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研究

吴远楠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419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入的5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采取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进行诊断,比较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成像的图片质量和检出的准确性。结果:5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CAG检查后发现86处病变,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8处,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58处;经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检查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6处,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60处,两种检查重合率93.02%(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6处,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54处),检出正确率较高;且图片血管比较清晰,伪影少,与CAG检查的图片质量比较差异并不大(P>0.05)。结论:采取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可以协助医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关键词】呼吸导航3DBTFE序列;磁共振血管成像;冠状动脉狭窄效果观察

冠状动脉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由多种原因导致冠状动脉管腔变窄,狭窄到一定程度后会影响心肌血液的供给,进而导致心肌缺血,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查手段有很多种,如心电图、血常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实验室检查【1】、冠状动脉造影血管成像等,随着近些年医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血管成像(CMRA)【2】技术发展迅速,而CMRA又分为双反转tse成像序列、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等几种方式,本文就针对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成像效果展开实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时间: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纳入对象:我院收入的疑似冠心病的患者,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和主诉疑似冠心病的患者;(2)排除磁共振检查禁忌症的患者。(3)本实验均取得参与者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入的5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CAG检查,且确保在经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成像检查前一天得到充分的休息。

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成像检查:所有患者均为仰卧位,进行检查前测量患者的心率,若是出现心率过快等特殊情况给予合适的药物进行干预,控制心率和调整好呼吸后,连接仪器,确定心脏位置,心脏定位扫描,根据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依次得到左心两腔切面、心脏四腔或类四腔切面,成像图片上传至成像处理软件,按照常用CMRA图像质量定量标准【3】对图片质量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中检查方式成像质量差异,以及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处理方式依照SPSS2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应用(±s)显示计量资料,以t值检验,如果p值小于0.05,表示有统计学价值存在。

2结果

2.1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组的成像的图片质量与CAG检查的图片质量差异并不大(P>0.05),血管比较清晰,伪影少,能够协助医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疾病,具体内容详见表1 。

表1 两组检查结果成像图片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图片质量

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组(n=50)

3.56±0.66

CAG检查组(n=50)

3.68±0.65

T值

0.3316

p值

>0.05

2.2 5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CAG检查后发现86处病变,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8处,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58处;经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检查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6处,其中明显冠状动脉狭窄漏检2例,被标记为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60处,除了明显冠状动脉狭窄被错误标记为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2例外,有4例漏检,4例误检;两种检查重合率93.02%(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6处,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54处),检出正确率较高,详细内见表2 。

表2  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检查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

±s)

组别

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组正确检出率

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组漏检或误检率

明显冠状动脉狭窄检出数量(n=28)

26(92.86)

2(7.14)

不明显冠状动脉狭窄检出数量(n=58)

54(93.10)

10(17.24)

总检出数量(n=86)

80(93.02)

12(15.00)

3讨论

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内,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正常情况下,它对血液的阻力很小,而当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4】或是糖尿病患者【5】等,都比较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导致运送心脏的血液供给不足,还会并发心绞痛、心力衰竭能等病症。冠状动脉狭窄一般不会治愈,需要通过长期的持续性治疗来控制发展,根据狭窄程度进行分级,轻度时可以依靠药物治疗,当其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因此及时发现和准确的诊断对维护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其中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最准确的方法,医学界称其为"金标准",但是该方法是有创伤的,且需要注入少量的造影剂,对于一些造影剂过敏的人群就不能用该方法检查,随着近些年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成熟,在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疾病的应用上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在上述数据报告中也可以看出,导航3D BTFE序列检查检出正确率较高,且图片血管比较清晰,伪影少,与CAG检查的图片质量比较差异并不大(P>0.05)。

综上所述,采取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可以协助医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参考文献:

[1]张巍.脂联素和心肌梗死微循环再灌注状态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7.

[2]汪瑞民,张涛,郭彩风,等.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4):23-25.

[3]程流泉,高元桂,盛复庚,等.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图像质量的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3):399-401.

[4]赵蕊,秦妍滨,李晶晶,等.超声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4):357-359,412.

[5]李琳.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3):29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