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的居家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血液透析患者的居家护理

陈玲

四川省岳池县人民医院  638300

血液透析也叫作血液净化,用于血液净化的最常见血管途径是动脉瘘,或颈部的长期血管途径。一般程序是取血,然后通过透析膜滤掉血液中的有害成分和过量的水,再将干净的血液注入体内。血液透析还可用于治疗药物中毒,用透析机把血液带出身体,在机器过滤后进入身体。在机器过滤过程中,可以处置多余的废物和多余的水,起到人工肾脏的作用。但血液净化只能取代肾脏的排泄功能,肾脏的其他功能不能通过透析来完成。对于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病患,居家护理也十分重要,以下将从四个方面来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居家护理要点进行阐述。

一、饮食

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身体较弱,其器官功能不像健康人那般完善,饮食需有足量的蛋白质,每日摄入量最好为1.1-1.2g/(kg/d),优质蛋白质能被更好地吸收,50%以上为优质蛋白,可提供的能量为≥125.5kJ/(kg/d),平常可食用鱼、瘦肉等进行补充。控制食盐与水分的摄入量,尽量维持身体状态的水平衡。水摄入量过高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可能降低存活率,尽可能在透析过程中维持少尿、无尿的状态。与此同时,也需要严格控制摄入的食盐量,因入水量与食盐摄入量有很大关系,食盐量越大则入水量也越大,很多病人饮水量过多就是由于没有控制食盐量,导致需要多喝水控制口渴感,所以饮食切记限盐限水。

二、身体保护

(一)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对血液透析病人而言是维护生命的线路,内瘘的情况会直接影响透析时的血液流动速度与净化的具体效果。要注意为内瘘侧的肢体保暖,不可进行剧烈运动,内瘘对应肢体不可过于用力,且避免穿袖子过紧的服饰;每日自行检查内瘘的具体情况,将手清洗干净,在内瘘处触摸,若出现震颤表明是通畅的,若有异常可及时发现,并咨询医生寻找解决方式;若发现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情况,应即刻按压止血或是用冰袋进行冷敷;注意维持体皮肤的清洁干净状态,适当活动内瘘侧手臂,可以帮助加强内瘘的形成,可尝试通过握力球活动。

二)患侧肢

患侧肢体不可受到压迫,也不能提重物,所提之物重量不应大于4kg;亦不可在患侧肢体处测量血压和采血,否则可能造成血液循环不畅通而导致栓塞。此外,在完成透析后,需要让伤口处保持干燥,注意不能让患肢部位出现皮肤破损或感染情况,可以尝试使用止血贴防止被感染。

三、生命体征监测

(一)体重与血压

在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不宜超过百分之五,测量体重时均按照空腹、排空体内大小便的状态进行,每次测量时尽量穿同一件衣服,每天记录体重且进行密切观察。每日血压测量至少4次,可在早上、中午、晚上和睡前进行,遵照医生叮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勿按照个人想法和习惯让每日服药时间不确定,这样将会导致人为因素引起血压不稳定。

(二)皮肤

病人在做血液透析的时会接受抗凝剂药物以助治疗,待到血透完成后会有少量药物仍然存在于体内。在这期间,要注意保护皮肤,不能让皮肤受到破损或有撞伤情况,否则可能造成皮肤出血。要随时观察自己的症状,检查伤口是否有出现一直出血的情况,是否有尿血、大便带血或头晕等问题,若有出现该类问题,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另外,注意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忌自行改变用药时间与药物分量。

四、预防与锻炼

(一)预防感染

进行血液透析后的病人一般会有代谢产物堆积在体内,易出现内分泌代谢紊乱情况,迫使皮肤和黏膜的生理保护屏障遭受破坏,导致免疫力低下。再者,为更好的治疗,会使用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且病人由于疾病与自身营养不足,极易并发感染。血液透析病人要进行频繁的治疗,血管通路、体外循环及其重复使用、透析液或供液管路出现污染,种种因素都非常容易引起感染。所以必须加强预防感染。

1.个人卫生清洁

在血液透析期间,个人卫生情况也是重要内容,注意个人卫生可以有助于避免感染。此期间病人切不可吸烟喝酒,需勤换勤洗贴身衣物,维护房间清洁,尽量保持空气干净。洗澡水温建议在37-40℃之间。

2.避免血管通路感染

血液透析前保持穿刺部位皮肤的清洁度,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与标准,注意维护加强内瘘、导管的通路,尽可能不使用血管通路进行静脉输液。需要插管的透析病人,插管部位的无菌敷料要定期更换,及时检查是否有感染情况。临时性导管应注意留置时间,侵入性操作尽量减少。若发现有血管通路感染迹象或情况,须及时进行血培养,来帮助明确诊断,及时解决问题。

3.预防血源性传播疾病

定期对透析者进行传染病的筛查,诸如乙肝、丙肝、艾滋,防止血液传播疾病。

(二)预防意外

进行血液透析时,病人可能会出现头晕、抽搐及血压变低等症状,其原因是病人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再者和透析时所使用的抗凝剂有关。在此期间,周围人员需要时刻留意病人状况,防止晕倒而引起其它伤害。病人自身要用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该疾病,不要沉浸在悲伤中。平常注意养成良好作息,坚持早睡早起。

血液透析病人要保持透析频率,透析隔1-2天做一次,其频率为一星期三次,做完透析后,毒素会逐渐在体内积累,等到

48小时左右,毒素积累完成,是毒素累计最多的时候。在能力范围下,需尽力做到按时透析,将病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期间尽力不外出,避免和其它人群引起交叉感染。

(三)加强锻炼

血液透析病人一般都是长期治疗,很容易出现异位钙化和新陈代谢骨病,如果长期不运动而卧床会影响身体骨质,让骨质以更快的速度流失,对病人有很大的坏处。所以,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可尝试适量适宜的活动,尽量选择慢速的,如太极,如散步,适当运动可以帮助骨骼变好。病人在治疗期间运动量不足,饮食方面也在控制入水量,且治疗时需要服用药物,很容易造成便秘。这时,可多吃含膳食纤维量高的食物,如各类蔬菜,或玉米等粗粮。形成每天定时排便的好习惯。若情况严重者,可尝试借助药物来软化大便。

血液透析现已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情况,清除身体中的代谢废物,以助器官恢复其功能。根据数据调查显示,通常40-45岁开始透析的病人平均透析时间为8-10年;对于65岁以上的透析患者,透析时间一般保持在5年左右。随着透析解决方案的改进和高速血液净化器的广泛应用,血液净化的适宜性逐步提高,病患生存率也逐步提高。为了更有效的治疗与恢复,应了解血液透析护理要点,为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做好居家护理。同时还需留意透析前后的病情变化并进行详细记录,观察血液透析后是否有出现不良反应,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寻找医生并寻求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