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图书编辑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帮助出版发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2

新时代图书编辑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帮助出版发行

赵静琪

身份证号:230119198808150349

摘要:21世纪被称为数字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为很多行业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在出版行业也并不例外,数字技术串联着整个出版流程,选题、三审三校、排版、发行……各个环节都有数字技术的身影。所以,考察一个编辑是否合格,他能否正确运用数字技术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那么,今天我们就在此讨论一下新时代图书编辑是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帮助出版发行的,为编辑们之后在工作中解决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21世纪,毋庸置疑是属于数字时代的,不管是在各行各业,科技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对于出版行业也是如此,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出版的各个流程中。作为新时代的图书编辑,如果不能正确的利用这些数字技术,不只是会被其他编辑落下,而更有可能是被这个行业所抛弃,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下图书编辑应该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帮助自己进行出版编辑。

一、利用大数据和网络调研筛选和确认选题

如今,图书市场属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所以想要找到一个好的选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时候数字技术涵盖广、速度快等方面就能提供很好的条件。

1、利用大数据筛选选题

大数据是如今比较热门的技术手段,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每个人几乎每天都会在网络上留下痕迹。

大数据就是通过这些网络痕迹的读取与归纳等等方式,总结出来我们的个人需求。

图书选题就是需要我们了解读者的所需,然后提供精神产品,所以借助大数据的功能,确定特定群体,然后进行群体描绘,筛选相关选题,不仅能够帮助编辑更加了解市场需求,也能帮助编辑排除无效选题,更加快速、高效的完成选题这一重要环节。

2、利用网络调研确认选题

传统编辑在确认选题后都会进行选题论证,这其中就包括读者调研,而我们曾经的调研方式也存在群体定位不准确、沟通不便以及问题和形式单一等种种问题。

而如今,我们利用互联网交流的同时也可以用来考察和调研。互联网调研的优势在于定位准、范围广、反馈快。当我们确定了特定的读者人群,就可以利用互联网的高效和便捷,向特定人群发出调研请求,这样我们所调研的人群都是我们所需要的特定群体。

在填写完毕后,通过互联网渠道,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读者的反馈,而不是像曾经一样需要等待来回邮寄的时间。通过利用数字技术确定的选题,考虑的方面更加细致、定位更加准确,但时间成本却直接减少了,对于编辑工作的高效、精准完成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查重技术和编校软件智能初筛稿件

审校是编辑工作中比较耗时耗力的一个环节,编辑拿到作者的稿件后,必须经过三审三校的固定流程。对于文章的初筛不仅要考虑稿子的选题和政治方向,也要考虑到重复率以及文字质量,在传统的编辑流程中,这需要编辑有很强的文字功底以及丰富的经验,但这也难保不出现一些纰漏和问题。

而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查重软件与校对软件层出不穷,编辑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软件,作为自己初筛稿件的辅助利器。

1、利用查重技术智能初筛稿件

文章的过度重复和摘抄是出版的一大忌讳,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专业的查重软件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查重软件利用大数据抓取,能够比较精准的找到文章的重复段落和句子,既方便又快捷,不仅解放了编辑,也提高了效率。

2、利用编校软件智能初校稿件

校对对于编辑来说,是一个十分耗时的流程,如果一个作者的文字功底比较一般,那么对于编辑来讲初校稿件就是一个挑战。此时,编校软件的校对功能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编校软件的初筛,有很大一部分校对问题得到了解决。

智能查重和智能校对在编辑初筛稿件时可以起到减少时间成本的辅助作用,大大提高了编辑在初筛稿件所费的时间。但这不表示我们对于稿件的初筛就完全依仗智能软件,软件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提高我们在此处多余时间的投入。

三、利用数字技术增加出版的方式

很多人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技术的发展,在做选题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纸质图书一种表达形式,还要考虑这个选题的多种可能。

1、电子书

自从手机进入智能时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用手机来读取信息和吸收知识,所以越来越多的电子书流入到图书市场。但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都适合变成电子书,而且电子书的类型也不是单一一种。比如,绘本类的图书就不适合变成普通的电子书;再比如,电子书的形式有mobi、epub、xml等等,不同的电子书平台所需要的电子书形式有所不同,这也需要编辑进行市场调研。

2、交互式电子书

交互式电子书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官方的定义,但它的解释比较趋向于,在电子图书上添加多种互动功能,包括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网络链接、游戏等,这使得电子书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数字化,而是根据图书内容的变化,加入多种的数字化手段,以方便读者从多方面、多种形式来体会图书想要传达的内容。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都适合做成交互式电子书。相对而言,艺术类、绘本、绘画欣赏、科普读物等需要视觉素材体现内容的选题更适合做成这类电子书。

3、图书数据库

图书数据库是由一套书、或者一类书所组成的,关于一种类型或者几种类型的数据库,这不仅要有学术价值也要有一定学术支撑,否则都无法完成。而且数据库提供的不仅仅是数据查找,还应具备一定的观点输出与总结,能为学术研究提供不一样的方便。所以在制作此类电子产品时,要从全局考虑,不仅要考虑其学术价值,也要考虑其呈现方式,具备的功能等。

多种形式电子产品的出现不仅考验了图书编辑的专业技能,也考验着图书编辑的眼光与格局,只有考虑周全、眼光精准,才能将选题利润最大化。

四、利用出版智能技术监控出版流程

从传统编辑拿着三审单一个个办公室流转,到网络信息化一键完成;从拿着排版软件跑去印厂一趟趟沟通,到一键传输的方便快捷……智能技术的出现,使得编辑浪费在路上的时间都能够节省下来,有更多的时间提高稿件质量。

1、三审三校都留有痕迹且更加便捷

三审三校是图书编辑的一个重要过程,传统编辑工作中,三审单是一个需要手写的纸质单据,它需要每个审校编辑拿着这张单子,一个屋子一个屋子的走,费时又费力。

数字时代,三审单是电脑里的一个流程,只要初审编辑填写完毕后,二审编辑就可以继续,不管二审编辑是否和初审编辑在同一个地方,只要有互联网络,就可以完成交接。系统里不仅留下了操作人员的痕迹,而且连时间和校对过程都有完整的记录,这样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追本溯源。

2、多流程对接更加便捷

在传统出版流程中,我们可能会存在由于各工种工作沟通不畅产生的流程停滞等情况的出现,或者其他纰漏。但数字系统的全流程跟进就会消除这种情况,从选题开始,到审校,到排版、印刷……每一个过程都能在系统中完整体现,只要完成了这一时段的工作,下一时段马上开启,编辑可以看到一个产品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可以监控到每一个细节。

通过数字系统使得各个出版流程更加的透明、快捷与高效。

结语

数字技术在出版行业的运用不只这几个方面,编辑所需要掌握的技术也不仅仅是这几种,还有很多方面是本文没有提到的,并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本文篇幅有限,所能讨论的只有这些内容。

新时代的编辑有自己的新责任,我们只有掌握技术扛起责任,才能为创造文化强国贡献我们的自己的力量,为我国的出版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产业链的融合与发展[J]. 杨雅云.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3)

[2]试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J]. 张亚群.  中国报业. 2019(24)

[3]新时期如何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J]. 徐蔷薇.  中国传媒科技. 2018(02)

[4]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 刘迪昱,孙伟,李立新.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5]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探析[J]. 刘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