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3

专利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

林泓弛,牟津瑶,刘广辉

大连长丰实业总公司

摘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情况能够直接反映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在国家专利管理的大环境下,根据企业的自身条件和规模,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专利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企业专利管理背景、专利管理创新情况及取得成效,探索专利管理创新模式及方法,并应用到实践中,为企业专利管理创新提供借鉴及指导。

关键词:专利;知识产权;技术创新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就是技术的竞争,企业只有具备技术创新能力、技术研发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专利在企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企业专利管理是存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保护创新成果,规避创新风险的有力保障。

本文主要立于企业发展,剖析企业专利发展现状,从专利体系建设、专利挖掘、专利成果应用及转化方面采取一系列专利管理创新活动,总结专利管理创新成效,为企业专利管理提供借鉴及指导。

一、实施背景

(一)加强专利管理是技术创新发展的主旋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专利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增强系统保护能力”。近年来,国家不断建立健全专利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全面加强专利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技术创新促发展的主旋律。

(二)企业专利制度建设薄弱

从目前企业专利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专利制度建设已与国家相关政策对标,但企业在自觉利用专利制度提高竞争力方面的意识和水平仍与同领域存在较大差距。依旧存在技术人员不了解如何申报专利、如何撰写专利、专利技术点识别等问题,甚至有些专利技术没有按时申请专利导致他人抢占先机,导致知识产权流失。因此,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专利制度的结合,依靠专利制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专利制度真正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是工作重点之一。

(三)企业缺乏目标明确而行之有效的企业专利战略

企业不善于根据所属行业的专利布局和自身的研发能力,科学、灵活地运用专利制度为企业发展开辟道路,企业专利工作主要是被动地服务于研发、生产工作,成为研发、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未能精准的识别出预研关键技术,主动开展专利布局,打造核心技术专利池。

二、主要内容和做法

在“十三五”期间,大连市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下发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连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大政办发20204),在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组合培育工程、构筑多领域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工程、开展知识产权转化和产业化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各项政策,大连长丰实业总公司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及专利成果保护方面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开展GB/T29490《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工作

为了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创新和发展。企业开展GB/T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工作,从资源管理、基础管理、实施和运行等方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明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从“领导落实、机构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方面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规范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和战略应用,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增强企业职工知识产权意识,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持续、健康和良性发展。

1.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条件

通过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围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对管理活动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事项作出相应的规范,自2019年开始,企业新员工入职签订协议中补充了知识产权方面的要求。

2.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明确规定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3.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行控制

围绕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重点环节,重新修订《专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企业知识产权权利创造和取得、权利管理、权利运用和权利保护四方面的规范性要求,尤其在成果转化方面,实现专利应用与生产挂钩,加大奖励力度,激发技术人员发明创造积极性,增强企业科技创新活力。

(二)布局企业关键技术,开展专利导航分析

结合企业技术能力实际情况和复合材料修理技术研究实验室建设情况,为了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和水平,防范和规避产业知识产权风险,强化企业竞争力的专利支撑,提升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开展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专利导航工作。

1.布局专利导航工作思路

通过专利导航各项分析结果及企业的自身技术研发情况和行业发展情况,对企业从自主研发策略、合作研发策略、技术引进策略、人才引进策略四个方面进行

技术研发路线的指引,帮助企业提升技术研发水平,提高专利挖掘和管理的能力,形成有效的专利布局和高价值专利组合,并通过提供具体运用策略助力企业专利运用能力的提升。

2.专利导航背景技术分析

通过对飞机复合材料产业的及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的分析,对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进行技术分解,得到6个一级技术分支和10个二级技术分支。经初步专利检索,得到全球专利20781件;通过技术筛选、合并同族等方式去噪,得到全球范围内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相关专利2499件,其中,中国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相关专利1052件;根据本次专利导航的分析年限,即近二十年(2000-2019年),进一步筛选,得到全球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相关专利2027件,其中,中国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相关专利858件。

通过对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全球、国外、中国专利申请趋势的分析,得出国外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处于一个相对成熟且持续稳步发展的阶段,国内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3.关键技术专利布局

通过对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相关专利的分析,得出缺陷及损伤检测、修理方法和模型试验预测这3个技术分支为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的研发重点,也均为技术热点方向,其中,缺陷及损伤检测是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的核心技术环节。在缺陷及损伤检测中超声波检测法为研发重点,射线检测法、红外热成像检测法、声发射检测法、涡流检测法以及其他检测方法可以作为飞机复合材料缺陷及损伤检测的潜在技术研发突破点。通过对筛选出的20件重点专利进行技术分析解读,重点专利中以缺陷及损伤检测和修理方法的相关专利为主。

通过对企业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相关的已生产使用或已研发完成的技术进行专利挖掘和布局,得到可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工23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企业计划的专利申请布局中,缺陷及损伤检测相关专利2项,修理方法相关专利10项,修理用料相关专利1项,修理工具及设备6项,模型试验预测4项。同时,针对“苏系列飞机雷达罩深度修理方法”的具体修理方法和修理后的实验验证方法形成了1个由2个修理方法和2个试验方法形成的专利组合。

其中“苏系列飞机雷达罩深度修理方法”研究项目的相关专利组合中修理方法包括:阶梯拼接加胶膜挖补修理法和大损伤面积的分次修补法,试验方法包括:力学性能试验验证方法和电性能测试方法。其中,“一种飞机雷达罩损伤面的阶梯拼接加胶膜挖补修理法”的发明点为:采用阶梯拼接加胶膜挖补修理法,雷达罩深度修理需要将修理区域打磨成阶梯状,“一种飞机雷达罩大损伤面积的分次修补法”的发明点为:将损伤区分为两部分进行修理,故障区采用抽真空进烘箱加温的方法分两次进行修补。

4.企业重点产品研发策略

通过专利导航的各项分析结果及企业的自身技术研发情况和行业发展情况,从自主研发策略、合作研发策略、技术引进策略、人才引进策略四个方面对企业进行研发规划和建议。其中,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中的修理方法及其相关的试验验证为企业具有一定研发基础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围绕胶接法中挖补法和贴补法的创新研发与应用,可以作为企业未来的主要研发方向,可以将飞机复合材料缺陷及损伤检测作为企业未来的一个可选的研发方向。

(三)完善专利创新管理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对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等制度,参考同行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修订企业《专利管理办法》。新增国家专利定义及分类、专利权、专利交底书模板等内容,指导技术人员深入理解专利管理要求,精准识别、挖掘专利技术点,提高专利文本编写质量。提高专利奖励及报酬额度,发明专利奖励由3000/项,提高到4500/项,实用新型专利奖励由1500/项,提高到2500/项;对专利技术应用实行浮动式奖励,将专利技术与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跟踪专利技术转化成工装设备、工艺等情况,定期统计专利应用情况,形成《专利成果转化情况表》,按照专利报酬与应用飞机架次挂钩的方式,最多每项专利发放报酬10000元,进一步提高专利成果应用转化率。拓宽专利奖励申报通道,新增获得地方专利奖奖励规定,按每项奖励资金的半额对获奖专利的第一发明人进行奖励,促进专利高质量发展,调动技术人员参与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四)搭建专利奖申报平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根据国家、省、市文件关于申报专利奖的相关要求,积极组织企业员工申报国家、辽宁省、大连市专利奖,挖掘出专利项目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经形式审查、专业组评审、终审及公示,获得大连市专利奖项目6项,其中大连市专利一等奖3项,三等奖3项。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专利活动,营造活跃创新氛围

为提升工厂职工专利意识,精准识别出专利点,提高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率和专利撰写质量,组织开展专利挖掘交流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物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工作现场针对企业的自研工装设备、科研项目、“五小革新”项目等开展一对一的专利技术交流指导,挖掘出发明

12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极大的提升了专利质量,实现工厂申报专利授权率达98.3%

三、实施效果

(一)企业建立规范的专利管理体系

企业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成功通过GB/T29490-201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企业从专利申请、专利管理、专利运用和专利保护四方面入手,修改完善《专利管理办法》,专利申报热情空前高涨,专利受理数量、授权数量显著提升;企业开展专利导航工作,挖掘出专利23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并通过大连市专利导航项目审批;依托以上专利管理成效,企业获评辽宁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二)专利质量不断提升

通过举办专利技术交流会、专利撰写培训会、专利制度培训会等各项活动,技术人员对专利技术点挖掘、专利交底书撰写等有了深层次的认识,近几年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显著提升。自2019年企业开展专利管理创新以来,专利申请数量及授权数量较2018年以前有了显著提高,截止目前企业授权专利167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围绕飞机惯导修理技术、飞机导管修理技术,企业形成8项发明专利、6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池,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我国现役主战战机修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极大的保证了我国现役装备安全性及可靠性。

(三)专利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

企业通过专利报酬与应用飞机架次挂钩的方式,定期统计专利技术应用情况,对专利技术实行浮动式奖励,由原来固定专利报酬1500/项,到专利报酬上限10000/项,真正实现专利应用与报酬挂钩,促进专利成果应用转化,充分激发了技术人员主观能动性和技术创新积极性。通过该方式部分专利已转化为工装、设备等,部分专利应用于工艺中,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环节,在装备保障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结束语

专利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全面优化了科技创新环境,提升专利技术创新活跃度。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形式创新等方法,建立独具特色的专利管理制度,有效保护企业权益;拓宽企业专利发展渠道,提高专利成果应用转化率,实现专利技术高质量发展,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稳步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于丽艳,金曼,孙乃娟.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导刊,2018 年第2 期总第352期.

[2]孙琳珂, 齐放. 电力知识产权创新保护的专利体系建设研究[ J]. 中国发明与专利 , 2019年12期.

[3]谢陈希.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探讨 [J]. 农家参谋. 2017 (18).

[4]袁俊.军工产品知识产权管理浅谈[J]. 国防技术基础 , 2009年04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