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研究

朱峰1,2 ,张庆1,2, 初丛阳3  ,张姝婉1,2,蒋明岳1.2 ,吴迪1,2

1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陕西西安 710100  2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100  3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 陕西西安 710089

摘要:目前我国科技水平和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财务分析主要就是通过一系列专业手段、技术和方式对于企业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分配活动、经营活动进行数据采集,并且对于各方面活动进行权威分析,从财务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结论,并且给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应参考和建议,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核心竞争能力。但是,目前在财务分析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合理及科学措施进行完善和优化。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经营;经营决策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未知和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发展、实现可持续增长目标,企业管理层就要有效借助财务分析,提高经营决策的准确率,提升企业经营决策能力。因此,本文首先阐述财务分析的内容及方法;其次概述了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然后结合实践研究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论文对于提高财务分析报告质量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

1.1优化企业运行规律

财务分析能够对企业一段时间的生产经营状态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来明确企业现行规模和实际发展阶段。通过对财务进行系统分析和比对的方式来明确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让企业能够对不同时间段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优化,使其能够适应不同阶段的市场。在明确企业运行规律和市场反应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企业生产状况。

1.2为企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现代企业的各项调整离不开数据的支持,相对于单纯的理论讲解,数据支持能够更加有说服力,同时也能够对企业的未来走向进行粗略预测。财务分析就是通过对企业的整体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成本率、利润率、净资产增长率、负债率等,让企业的每步决策都有相应的数据支持。

2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不足

2.1管理层对财务分析不重视

在实际的财务分析过程中,管理层的重视程度是影响财务分析质量的重要因素。管理层需要就企业的财务状况,如资产状况、资产构成、资产质量以及负债情况等信息进行查看与分析,为下一步的财务分析工作指明方向。但在部分财务分析过程中,企业管理层未就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投入过多精力,从而使得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2.2缺乏专业的财务分析人才

企业财务分析工作需要专业的财务分析人才。尤其是当前各项财务风险广泛存在的大背景下,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运营情况。财务分析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数据深度分析能力、风险管理意识、细致的沟通能力以及严谨的态度等基本能力。但在实际的财务分析过程中,部分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务分析人才,影响企业财务分析的工作质量。

3提高财务分析成效的主要策略

3.1增强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

企业的财务指标反映了其过去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效,因而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只能评价企业当下的生产状况,而无法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财务分析时也应当对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由于非财务指标主要关于市场客观因素的整合,因而其更具动态性特征。比如,客户需求、新产品研发、企业技术发展的前景等等,对于这些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对企业未来的市场发展潜力的评判。所以,在财务分析时,应当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起来,使财务分析的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3.2提高财务分析结果的有用性

首先,提高财务数据源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及时性要求体现在会计信息收集、加工、披露、报告等各个环节。通过优化公司内部审批流程、提升月末的结账进度,这样会计核算就会趋同于实际业务活动,就会避免财务数据分析不及时、信息滞后的现象。其次,提高财务分析结果的有用性需要设计多维度财务分析指标来满足管理层的需求和关注点。在分析相关业务数据时,不能够片面的看。而需要养成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通过对多维度的财务分析指标深入地挖掘可以更深入地让管理层读解出企业的业绩表现,更好地为决策提供依据,那么财务分析工作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3.3提升专业人员素养

提升企业财务分析效果,最常见的就是提升财务分析的专业性。这可以通过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通过培训的方式,让现有的财务人员能够逐步提升财务分析能力,使其能够胜任财务分析工作。通过该方式提升的财务分析人员对企业的整体情况更加了解,能够明确企业自身情况,能够掌握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在做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合理利用资源,做好财务数据的分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待遇的方式,从外部引进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将整体的财务工作进行细化和分化,使不同的财务人员专注于不同的财务板块,确保财务工作的稳定开展。该方案能够获取更多的新鲜血液,能够保证财务人员专注某板块,进而做到专精。在降低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的前提下,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和财务分析报告的专业性。

3.4建立财务分析体系及落实追踪制度

首先要保证财务核算体系统一,在核算体系统一的前提下,将财务分析体系以公司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明确规定财务分析报告撰写部门、财务报告分析会召开时间、参会人员等,最后明确财务报告分析会上提出财务意见,经决策者决定需要跟进落实的工作,由哪些部门落实整改直至反馈最终结果,也就是说财务分析要长期持续开展,针对某一时期的重点问题深度剖析,会后业务部门落实解决,唯有如此才能发挥财务分析对经营决策的引导价值。

3.5加强业财融合做好经营决策

财务分析不只是为了回顾经营业绩,更需要财务人员深入了解业务运营,站在企业整体高度将财务数据与业务运作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对业务绩效结果进行解释与评价,揭示实际经营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待改进的方面并推动持续改进的实施。继续例举财务分析在现代绩效管理中运用的案例。财务分析师不仅要通过财务指标展现企业过去的经营绩效,还要借助差异分析洞察业务实质。通过寻求业务部门的帮助解释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进而找到形成差异的背后原因,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这也是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财务人员想要全面而及时地获得财务分析相关的信息,就需要主动深入各个业务部门,多询问多沟通。对业务内容、业务流程聊熟于心之后就能将财务数据与业务运作,业务信息准确匹配,进而提升财务分析的质量。此外,业财融合需要信息化,ERP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业务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轻松实现了对接,财务人员就能及时获取业务数据。

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将会产生自己的发展规律,通过对企业财务分析中相关数据和财务指标可以得知企业发展规律。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该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利用财务数据和指标,及时找到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企业经营决策,将问题规避和处理,提高企业整体管控水平,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欧婧.财务分析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21(34):30-32.

[2]陶然.面向财务分析的企业经营决策方案研究[J].纳税,2021,15(31):58-60.

[3]巨源.加强财务分析提升经营决策准确性的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8):201-202.

[4]陈凤.探析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J].中国市场,2021(2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