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缓方治疗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的疗效研究思路构架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舒缓方治疗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的疗效研究思路构架实践

孙晓杰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6

摘要:目的 对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应用舒缓方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86例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保证人数相等,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激素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前列腺素E2和孕激素高于于对照组,雌激素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缓方针对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极大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平稳,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舒缓方;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中医证候积分;激素水平

    经前期综合征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在育龄阶段的女性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患者会降低自身睡眠质量,自身情绪会受到影响,胸闷、易怒现象十分普遍。在中医逐渐应用于临床的大背景下,中医药方同样可应用于经前期综合征的治疗[1],本研究将以本院86例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为例,对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应用舒缓方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86例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保证人数相等。对照组年龄均值(27.36±4.69)岁,病程均值(1.24±0.36)年;研究组年龄均值(27.57±4.43)岁,病程均值(1.37±0.42)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6片(国药准字H33022505,生产企业: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治疗,口服给药,每天3次,每次20mg。研究组基于对照组疗法,药方如下:决明子30g,丹参20g,枳壳、百合、川楝子、黄连、香附、白芍、黄芩、柴胡各10g。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0-3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和激素水平(前列腺素E2、孕激素和雌激素)。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

分组

例数

精神较差

失眠头晕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3

2.13±0.57

1.46±0.25

2.03±0.42

1.36±0.26

研究组

43

2.04±0.43

0.95±0.13

1.94±0.35

0.83±0.15

t

-

0.827

11.868

1.079

11.578

P

-

0.411

0.000

0.283

0.000

分组

例数

暴躁易怒

乳房胀痛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3

2.03±0.47

1.68±0.42

1.95±0.42

1.43±0.28

研究组

43

1.95±0.51

1.06±0.17

1.89±0.39

1.03±0.19

t

-

0.756

8.973

0.686

7.752

P

-

0.452

0.000

0.494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激素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前列腺素E2和孕激素高于于对照组,雌激素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对比(±s)

分组

例数

前列腺素E2(pg/ml)

孕激素(ng/ml)

雌激素(pg/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3

219.37±68.53

264.38±60.32

0.59±0.19

0.71±0.13

45.69±12.14

37.68±8.54

研究组

43

220.67±70.36

295.42±69.44

0.62±0.16

0.81±0.14

46.38±11.59

32.06±6.74

t

-

0.087

2.213

0.792

3.432

0.270

3.387

P

-

0.931

0.030

0.431

0.001

0.788

0.001

3 讨论

    从中医角度看,经前期综合征和肝脏失调有直接关联,病情的控制需要从血气运行着手,若气血失调,则会成为引发妇科疾病的诱因,影响患者肝脏功能,降低生活质量。因此,治疗思路需重视调经养血[3]。本研究采用的舒缓方,药方中的决明子可利水平肝,丹参、枳壳可活血化瘀,百合可养阴润肺,川楝子行气止痛,黄连、黄芩可清热去火,香附、白芍可调经止痛、疏肝解郁,柴胡可祛邪解表。诸药合奏,可使患者经期平顺,肝气和缓[4]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素E

2和孕激素高于于对照组,雌激素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舒缓方针对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极大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平稳,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大为,公真,张蕾,施建丰,胡春萍,曹鹏.桂枝茯苓胶囊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4):441-444.

[2]韩丽,杨泉林,苏心镜.耳穴贴压联合心理干预对激素替代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3):461-463.

[3]高冬梅,高明周,安礼,王海军,王杰琼,张惠云,乔明琦.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病证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5):620-623.

[4]高明周,赵飞,毕德众,牟翔宇,孙文君,高冬梅,郭英慧.经前期综合征(经前烦躁症)肝气郁证脑中枢方药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5):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