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计算机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6
/ 2

搞好计算机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杨金波

(通河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90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中专招生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中专学校被直接推向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采用供需、见面及人才市场招聘等形式。这表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低将成为中专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试金石,也标志着一所学校在高层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面临这种严峻的形式,职教部门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提出了课程设置的特点:即文化课是基础,专业课是住体,实验课是关键。通过总结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深深体会到对于微机专业,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唯一途径。

实验是手、脑、眼并用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实验性的实践活动。无论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还是进行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都离不开的实验,微机实验课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微机实验课是强化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

常言说:“智育是硬化任务,德育是软化任务。”从人的发展中看,道德思想是灵魂,它是个性的组成部分,决定着人的精神面貌。因此说职业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专业思想是否巩固,能不能认真发扬创业精神,积极工作的大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教育。在实验课上可从以下四点进行教育。

(一)职业道德教育

我们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此,除了教给学生理论时间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胜任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微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从事微机操作工作,要通过微机实验课教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1.通过实验课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国家公安部对微机操作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规定,使用“不名身份”的软盘使机器染上病毒是一中违法行为。因此,必须通过微机实验课,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使用机器和磁盘,安全地读完文件,不做“非法”活动,以免给国家、集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通过实验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微型计算机做为一种高速发达的现代科技武器,它的使用必须遵守操作规程。通过实验课,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如开关机的正常顺序,击键力度,联机规则等,如果违背了操作原则,轻则会使机器不能正常运行,重则会损坏机器设备。

(二)文明礼貌,尊守纪律教育

文明礼貌,尊守纪律的教育属于素质修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在实验课上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制度,爱护公共财产,不能私自搬动机器设备或损坏设备;遵守实验课纪律,禁止大声喧哗、走动,有问题要礼貌地举手发问,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三)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

微机专业中指法、文字输入课是主要的操作技术课,只有苦练,一练就需坐30分钟或一小时,才能掌握本领,提高操作水平。因此,通过强化指法、文字输入训练等途径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点,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艰苦奋斗和热爱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

(四)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

从微机专业教学设施来看,机器设备种类,机型不断更新,各种教学应用软件不断提高版本,逐渐完善功能。所以要教育学生不能只满足于现状,停滞就是落后,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跟上专业发展步伐,才能适应社会,只有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二、微机实验课是提高和培养学生自我能力的必由之路

职业中等学校培养的目标是毕业生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意,为社会创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再学校期间,注重知识、能力的双重培养至关重要,它为学生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准备。因此,在这里着重从微机实验课上试谈四点:即四个增强和提高。

(一)增强理论联系实践性,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丰富感知,加强记忆。因此微机专业知识是对机器而言,无机器学理论那只可说是“纸上谈兵”,微机专业的实践性较强,运用实验课教育是必要的。如用语言编辑的程序在机器上运行,才能掌握语言语句的运用,才能验证管理事件的算法是否正确,真正的把理论知识直观化,使所学内容变成可视可感的形式,即观察。从理论上讲,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一种极为重要手段。观察是人们能力被人们称为智力的窗口,是人们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在《文字编辑》实验课上重点就是观察,体现在各个“格式控制符”的设置,理论上只是记注其命令,但对于命令的功能实现只有在实验课上运用输出功能,学生只要注意观察、认真观察各控制符(如字体、字号、修饰符等)的功能显现在屏幕的形成,就能够准确地记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并促进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提高。

(二)增强知识的牢固性,提高操作技术技能水平

操作技能的提高也可谓:“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操作技能的高低一方面是建立在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上,一方面是体现在实验课教学上。从键盘操作及程序的编制、调制等可以验证,在有了理论知识基础上,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微机专业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光靠教师的的理论灌输,不调动学生的独立思维,不安排实践操作,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如FOXBSE+、PASCSI、VB、C语言中的一些功能语句,不编程序、不上机运用、即使讲的在多,学生也只能是模糊理解,记忆不深、不准,甚至把一些语句标识符与功能错位。因此说微机专业实验课与教学要合理安排,做到精讲多练,只有多练才能巩固精讲的内容,才能增强知识的牢固性,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三)增强创意性,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普通职业中专的学生乐于上实验课,实验课上即可解决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又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创意性,如在3D、PHOTOSHOP上课,将发挥学生的创意性,设计出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逼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学生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微机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四)增强心理素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生在临近毕业时都会面临着用人单位的实际考核,心理素质差别会产生自卑心理和恐惧感,总觉得自己技能差。其实他们理论知识掌握都很好,并且自己实际操作水平也不差,只因亲自动手机会少和被人直接注视操作的场合少,为了能消除这种心理状态,敢于应试,在《文字编辑》课教学中就应尽多地开设实验课,并且在指导完其它学生后,对心理素质差的给予培养,站在他们身旁数分钟,起初有的学生非常紧张,对原来使用的键盘感到陌生,把已记熟的命令全部按错,甚至记不起来,通过一系列措施后逐渐有所转变,一学期的实验课结束,期末成绩看出他们已由操作混乱过程变为一套很有顺序的文本编辑过程,能编辑出版本美观、大方的文本。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专业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并树立为社会需要而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计算机专业实验课在教育教学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完成计算机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说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学校对实验课要给以高度重视,做到“多实践、不断线”,才能培养出专业能手,拨尖人才,增强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