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患者家庭照顾者支持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安宁疗护患者家庭照顾者支持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胡春芳

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卫生院,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羊尖大街82号,214107

摘  要安宁疗护又称姑息治疗,主张让患者在疾病终末期有尊严地度过最后一段旅程,既要让患者了无牵挂地离开,又要确保其家庭照顾者能够坚强地开展自己的人生。文章重点对安宁疗护患者家庭照顾者支持性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详细叙述了教育干预、音乐疗法、家庭会议、存在行为疗法、喘息服务以及哀伤辅导等干预措施,以期为安宁疗护患者家庭照顾者支持性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安宁疗护;家庭照顾者;支持性护理;研究进展;干预措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和疾病谱的持续演变,恶性肿瘤及其它危重症患者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直接导致患者对安宁疗护需要的显著增加。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该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同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紧密结合[1-2]。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干预模式,安宁疗护不仅能提高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能避免接受过度治疗,舒适、安详、有尊严、无遗憾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3]。现阶段,临床关于安宁疗护在临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多,但对于安宁疗护患者家庭照顾者的护理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重点对安宁疗护患者家庭照顾者支持性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现阐述如下:

1 教育干预

教育干预也称信息干预,可通过团体教育、个体教育以及患者-家庭照顾者教育等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家庭照顾者在患者照护期间的各种合理需求。在教育干预过程中合理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仅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且还能促进家庭成员的广泛参与,进而在弥补专业资源匮乏、保护患者隐私等方面提供有效帮助。和巾杰、王婧等学者[4]指出,在线开展教育干预,有利于满足家庭照顾者对照护知识、操作技术的个性化、支持性护理需要。

2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一种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治疗方式,主要由已获得执业资格的音乐治疗师根据家庭照顾者的个人喜好、情绪状态以及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音乐干预。现阶段,临床常用的音乐疗法主要包括接受式音乐疗法、主动式音乐疗法以及综合性音乐疗法等。研究指出,音乐疗法具有适用对象广泛、操作方便快捷等优势,能够有效缓解家庭照顾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强化其积极情绪[5]

3 家庭会议

召开家庭会议之前,应利用会前问卷明确会议的优先事项;家庭会议结束后,则应通过会后问卷对此次会议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卢美玲、罗志芹等学者[6]经研究指出,基于安宁疗护下的家庭会议主要包括:①开场:明确会议目标;②沟通患者病情;③对下一照护目标及照护方案予以商讨;④总结并收场。召开安宁疗护家庭会议时,医护人员应清晰表达观点,耐心倾听家庭照顾者主诉,尊重患者价值观的同时,还应积极回应并支持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情绪。

4 存在行为疗法

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存在行为疗法在临床中尚无明确概念。雷双燕、王雁等学者[7]指出,该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涉及了正念减压、强化资源、寻找生活的意义、对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压力管理以及自我护理等方面。积极应用存在行为疗法,既能帮助患者及家庭照顾者改善其生活质量,又能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而提升幸福感。

5 喘息服务

依据服务地点的差异性可将喘息服务区分为居家喘息服务与机构喘息服务[8]。(1)居家喘息服务:该类服务需要由健康保健人员或医护人员前往患者家中,并为其提供临时的上门支持性照护服务。服务内容可包括陪伴关怀、医疗照护、日常生活护理等。此外,居家喘息服务的应用还能针对家庭照顾者进行技能培训、知识宣教、医疗服务咨询以及心理支持等护理干预。(2)机构喘息服务:该类服务需要将接受安宁疗护的患者送入医疗机构,并由医护人员为其提供各类照料服务,进而帮助家庭照顾者有效减轻照护负担。

6 哀伤辅导

通过心理学干预的方式为家庭照顾者提供哀伤辅导,有助于缓解其情绪负荷,使家庭照顾者逐步接受患者已经故去的事实,同时还能帮助其重塑自我价值与目标,重新开始个人生活。现阶段,哀伤辅导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社区专题讲座、入户随访指导、宣传手册发放等。

7 结语

目前,我国对于安宁疗护患者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多,但对于家庭照顾者的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护理干预性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为推动我国安宁疗护患者家庭照顾者支持性护理的有效进展,未来可从满足家庭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探讨家庭照顾者支持性护理干预的长期效果以及互联网技术在家庭照顾者支持性护理干预中的应用等方面入手,尽快制定有效、规范、易于推广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丁敏,闫荣,林雨婷,等. 安宁疗护病人家庭照顾者支持性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22,36(11):1951-1957.

[2] 陈怡杨,杜若飞,卢红梅,等. 安宁疗护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12):26-29.

[3] 焦杰,年伟艳,任海玲,等. 年轻晚期癌症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21,36(2):179-184.

[4] 和巾杰,王婧. 痴呆症病人家庭照顾者支持性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21,35(9):1616-1620.

[5] 刘小成,应文娟,刘智利,等. 癌症病人安宁疗护需求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20,34(22):4001-4004.

[6] 卢美玲,罗志芹. 终末期癌症病人安宁疗护需求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22,36(5):850-857.

[7] 雷双燕,王雁,谢娟,等. 多学科协作安宁疗护模式对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和心理应激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9):1071-1074.

[8] 张红芳.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 河北医药,2020,42(22):3477-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