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与配网规划方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配网自动化与配网规划方式探讨

吴守鹏,杨鹏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阿勒泰供电公司

新疆省阿勒泰市836500

摘要:当下,为达到社会对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应加强电力系统生产方面与配网自动化技术方面的有效结合,注重工作理念与工作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理念。注重电力系统的管理机制,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促进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高效发展。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状况,应积极探索系统的管理机制,保障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配网规划;解决策略

一、配网自动化的应用价值

1.1促进电力系统配网的建设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的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促进电力系统配网的建设以及改造,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朝着配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同时,在对电力系统进行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仅要实现电网用户高质量、高速度用电需求,还要实现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对电力系统配置计量装置进行深入的优化和改进,从而进一步提升配网的运行速度,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1.2构建科学、有效的硬件支持系统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构建科学、有效的硬件支持系统,提升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和进步。所谓构建有效的硬件支持系统,其主要是通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建立一定的硬件支持系统,并且在原有电力设备装置的基础之上,对电力硬件支持系统以及管理修复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实际的工作中,电力硬件支持系统以及管理修复系统可以共同的作用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实际应用中。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解决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目标。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大对电力硬件支持系统的应用,并且对管理系统进行完善,确保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故障发生几率。

1.3对电力系统的自我诊断功能进行不断完善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可以进一步促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企业就一定要对电力系统的自我诊断功能进行不断完善,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速率,进而为我国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而言,在实际电力运输期间,相关人员应该积极的应用现代化技术,比如: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对电力待测参数进行运输和检测,保证可以加快电力运行系统自动化的目标。同时,在电力系统中,为了能够合理、科学的构建自我诊断功能,应该对电网自动化设备进行有效的检测以及评估等。在遇到问题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及时制定解决对策,尽可能的防治电力系统配网工作对其他区域电力供应造成的影响。

二、配网规划自动化问题

2.1配网网络设备问题

地埋式电缆是城市配网线路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给配网自动化的实施提供了更好的依据,但是由于地形复杂,线路无法及时清理的情况,降低了负荷控制效率,这也使得故障排除效率降低,供电能力下降,针对此类问题,电力企业应进行整体处理,否则无法提高经济效益。

2.2配电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问题

当前阶段,GIS技术已经应用于配网建设中,该技术可以解决配网数据和设备问题,优化设备地理信息,辅助企业管理,改善过去的配网管理体系。但是,由于新技术需要匹配新系统,且无法实施模型方案一体化解决方案,使得配网自动化难度提高。

2.3配电自动化结构问题

我国目前的配网自动化结构采用的是主站式、子站式和终端三层式结构。主站式如果实用性不足,就会使得配网自动化无法达到标准要求;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监控点频率变化快,还需要经常进行改善处理;主站系统中的配网数据做不到及时更新,还会降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系统中做不到运行维护流程同步,还会使得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效率降低。

三、配网规划中配网自动化措施

3.1配网自动化的实现

如果要实现配网自动化的改造,相关技术人员就要注重多应用通信系统,支持各类检测与监控软件的运行,以稳定性强的通信系统为基础,从而提高配网自动化程度。一般技术人员可以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设备有效连接,并且可以建立综合站,使采集到的数据集合在综合站中,同时可以分为主站和子站。在子站中设置一些终端设备,对变压器的运行负荷进行监控,将子站作为一个调度中心,并且把得到的信息传输到主站系统中。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与管理效率,更好地帮助技术人员及时了解到配网中的故障,并进行维修,减少停电几率。在配网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中,要想确保数据传输稳定性,保证最后的结果符合相关规定,就要做好系统兼容性工作,提高系统平台的兼容效率,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配网通信终端现象,提高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稳定性,从而将管理效率提高,达到预期的管理标准。

3.2配网自动化建设方式

在电力企业对配网进行自动化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配网自动化建设情况,确保能够根据其实际需求实施建设工作,进而提高其建设效率与质量。首先,要注重配网风险的规避,确保可以制定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进而提高其线路运行质量,避免出现影响用户用电的现象,实现分步自动,同时,还要对线路状况进行评价,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其次技术人员还要注重电缆线路的自动化改造,确保可以结合各类线路与主干配网装置的自动化改造负荷相关规定。最后,对于配网线路故障阶段,要利用自动化开关对其进行隔离处理,并且将故障知识定位仪器作为辅导设备,进而提高其自动化改造效率,达到一定的自动化改造质量。

3.3城市配网自动化具体实施

在城市配网自动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通信系统运行不稳定、信号传输不准确等,相关电力企业就要对其进行客观处理,明确不同问题对配网运行的影响程度。在城市配网自动化实施中,电力企业要着重把握城市配网自动化和配网规划的联系,把城市配网自动化尽可能多地应用在城市规划中,发挥其自动化的功能,科学解决供电配网运行中的问题,让自动化贯穿配网规划的每一个细节。

在配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城市配网的自动化可以自行、全面、准确地记录故障信息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明确区域内城市配网规划的难点,并就城市配网规划进行科学调整,有很大的实用性,可以实时进行科学指导。电力企业在实施城市配网自动化时,要统计当前人们的用电量,针对当下配电网负荷控制的具体要求进行客观分析,然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信息共享,把城市配网自动化作为城市配网发展的基础,科学地进行配网规划。在进行配网规划时,电力企业首先就要对线路进行分析,了解电路电能的输送情况,了解电压负荷情况,然后再进行供电线路结构改革,利用城市配网自动化进行合理分配、科学规划。其次,电力企业要利用配网自动化准确找到故障发生位置,及时隔离故障区,明确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对故障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处理系统,从根本上避免故障发生,从而不断提升配网规划的质量。

结语:

配网的规划方式是在研究人员一步步摸索下发展过来的,供电网路的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固定在一种模式之下,其模式在不断的发展中不断进行改变,且一直处于被规划的状态。而最近一段时间,智能化供电网路建造成为主流的网路规划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智能自动化的手段对传统网路系统的规划进行适当的延伸,使其运行效果及运转方式更为优化。

参考文献:

[1]段豪翔,吕林,向月.计及分时充电电价激励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与配电网协同规划[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7,29(1):103-110.

[2]哈长发.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1).

[3]康宝华,孙丕毅,宋英涛.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探讨[J].自动化控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