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液容量计在机器煎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药液容量计在机器煎药中的应用

宋富明

摘要:中药煎煮历史悠久。机器煎药1996年从韩国引入,较好的解决了传统中药煎煮的不足,药液灌装因无法精准测量盛药桶中药液量,所以灌装均是预设单包容量(如200ml/包)完成操作。这种操作很难做到“药液灌完同时包数刚好”的理想状态。

激光药液容量计是专门用于机器煎药灌装机盛药桶中待灌装药液的精准测量。当测量出药液准确数值后,即可根据所需包数(服用次数)得到单包药液应灌装容量,在灌装机上设置单包包装的容量(ml),即可完成精准灌装。这样操作可以做到灌装包数与服用次数相匹配,即“药液灌完同时包数刚好”。不浪费药液,且病患可均分服药。它的应用有利于疾病治疗,也有利于机器煎药质量控制;另外,由于此容量计是外置式的药液专用测量器,它的使用基本不改变原机器的结构和操作,可以让现有灌装机实现“药液精准测量”,避免大量“老机”因药液测量功能不佳被淘汰的可能,节约了社会成本,利国利民。希望此类发明能在机器煎药实践得到普遍使用,造福于民。

关键词:中药煎煮;机器煎药;灌装;激光药液容量计

中药煎煮历史悠久。它始于先秦、成于两汉、盛于魏晋隋唐、 变革于宋金元、完善于明清,距今二千年以上[1]。中药煎煮后所得药液即为汤剂,是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2]。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用“凡服用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的表述来说明煎药的重要。

传统中药汤剂制法简单、奏效迅速、便于辨证施治。当然,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操作者自身的中药水平不同及许多实际问题的影响,导致中药汤剂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其次,传统煎药法往往费力费时,且不易控制火候,药液不易保存等等。机器煎药1996年从韩国引入较好的解决了传统中药煎煮的不足。它是由专业人员操作质量有保障,并且可以一次性煎出多剂中药;机器灌装减少了污染,保质期较长;分剂量包装便于携带和均分服用等。

机器煎煮是多剂中药一次性煎出,药液量较大;为了避免污染,便于携带和服用,需要对药液进行灌装分包。现有机器煎药流程是:医生为病人开具中药处方,药房调配好中药中药煎药室,中药煎室按预程序煎煮中药,煎煮好的中药经过滤后送灌装机的盛药桶中,装机按预设的单包包装容量(如:200ml/)完成装操作。灌装操作时,因无法精准测量盛药桶中药液的容量,灌只能预设单包容量(如200ml/完成操作这种操作很难药液灌完同时数刚好”的理想状态。其结果往往是:药液未灌装完全,可能浪费;或者灌装的包数与服用次数不匹配,难以服用。那么,为什么需要药液灌完同时数刚好”?因为机器煎药灌装完后,病患是按“药包”分次服用;如果灌装的“药包”数与服用的次数不匹配,病患容易服药不均。并且,“医嘱”及规范性文件均要求药液灌装的“包”数需与服用的次数相匹配。比如常见医嘱要求“每日一剂,分三次服”;即是要求病患“一剂中药煎量等分成三次服用”。查阅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3]和《上海中药行业中药煎药质量管理规范[4]等文件,对单剂中药煎量的规定为“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查阅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药汤剂煎煮规范》[5]:“10.1.3条:总煎液量(ml)=饮片总重量(g)×1ml/g×2(误差不超过±10%)。9.4.2条:包装前应对煎液得量进行精准测定,按实际煎液得量计算每包均分量进行分包,或遵医嘱。目前,中药汤剂包装机的包装量在50ml--300ml之间可调”。所以,药液需要均分服用;而药液灌装包数与服用的次数相匹配即药液灌完同时数刚好”是避免药液浪费和药液均分服用的前提条件。

《中药汤剂煎煮规范》还提到了“药液量的精准测定”,也就是对煎煮后待分装药液的精准测量;是分包灌装前的准备;也是药液均分服用的前提现有煎药灌装机的结构决定了,灌装盛药桶中药液容量只能依靠人工目测盛药桶侧面透明玻璃上标注的容量刻度线估计容量;受盛药桶内径、观察角度、灌装机输液管留液等因素影响,凭目测刻度很难做到“药液量的精准测定”;此外,顾虑因目测不准,造成“包数”误差的现实情况,靠目测实现药液精确测量,其可操作性不强。另外,机器煎药加水量因中药处方药味变化,各中药饮片的吸水性能不同[6],煎煮环境情况,机器状况,煎煮时间,煎煮凭经验加水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也没有实现中药煎出液精确控制的条件。所以,要实现“药液量的精准测定”需另想方法。

目前,普遍使用的中药灌装机盛药桶为透明玻璃带容量刻度的正圆柱型中空桶,底部为金属材质并且向中心倒锥倾斜,中心开孔接药液灌装管。利用灌装机的结构特点,可以使用激光药液容量计实现精准测量药液容量。该激光药液容量计是专门用于灌装机盛药桶中药液的精确测量,工作原理是:由半导体激光器发射连续高速脉冲激光束,激光束遇到被测物体反射,光线返回由激光接收器并接收;反射回的激光被接收器接收后,产生电信号;电信号经处理后送处理器处理;处理器精确计算激光自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从而确定从激光雷达到被测物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到药液的准确高度。 现有的包装机盛药桶是正圆形柱体,即直径确定,底部面积亦确定 。根据底部面积和药液高可以计算得出药液的体积,并得出药液的容量(ml)。当测量出药液准确容量后,即可根据所需包数(服用次数)得到单包药液应灌装的容量;设置已知单包包装的容量(ml),即可完成精准灌装。这样操作可以做到灌装包数与服用次数相匹配,即“药液灌完同时包数刚好”。不浪费药液,病患可均分服药。该激光药液容量计以光波的形式测量,激光的穿透力强、不受气体密度和压力温度等因素影响;发射装置由激光发射窗口发出激光,每秒发出的激光次数可调节;激光束不发散,发射波具有近于0度的发射角;方向性好,量程大,测量距离远;盲点最少,测量速度快,操作简单,分辨率好,测量精度高;布线简单、可靠、容易构成系统,实用性强;信号可直接进入PLC的模拟量处理模块。该激光药液容量计的设计现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

激光药液容量计是专门用于机器煎药灌装机盛药桶中待灌装药液的精准测量;它的应用有利于疾病治疗,也有利于机器煎药质量控制;另外,由于此容量计是外置式的药液专用测量器,它的使用基本不改变原机器的结构和操作,可以让现有灌装机实现“药液精准测量”的新功能,并满足2021年6月颁布的《中药汤剂煎煮规范》对“包装前应对煎液得量进行精准测定”的要求,避免大量“老机”因药液测量功能不佳被淘汰的可能,节约了社会成本,利国利民。希望此类设备能在机器煎药实践中得到普遍使用,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王凤秀 戴 莹 翟华强 王宁宁 王永炎 《中药煎煮历史源流与技术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 42 卷 第 2 期 2018 年 3 月109-112

[2]李学林 , 盂菲 , 刘培 , 等 . 煎药次数及器具对煎药质量的 影响 [J]. 中医杂志 , 2009, 50(6): 550-552.

[3]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2009年3月.

[4]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上海中药行业中药煎药质量管理规范》2019年11月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汤剂煎煮规范》2021年6月

[6]顾一帆 ** 顾春艳 顾雯洁 祁雯 沈佳伟《不同中药饮片在自动煎药机内吸水量的研究》上海医药 2020年 第41卷 第21期 (11月上)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