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陈莹莹1, ,杨华2,通讯作者 ,滕玉芳2

1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224000

2南京市鼓楼医院消化内科210009

摘要:目的:总结对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2.03-2022.05期间我院接收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4例。在护理工作中采取症状体征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特殊检查护理、出院指导护理等措施。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得到缓解、能够按照医嘱进行正确服药、营养状况良好、负性心理情绪得到有效改善、胃肠镜检查及骨髓穿刺过程顺利、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整体护理效果较好。结论:通过对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进行精心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症痛苦程度,并可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进而实现康复速度加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护理;体会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其特征为胃肠道有弥漫或局限性嗜酸粒细胞浸润,常同时伴有周围血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本病通常累及胃窦和近端空肠,男女均可发病,表现为较急性的上腹部痉挛性疼痛、恶心、呕吐,可伴腹泻。本病是一种自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虽可多次反复发作,但预后良好,未见有恶变者。大部分患者具有食物过敏、哮喘、湿疹、过敏体质或季节性过敏等既往病史,过敏对患者的发病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1]。本病的临床护理尚缺乏经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共收治4例EG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4例嗜酸粒细胞胃肠炎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在25 ~59岁,平均年龄为43.5岁,多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均有过敏性疾病、腹泻1例、恶心呕吐1例。患者血细胞分析示嗜酸粒细胞计数(5.4-13.82) x109/L;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者2例(50% ),均示骨髓嗜酸粒细胞数增多;D-2聚体升高者2例(50%);1例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阳性(25%);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炎、肠炎,行内镜下黏膜活检,均证实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累计多个部位。4例患者均行寄生虫卵、粪钙卫蛋白、肿瘤标志物、自身抗体等检查,排除相关性疾病。以上4例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及护理后,血象恢复,症状均缓解,顺利出院。

二、护理

1. 症状体征的护理:

(1)腹痛护理:腹痛为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责任制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时给予疼痛综合评估,每天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根据疼痛评分采取分阶梯的止痛措施,可根据时机实施积极性的预防用药,观察患者

腹痛与进食某种食物有无关系,及时进行饮食调整,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阅读、看视频、与家属交流等方式转移注意力[2]

(2)腹泻护理:腹泻期间给予低脂、高维生素、高热量、少纤维素的食物,保证食物清洁,少量多餐进食,避免食用芹菜、韭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护理过程中应每日观察大便的颜色、性质、量及次数,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止泻药物治疗,指导患者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肠痉挛。注意保护肛周皮肤,保持清洁干燥,便后及时清洗,肛周涂抹活性银离子保护剂或者氧化锌软膏,避免形成失禁性皮炎。

2. 用药护理目前对于EG的治疗推荐首选应用糖皮质激素[3-4]糖皮质激素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同时,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增加高凝状态易并发栓塞、骨质疏松、血糖异常等。使用过程中严格掌握输液速度, 可予以输液调节器控制输液速度;遵医嘱补充钙剂进食富含钙的食物预防骨质疏松,同时口服质子泵抑制剂,防止胃黏膜损伤。严密监测患者血糖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应保持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两次加强营养,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感染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输液期间床上做踝泵运动,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家属给予腓肠肌按摩等预防血栓的发生。向患者讲解疾病的作用及副作用告知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忌自行停药

3. 饮食护理

3.1避免过敏源。有文献报道,50%-75%的EG患者有过敏性病史,近半数患者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或尊麻疹病史,患者的症状可由某些食物如牛奶、蛋类、羊肉、海虾或某些药物等诱发。目前饮食治疗是EG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入院后告知患者立即停止使用过敏食物或药物,避免接触过敏原,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如稀饭、新鲜水果、蔬菜等,禁食海鲜、牛奶、鸡蛋等易致过敏的食物,密切观察患者进食后有无腹部不适、腹胀、腹痛等,如有不适,及时停止进食,通知医师给予相应的处理。

3.2将E R A S 的饮食日志护理干预应用于嗜酸性细胞胃肠炎患者中。患者按照饮食日志表的内容进行饮食,记录每天,具体进食情况(食物类别、进食量)、排便次数、胃肠道反应情况,对不耐受的食物及敏感食物进行备注。ERAS的饮食日志

[5]护理干预改变既往护理人员单向、机械的指导方式,患者在饮食管理中自行记录,可提高其对饮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强对健康宣教的依从性,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4. 心理护理:患者多因辗转各家医院治疗仍无效果或反复多次住院,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故常伴有焦虑、紧张情绪。护理过程中应注重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担忧,了解患者的所需,及时予以满足;说明本病为过敏性疾病,应避免再次接触过敏物质;告知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无恶变可能,无需过度担心,减轻焦虑,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特殊检查的护理:

5.1胃肠镜检查护理:术前详细向患者告知胃肠镜检查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协助并指导术前准备。告知患者肠道准备注意事项,检查前一日指导患者进食低渣、低纤维饮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采用分次口服的方法,即检查前一晚20点开始服用,1盒冲服1000毫升温水,1小时内喝完;检查前4~6 h2盒冲服2000毫升温水,2小时内喝完,告知服药期间适当走动,观察患者服药后腹部体症,同时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刺激肠蠕动,直至排出的大便性质为清水样。胃肠镜检查后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取活检者进食后观察有无腹痛、大便带血等,发现异常 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5.2骨髓穿刺护理:指导患者穿刺后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48h内禁止洗澡和擦浴,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以防感染,2d后可将敷料取下。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或出血。如果渗血较多,立即更换无菌纱布,压迫伤口直至无渗血为止;如为血小板计数低者,穿刺后局部压迫时间要延长为不少于10min。

6. 出院指导

通过互联网强化患者出院后延续管理。在患者出院前,由管床护士指导患者或家属下载云随访APP,并指导其完成基本信息填写与APP使用。该云随访平台主要包括患者健康档案、医患沟通、复查管理、用药管理、健康教育5个功能模块,可帮助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高患者术后内镜复查及遵医依从性,进一步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三 小结

通过对4例患者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我们体会到,护理此类患者需应用系统、连续、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模式。嘱咐患者生活中尽量避免一切可能致敏的食物和药物,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治疗期间注重心理护理和药物护理,加强宣教,使患者消除顾虑,了解病情转归,促进康复。由于此类病例较少,我们的临床护理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总结。

参考文献:

1.Uppal V, Kreiger P, Kutsch E.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and colitis:a comprehensive review. Clin Rev Allergy Immunol,2016,50(2 ):175-188. DOI:10. 1007/sl2016-015-84894.

2.王艳宏,王伟,嗜酸粒细胞胃肠炎临床护理体会J/OL1.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21,11(5):236-237

3.Sekai I,Watanabe T,Yoshikawa K,et al.A case with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xhibiting enhanced TNF-αand IL-6 responses[J]

4.T, Rawla P, Yarlagadda KS,et al.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diagnosis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J]. Clin Exp Gastroenterol 2019,12:239-253

5.刘军霞;梁晓萌;李阳;张琳琳;秦卫卫;刘凡凡 饮食日志在泌尿外科ERAS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首都食品与医药 》-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