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县羊棘球蚴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效果监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31
/ 3

且末县羊棘球蚴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效果监测

喀斯木·艾依提

且末县琼库勒乡农业(畜牧)发展服务中心,新疆巴州且末县,841900

摘要:为了了解且末县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新疆巴州且末县4个牧区乡镇某羊场试验组和对照组(不免)的200通过免疫应激反应观察,羊棘球蚴抗体 ELISA 检测病原学剖检的方法进行疫苗安全评估和免疫效果评估。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安全评估显示:试验组在第一次注射疫苗后,7只羊具有一般副反应,第二次注射疫苗,只有2只肉羊表现为一般副反应;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显示:试验组30天,第二次免疫15天,第280天,转阳性率分别为84.5%97.5%95.5%。对照组第30天,第45天,第280天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0.5%0.75%11%病原学剖检结果显示:发现试验组有2只羊的脏器有棘球蚴包囊,感染率为1%;对照组有21只羊的脏器发现棘球蚴包囊,感染率为10.5%

关键词:ELISA;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疫苗安全评价免疫效果评价

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或称包虫病(Hidatidosis),是棘球蚴绦虫(Echinococcur granulosus Batsch1786)的幼虫即棘球蚴(hydatid)寄生于羊、牛、骆驼和马等多种食草类家畜及其他动物体内,也可寄生于人体引起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其成虫隶属带科,棘球亚科,棘球属,又称包生绦虫[1]根据调查棘球蚴病是世界分布最广泛的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南美洲等牧区[2-3],而我国主要流行于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等牧业大省[4-5]

且末目前肉羊存栏量47万只,是新疆巴州地区主要的肉羊养殖县之一其主要养殖模式是夏季在牧区放牧,冬季在农区放牧的的形式,有时还存在各县交替放牧情况,给羊的棘球蚴病防控增加了难度,除此之外由于牧民防控意识薄弱,增加了由畜向人传播的隐患,对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当地的公共卫生安全造严重的影响[6]根据202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棘球蚴病已经纳入强制免疫计划。且末县2020还未开展全面羊棘球蚴病疫苗的强制免疫,虽然通过药物驱虫和防控宣传,但预防效果一直不理想2021年起且末县进行羊棘球蚴病强制免疫工作。为了了解该疫苗的生物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本研究对且末县牧区4个乡镇某羊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200只肉羊通过免疫应激反应观察,羊棘球蚴抗体 ELISA 检测,病原学剖检的方法进行羊棘球蚴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安全和免疫效果评估,为今后的强制免疫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简介:喀斯木·艾依提(1970-),男,维吾尔族,兽医师。联系方式:13779308918. E-mail:1273525938@qq.com

资助项目:科技特派员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对照组:且末县4个牧区乡镇(奥依亚依拉克镇,阿羌镇,库拉木克乡,昆其布拉克牧场)羊群随机抽取200只自然放牧的16龄的羊,每个乡镇50ELISA检测均为阴性)

试验组:且末县4个牧区乡镇(奥依亚依拉克镇,阿羌镇,库拉木克乡,昆其布拉克牧场)羊群随机抽取20016周龄羊羔,每个乡镇50只羊羔ELISA检测均为阴性)

1.2试验材料

羊棘球蚴(包 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104302mL连续注射器、5mL采血器、记号笔、耳标、记录、羊包虫抗体检测试剂盒深圳市康百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210418高速冷冻离心机(TGL-16gR酶标仪(SHE-3000)、1.5mL离心管、手术刀、解剖剪等临床器械移液枪(50μL 100μL 200μL 1000μL)枪头

2 试验方法

2.1免疫程序及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试验羊不进行疫苗免疫,在草场上采用自然放牧的方式进行饲养,在30天,45天以及280天后抽血,进行感染抗体检测,同时进行病原学剖解检查,并做好记录

2试验组:按疫苗说明书的方法进行疫苗稀释(100头份加100ml的生理盐水),然后16周龄羔羊颈部皮下注射1 mL30天后进行抽血免疫抗体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同时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第2次免疫,并在15天后进行免疫抗体监测,记录监测结果;待到280天后再次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和免疫保护效果的剖解检查,并进行免疫效果综合评估

3)注意事项:1对试验羊进行打耳标,同时对免疫时的应激情况进行登记2疫苗按说明书的方法进行保存和注射,避免无效注射;3时刻关注羊群健康情况,对体弱病羊不能免疫

2.2判定标准

(1)血清学感染抗体和免疫抗体标准参照羊棘球蚴(包虫)病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操作步骤及判定标准说明书

进行判定

2)剖解检查计数每只羊脏器上的棘球蚴包囊的数量,发现棘球蚴包囊为性,并记录感染棘球蚴包囊的羊数量,和感染率

3试验结果

3.1疫苗安全性评估

试验组在第一次注射疫苗后,只有(7只)具有一般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不佳喂草不食和行走时跛行以及尾巴下垂的现象没有发现死亡现象及其他严重副反应情况第二次注射疫苗,只有2只肉羊表现为一般副反应,没有发现死亡现象及其他严重副反应情况(表1-1)。

1-1对照组疫苗安全性评价

免疫数

死亡数

严重副反应

一般副反应

第一次免疫(200只)

0

0

7

第二次免疫(200只)

0

0

3

3.2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来自且末县牧区4个乡镇试验组200羊首免后第30,第二次免疫15天,第280用羊棘球蚴抗体 ELISA 检测,转阳性率分别为84.5%97.5%95.5%(表1-2)。对照组200羊第30,第45天,第280用羊棘球蚴抗体 ELISA 检测,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0.5%0.75%11%(表1-3)。

1-2试验组ELISA检测结果

ELSA检测

检测数

转阳性数

转阳性率

首免后第30

200

169

84.5%

首免后45

200

195

97.5%

280天检测数据

200

191

95.5%

1-3对照组ELISA检测结果

ELSA检测

检测数

阳性数

阳性率

首免后第30

200

11

0.5%

首免后45

200

15

0.75%

280天检测数据

200

22

11%

3.3病原学检测结果

首免疫280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200只羊在屠宰场进行免疫保护效果的剖解检查,发现试验组有2只羊的脏器有,感染率为1%;对照组有21只羊的脏器发现棘球蚴包囊,感染率为10.5%。(表1-4

1-4病原学检测结果

试验组

对照组

剖检数量

感染情况

感染率

剖检数量

感染数量

感染率

200

2

1%

200

21

10.5%

4讨论

棘球蚴病(hydatidosis不仅使家畜的肉、乳、毛等畜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畜牧业经济造成损失严通常寄生在人类肝或肺等器官中发育,如果不治疗,最终会引起死亡,严重威胁当地牧民的身体健康[6-7]

近年来随着国内棘球蚴病防控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国内已经将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纳入强制免疫用于羊棘球蚴病防控[8-9]王淑芳等2019年在甘肃天祝县使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绵羔羊进行一免、二免,一免后抗体转阳75%,二免后抗体转阳率100%,一免抗体低于本研究,二免抗体略高于本研究10]苏晓月等在巴州和硕县、库尔勒市及和静县进行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抗体效果评估,其中和硕县试验组首免抗体,二免抗体分别为76.67%92.05%;库尔勒市试验组首免抗体和二免抗体为62.40%82.50%;和静县试验组试验组首免和二免抗体88.78%92.22%,对292只已免疫的羊进行病原学剖检未发现棘球蚴包囊[11]。本研究试验组200羊首免后第30,第二次免疫15天,第280用羊棘球蚴抗体 ELISA 检测,转阳性率分别84.5%97.5%95.5%说明该疫苗能够对羊产生较高的免疫抗体;病原学解剖发现试验组只有2只羊感染,而对照组21只羊的脏器发现棘球蚴包囊,感染率为10.5%,远高于试验组,说明该疫苗对羊具有较高的保护率,此结果基本与苏晓月等人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该疫苗对羊棘球蚴病有着较好的保护力度,在加强免疫的同时还要做好犬驱虫和包虫病防治宣传工作,以减少包虫病对牧民身心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国清.兽医寄生虫学(双语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2] Meslin F. Zoonoses in the world: current and future trends [J]. Sehweiz Med Wochenschr, 1995, 125(18): 875-878.

[3] Bruetti E, Junghanss T. Update on cystic hydatid diseasel [J]. Curr OPin Infect Dis, 2009, 22(5): 497-502.

[4] 金宇一,胡仲明,冯书章.新编人兽共患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 李国清.兽医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

[6]王旭,冯星,纪军.新疆巴州肉羊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6):8-9.

[7]蔡金山,李静,胡广卫,.青海省部分地区动物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今日畜牧兽医, 2019,35(11):8-9.

[8]费恩阁,李德昌,丁壮.动物疫病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9] 李宗吉,赵巍.细粒棘球蚴14-3.3重组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研究

[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5,37(8):636,640.

[10] 王淑芳,何金桂.羊棘球蚴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检测[J].中兽医学杂志,2019(03):18-19.

[11] 苏晓月,马博,陈千林,崔鑫,乔格拉森.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免疫监测[J].当代畜牧,2020(06):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