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焦虑发作的个案病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急性焦虑发作的个案病例研究

王丹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  重庆 400042

前言

急性焦虑发作在临床中也被称为惊恐发作、惊恐症,是突如其来的症状,患者会反复出现莫名恐慌、抑郁不安,并且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不等,可能几分钟,也可能是几个小时[1]。对于该种症状,如不能及时予以治疗和缓解,则可能导致患者的情绪和心理越来越差,久而久之就由“心病”引发出各类机体不适,逐渐形成真实病症,使得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越来越差[2]。因此,针对该类患者应该及时予以治疗,期间要同时辅以护理干预,逐渐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促使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科住院期间收治的一例急性焦虑发作患者为例,针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措施展开探析。

病历简介

XX,男性,45岁,因“反复烦躁、头闷胀感6年,加重伴情绪低落1月余”在2021年8月1日到我院就诊。据患者自述,6年前生活事件后出现情绪烦躁、担心、紧张、感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坐立不,有时有头颈部闷胀感、心慌、胸闷等不适,无恶心、呕吐、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患者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给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mg 1/日,振源胶囊,银杏叶片”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缓解,症状平稳。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昏沉感,伴有心慌、胸闷、恶心等症状症状持续约10-20秒后症状缓解,焦虑情绪加重,反复担心、紧张身体症状,有情绪低落、闷闷不乐,近记忆力减退、精力下降,否认有消极观念。我科以“急性焦虑”收治。

护理方法

本例患者的急性焦虑主要来源于生活事件,已经影响到其机体状态及睡眠等,加之本次再入院持续之前药物治疗无缓解,遂我科进行了药物治疗方案调整,期间搭配下述护理措施:

(1)环境干预:

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②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地休养环境。同时,病房中应该定期通风、消毒,避免发生院内感染等不良事件。

③耐心倾听,对其表述理解和同情,给与适当的安慰。

④鼓励患者用可控制和接受的方式表达焦虑、激动,允许患者自我发泄。

⑤指导患者行放松训练,如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正念冥想放松法等,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⑥强化患者的能力和优势。

⑦做好家属沟通,争取家庭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2)疾病相关知识宣教:

①为患者讲解惊恐障碍的特点和临床表现,缓解患者的恐惧。

    ②嘱患者外出时,可随身备一些缓解急性焦虑发作的药物。

    ③指导患者正确评估症状程度,若在患者可控的范围,可用呼吸放松、冥想放松等方法缓解症状

(3)饮食指导:

①宜选择易消化、富营养、色香味可的食物。

②饮食多样化,若有消化道不适的患者,建议少食多餐。

  ③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药物引起的便秘风险。

④日间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减少药物引起的头晕等不良反应。

(4)心理辅导:

①为患者讲解惊恐障碍的特点和临床表现,缓解患者的恐惧。

    ②嘱患者外出时,可随身备一些缓解急性焦虑发作的药物。

    ③指导患者正确评估症状程度,若在患者可控的范围,可用呼吸放松、冥想放松等方法缓解症状

(5)出院指导:

①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私自停药。

    ②严格遵守用药时间规定,服药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

    ③服用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等特殊药品期间,禁止饮用酒精。

    ④服用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等特殊药品后,避免驾驶车辆、高空作业、操作机械。

   ⑤为患者宣讲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多有轻度的如胃部不适、食欲降低、头晕、头痛等。

    ⑥服药期间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震颤、视物模糊、便秘等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护士。

   ⑦定期复诊,有利于医生了解病情,及时调节药量。

在出院后,我科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院外随访干预,定期通过电访方式了解患者的生活、工作情况,以及焦虑的出现情况,并予以疏导和干预,定期告知患者回院复查。

护理结果

本例患者经我科予以相应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焦虑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住院7d后应其要求予以办理出院。出院后我科持续随访关注,3个月内未再发生急性焦虑发作问题,表示治疗护理效果显著,同时于3个月后的随访中,患者及家属对我院提供医疗服务表示十分满意。

讨论

受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以及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当前人们出现急性焦虑症的几率越来越大。急性焦虑症的出现,从一开始的心慌发作,到极度恐惧感、频死感,通畅都是在几十秒到一两分钟之内转变完成,一半第一次发作的时间比较短,极少有超过5min以上者;到高峰的时候,就会开始减轻,但是频死感和极度恐惧感消失之后患者会有一种疲乏感,甚至还残留有莫名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不仅会导致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而且也使得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受到一定不良影响,注意力难以集中,精力减退、思维混乱、难以静下心,进而使得生活、工作、学习一团糟,由此导致焦虑再度加深,恶性循环难以控制。除此以外,该种病症隐藏极深,常常伪装成各种躯体上的不舒服,导致大部分患者就诊于各大内科寻找病因,如心慌、心跳加速、胸痛就去心内科就诊,哽噎感、气短或窒息感就去呼吸科就诊,头昏、发冷发热感、麻木针刺感、出汗、震颤或发抖就到神经内科就诊,但就是做了很多检查都查不出来原因,经过多番转折方能发现躯体不适与急性焦虑症有关。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及时予以治疗和疏导,以此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

[3]

在对本例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予以护理干预,通过指导患者缓解方法及心理疏导,使得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增强,大大降低了急性焦虑症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使得患者的身心均处于良好状态。

综上可知,在对急性焦虑发作患者实施药物等相关疗法治疗的同时,搭配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降低焦虑症状的发作频率,以此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艳华,刘绍娟,袁方妍. 基于正念认知下康复护理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影响分析[J]. 心理月刊,2022,17(03):207-208+213.

[2]陈俊娟.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心理月刊,2022,17(08):109-111.

[3]李少波,辛淑芹,初赛蕾. 综合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2,17(08):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