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构建的经验与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3

国家认同构建的经验与启示

华彩霞

北方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750000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在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全球事务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不仅是全球和平的捍卫者,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全球几个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唯一一个能够在2020年疫情之间取得GDP正增长的国家。习总书记一再强调“治大国如烹小鲜”我们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要兼顾各个方面,从其他国家获取各个方面的经验。拥有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各民族在中国安居乐业,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缩影,值得各国了解和借鉴。“多元”必将走向“一体”,这是每一个民族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

第一节  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树立正确价值观

什么是中华民族?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华民族”观念时分析了其建构性特征和建构过程。他们承认中华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实体,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是仁人志士们在具体社会和历史脉络下通过对民众的“唤醒”而普及化的。黄兴涛从概念史的角度考察了“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指出尽管“中华”“中国”“民族”等词在中国古籍中都能找到词源,但“中华民族”作为表征中国人的符号却始于梁启超的提倡[1],并不断被注入中国的近代经验,成为反观中国历史的重要概念[2]。虽然在梁启超那里,“中华民族”还带有汉文化中心的烙印,但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其语义发生了现代性转化,包含了中国疆域内的各民族[3]。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概念急速大众化。孙江指出,作为中国近代的历史性基础概念,“中华民族”概念的生成与演变经历了不断“中国化”的过程[4]。在郝时远看来,“中华民族”是一个现代民族概念,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产物[5]。周平在讨论中华民族建设时也强调,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构建,因此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具有突出的构建性[6]。讨论建构性或构建性并非否认中华民族的存在和意义,更不是否定中华民族这一实体,而正是要通过建构性或构建性来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正确的价值观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灵魂,为塑造国家认同指明了方向。早在1988年,费孝通便已提出这一著名理论,从历史视角考察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超越了实体论与建构论的“名实之争”。他用“滚雪球”来形容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指出:“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7]费孝通不仅指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属性和历史必然性,也强调了各族人民的主观意愿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性。把正确价值观的思想提高到国家认同的新高度,为中华民族人性的净化和培育打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新一代中国青年想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必须从学校入手,学校是每一位青年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级别来分层次学习,循序渐进的灌输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其次,家庭也是重要的学习场所,家庭环境的熏陶和榜样的塑造必不可少。重视家长在家庭中的榜样教育,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潜移默化就被正确引导,有利于从小培养对国家认同的认识。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发挥的作用,甚至比学校教育更有效。此外,开展社区活动,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或让基金会帮助弱势群体,联络社区感情,增进各族群关系。通过建设各种社区活动把各族人民有意的联系起来,搭建交流平台在活动中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树立共同价值和强化国家认同感。

高效践行共同价值观,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保障,通过制度强制性来约束个人行为习惯使每一位公民明确的知道自己做的是否正确。通过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打造一系列完备的法治体系,全面提升公民的个人素质和自我修养,做到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让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能在形成国家认同的同时塑造严格的行为规范意识。即增强了归属感又树立了认同感,使爱国主义精神高涨。

通过多种政策引领和规章制度,打造中华民族多元共存的社会环境,挖掘符合本国实际的多层治理体制。一方面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族群差异;另一方在尊重不同多样性的同时,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体框架。不仅尊重了不同民族的多样性,又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包容与融合,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民族认同一体化与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并存。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观念是加强民族间友好往来的重要举措。中国正在结合本国的国情和需求,全力深化中华名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打造“中华民族”的共同理念,建立了一个有使命、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共同体国家。

第二节 深化民族团结工作,推进国家认同建构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记载了神州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壮丽画卷。自炎黄结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各族人民交往交融换来了神州一统、天下归心的文化认同,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良好局面。因此,国家认同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也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保障。而现在,各种风险和危机仍然存在,为了能让中华民族这艘觉醒的巨轮在世界历史的海洋中稳步前行,我们必须做好各项工作,借鉴其他国家在国家认同方面的经验,吸收其政策措施中的科学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国家认同的建构工作。

中国历史历经千年,各族人民共同的努力和民心所向才有现在统一的国家和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没有民族的团结,就谈不上祖国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对中国的和平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化,民进党当局和极少数台独分子想要通过去中国化加大两岸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其分离的险恶目的,我们通过开展国家统一教育,激发海峡两岸基层民众的共同情感,从而搁置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台湾走向国家统一的和平道路。实践证明了这一伟大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历史的具体学习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同时还可以加强文化认同。

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指导,是每位中国公民所要学习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团结稳定,而且能凝心聚力使国家走向富强。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创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系列活动增强民族团结,增强共同体思想。国民的理解和支持是构建国家认同的前提,积极培养共同体意识在各方面的成就,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对党和国家的领导有了更高的期望,同时对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教育和引导,充分认识到共同体意识是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必然结果。

世界是一个共存着不同人种、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集合体,中华民族也是由56个民族、各种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聚合而成的多元一体国家。中国自身的共同体建设既是国家稳定、发展、繁荣、复兴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试点和模范。只有做好了自身的共同体建设,才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争端的解决、民族矛盾的化解以及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借鉴范本。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作为多元文化共同体的中国,人民思想得到极大解放,国民经济也在不断攀升,各民族在享受国家发展红利的同时也不断瞭望世界,开拓国民视野。同时,部分错误思潮和反华言论也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尤其是站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在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有所降低,一些极端分子刻意制造隔阂和国家分裂,这一切都是影响我国和平发展内部的极大隐患。所以在不伤害各民族利益的情况下,找到不同民族的融合点,积极搭建各族群相互认识、交流的友好平台,营造相互平等的生活环境,包容各族群的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使国民对国家充满信心和期望。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展,西方的文化不断入侵、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印度在中国边境上挑起的挑衅性摩擦时有发生、贸易战与芯片等技术封锁的余波未平。这一系列国际国内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民族文化和国家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加强思想品德、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课程的同时,适当培养民众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能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国家面临的局限性和自然资源的脆弱性,能够使国民对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更加珍惜,时刻保持危机感,对国家认同教育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节 细化民族文化认同,增强多元一体构建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特性,无论各民族的形成、种族的构成、认同的内容有何差异,“中华民族共同提建设”都有着相同的目的,即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富强、美丽的国家。创造文化的主体是人,内容是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所有产物,并不局限于思想、语言、服饰、饮食等方面,中国自古传承儒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了道教、佛教以及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从而遗留下独特而又深厚的文化积淀。我国的国家认同建设首先是认同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包括并不限于儒家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其他民族在内的各民族传统文化等。

中国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上,胼手胝足创造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美好局面。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古老文明在受到战争的影响、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不断的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扩大其辐射范围,最终在自秦汉以来直至隋唐元明清的大一统时代将儒家文明传播到祖国的各个地方,使得全国上下认同一个国家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

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和国家认同,既能让民众认识到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过程中的责任担当和历史选择,又能让各民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树立强大信心,还可以感受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对中国深厚文化底蕴和马克思先进科学指导思想相结合的肯定,在中国这片沃土上不断地开花结果,产生出中国化了的思想指引。这种指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足以让全国人民增强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后的快速反应,全民隔离的有效措施使得疫情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彻底的控制,全国人民再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中国的制度优势,强化了国家认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逐渐摆脱了贫穷、落后、封建、愚昧等各种制约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不利因素。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新的辉煌。进入新时代。国家的脱贫攻坚战等一系列旨在改善民生的措施,着重解决边远山区的发展,其中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实现了一些少数民族整族脱贫的局面,让各个民族在新时代共享发展红利,共建美好家园。中国在多民族地区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各族群当家作主的平等权利,了解了民族聚居的实际情况,保护了各民族文化传统。同时还在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政策等方面给与少数民族极大的倾斜和照顾,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其次,不仅通过脱贫攻坚有效的缩小了贫富差距,改善了贫困落后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增加了各民族的幸福感、获得感。义务教育的开展、“控辍保学”活动的进行,使得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的程度,教育的优先发展使得各民族都能沐浴在文化的春风中,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自觉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统治者、只有领导者。全面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体系建立,进一步提升法制化水平,从制度和治理层面加强实施。基于公平公正的法治平台,有效调节民族关系,缓和民族矛盾。

总之,国家认同是一种深层次认同。这一认同过程离不开政府有力的政策实施和族群自身的自主自立。国家认同的建构是一个国家保持活力的重要保障,是一个国家团结奋进的必要前提。加强国人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每个国家的政府需要着重解决的任务和事业。国内团结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前提,为此每个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了不同的政策措施、引领方针和思想导向。在国家层面淡化狭隘的民族主义,搁置意识形态的差异,强化国家认同,增强集体意识。让民众在求同存异中助力国家发展,让国家在团结统一中带领民众致富。国家认同的建构是一个国家保持活力的重要保障,是一个国家团结奋进的必要前提。一个没有认同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必然会因其内部的分裂而走向灭亡。

总  结

当今社会是一个极不平凡的社会,然而“和平和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只是这一主题在不断地争斗中被有些国家选择性的忽略了。为了更好的应对世界变局,展现大国担当,中国政府发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携手前行再续千年友谊,共商共建共谋经济发展。中国的国家认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国家认同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其政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相互尊重,其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8]中国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需要的是56个民族同心同德、共谋发展。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用自身的稳定和发展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构建国家认同是多元走向统一的过程,也是“多”与“一”的辩证关系,是尊重共同历史文化、共享文化符号、培养共同意识的结果。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旋律,也是凝聚思想,共创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2022年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歌以咏志—甘宁青民歌“花儿”辞令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HCX22023)阶段性成果。


[1] 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60-70页

[2] 孙江.中华民族的现代时刻——概念史视野下的《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J].学海,2019(1).

[3] 同上

[4] 同上

[5] 郝时远.中华民族: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论述展开.[J].黑龙江民族论丛,2006(1).

[6] 周平.再论中华民族建设.[J].思想路线,2016(1)

[7]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8] 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民族.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