良导电层。这一情况下,轨道表面电流量明显增加,降低分路电阻,此种表现存在持续性,在轨道表面电流与电阻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为保证轨道电路运作的持续性,需要降低分路电阻,但就实际情况来看,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保持标准分路电阻超出分路电阻,时间差的存在,会引发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问题,这与钢轨材质存在一定关系。当前钢轨以97型和25Hz相敏钢轨为主,降低轨道之间残压,确保电压不会将钢轨表面保护膜击穿,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问题随之出现。

(四)分路电流

在电压击穿之前,铁路钢轨表面不良导电层的阻抗较高,待达到击穿值后,电流在瞬间升高,分路电路随之下降,电阻因电流增大而减小。以标准分路电阻为参考,若分路电阻较小,则轨道电路具备可靠分路的条件;反之若分路电阻较大,会出现分路不良问题,会严重阻碍铁路列车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加大安全风险。

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解决对策

(一)定时清理铁路道床

为确保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做好铁路道床的清理工作,确保与铁路信号系统运行特点相符合,保证铁路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防范系统问题出现。在铁路轨道运行过程中,各项设备不可出现物质遮挡,确保处于视线范围内,保证检查到位,以免埋下质量隐患。铁路轨道电路使用阶段,需要注重道床实际功能的发挥,令道床保持优良运行状态,以提高铁路工作效率。

(二)引入新型轨道电路技术

为确保铁路轨道电路分路处于最佳状态,应当积极引入新型轨道电路技术,促进电路分路不良问题的有效解决。可引入3V化轨道电路与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技术,保证其经济性与合理性,在保证使用效果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防范轨道表面锈蚀风险,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可发挥钢轨轨面喷涂或钢轨轨面熔覆堆焊技术的应用价值,有效保护钢轨,降低锈蚀程度,促进钢轨抗腐蚀能力的增强,以免车流量增加导致保护层变形问题发生,列车得以稳定安全运行。

(三)提高轨道电路系统功率

就当前的列车运行实际来看,为有效控制分路电阻电流处于合理范围内,需要将轨道电路系统功率提升,以便有效控制轨道电路电阻,列车运行阶段轨面电压也得到保证。基于轨道电路运行实际出发,明确其维修原则,基于相关标准来控制轨道继电器输入的交流电压。以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实际情况为参考,把握现场特点,就系统中故障加以妥善解决。与此同时需要将轨道继电器释放值提升,以便有效应对轨道电压急剧下降时,确保判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确保轨道电路系统功率得到显著提升,应当基于设计要求来控制分路电阻电流,令接触电阻不超出规定区间,防范接触电阻大小不适宜而对电路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

(四)提高送电端与受电端阻抗

就铁路信号电路来看,为了确保送电端与受电端阻抗得到提升,需要将谐振电路增设于送、受电端,促使钢轨轨道表面低压上升,将钢轨表面不良导电层击穿,降低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所产生的影响,减少安全风险,轨道使用效率也可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促进轨道使用寿命的延长。这就需要掌握低压调整技巧,把握轨道电路故障与钢轨线路长度、阻抗高低及电压大小等的密切关联。若处于多发自然灾害的季节或多雨的汛期,应基于铁路系统安全原则出发,实施检测与维护工作,以便调整轨道电压。通过此种方式可以降低铁路红光带故障,提高铁路轨道运行的科学性与稳定性。

结束语

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的出现,会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甚至会引发行车安全事故。为改善这一状况,应当明确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危害及原因,就铁路道床加以定时清理,引入新型轨道电路技术,对送电端与受电端的阻抗加以调整,确保轨道电路系统功率得到显著提升,保障电路稳定安全运行,为铁路运输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文勇. 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0, 000(014):178-179.

[2] 谢芳. 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34):2.

[3] 冯海东, 周雪冬, 杨富威. 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 中外交流, 2018, 000(018):3.

[4] 袁继斌. 铁路信号系统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危害及防治策略思考[J]. 电力系统装备, 2022(000-002).

[5]禹均恒.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