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8
/ 2

浅析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任海霞,翟宏,杨晓梅,高晓瑾

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山东省科学院留学人员创业园)  250103

摘要:人事管理信息庞杂多变,为保障事业单位信息处理的高效化,需与时俱进掌握互联网+的工作模式,基于信息网络空间构建,更大容量的容纳信息资源,以无限流的载体承载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内容,在计算机技术下精细化、精准化进行人事管理分析,体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系统性价值。本文从事业单位角度展开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基于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当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尚存问题,简要阐述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当代发展与科学进步,信息化建设必然能够支持事业单位开展更为合理的人事管理,需引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人员的重视。

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1完整采集

事业单位人事信息处于动态,入职、调岗、退休等虽然较之私企频繁度偏低,但事业单位运转需要庞大的人力,人力活动相对复杂,冗杂信息下,既要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录入系统,又要核对信息完整与有效性,针对错误信息或者填写不完全的信息进行二次纠正补充,且在特别信息归拢中还需要纳入对应资料便于后期的反复查询,整个采集过程中依赖于信息平台,能够降低错误率、提升速度,使得同类型信息经过同样的计算模式快速获得筛查,将人工信息准确性分析与信息数据化分析相结合,可对现有信息以及既往信息进行合理调查。

1.2逻辑处理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囊括了劳资、岗位、招聘、绩效等多重工作内容,传统的人事管理将有关内容区分开,分模块的进行管理,一旦发生相互的关联,就需要临时调集资料处理,不仅资料整合中可能出现错误判断,还可能在资料相互关联中出现杂乱,难以重新分类规整。借助信息化建设,在多个模块中进行信息的二次调集,可采取粘贴、复制的形式整理,并将有关的信息重建文件夹,构建独立空间,这样既能够保障原始信息不被篡改,又能够保障有关信息的高效整合,信息收集后可多次分类、多次集合,降低了打印纸张的成本。

1.3确保时效

人事管理中日常处理的表格、数据,部分可进行留档等待后续的调用,但部分需要在一定的时效下利用起来,体现其价值,传统人事管理方式下,在信息的统计、分析时浪费了较多的时间,而信息化管理中,可结合现实情况对原本的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即便需要临时调用,相关信息也从一成不变转化为时效变化,能够及时为主管部门提供最新信息,有条件情况下构建数据库,可囊括人员工作经历表、业务水平定期评估表等,为重大事件下人事升迁、调配提供理性参考[1]

2.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尚存问题

2.1难以融合

事业单位所关联、需融洽的工作较多,单位工作具有全面性的特点,诸多工作要求涉及多个部门,需部门之间构建联动关系,人事部门进行管理与协调时,需考虑到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了解部门之间的差异化,进行多样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目前还缺乏比较适应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尚缺统一标准[2]

2.2建设不足

事业单位缺乏针对信息化工作转型的培训,员工在固有岗位上缺乏创新精神,部分员工在“终身制”的工作环境下难以接受新的观念与新的办公方式,仍旧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使得人员流动等缺乏参考条件,主管部门的管理缺乏人事建议。另外针对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仍旧达不到预期,有关的软件、系统缺乏维护,信息模块仅能处理基础问题,缺乏数据库组建技术。

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全面管理系统的构建

事业单位进行人事管理时,需要统筹兼顾,不能仅从局部或者某个活动进行管理分析,而是要顾全大局,基于当前的人事管理需求分析未来的人事管理走向,综合劳资、招聘、职务调配或者调整、社保等各方面的内容,将各部门有所关联的工作条件融合起来,汇总到系统后,与各部门进行信息管理的人员沟通,制定并优化各个流程,结合事业单位部门的活动性质,促使系统建设逐渐标准化,有效衔接业务,便于部门之间展开网络上的信息共享[3]

3.2数据库的建设

事业单位无论是短期目标还是长远发展,都需要依赖于比较精准的数据分析,在面临决策难题时,通过人事管理的相应数据可作为依据,使得决策更加的有的放矢,在人事管理内部,也能够通过大数据快速的搜集相似信息、雷同信息,进行类比与归类,信息化建设之后相对繁重的同类信息处理也可以一键完成,既能够降低管理的时间成本又能够提高准确率,目前有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数据库构建还处于摸索阶段,可以先借助市场MySQL云数据库、Redis云数据库、MongoDB云数据库、ClickHouse云数据库搭建管理空间[4]

3.3完善管理的内容

现代化、信息化的办公模式将会逐渐渗透在人事管理的各个渠道,目前基于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需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需求构建新的适应信息化建设的人事管理系统,使得传统管理模式逐渐向信息化管理递进,能够合理的过渡管理方式,使得管理人员也能够适应新的工作技术,事业单位应组织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要求相关部门与相关人员参与,培训中现场教学,指导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人员掌握信息化电子采集、系统录入、查询窗口创设、链接搭建、安全网建设、信息共享与信息审批等工作内容,并定期进行系统维护

[5]

4.结束语

人事信息需完整采集、分类归纳、逻辑整理,传统的管理中不仅容易出现错漏,还可能导致信息的混淆、遗失,使得人事管理出现缺角。经过信息化建设的变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轨,与传统管理形式相互接壤,可重点梳理人事管理问题,留存信息副本,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快的批量处理信息,已经成为当下事业单位不可获取的信息管理形式。

参考文献:

[1]刘瑞雪. 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分析[J]. 办公自动化, 2022, 27(11):3.

[2]贾鹏鹏. 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1(33):3.

[3]田秀平, 郑玮.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 科学与信息化, 2020(3):1.

[4]刘妍君.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初探[J]. 商讯, 2020, No.194(04):199-199.

[5]云云左.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初探[J]. 现代经济管理, 2020,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