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利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常规口腔修复技术对牙列缺失的治疗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比较分析利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常规口腔修复技术对牙列缺失的治疗价值

高鹏

北京市,北京艾雅口腔门诊,100000

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常规口腔修复技术对牙列缺失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牙列缺失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口腔修复技术)和研究组(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参照组66.67%(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咀嚼功能、舒适度及美观度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技术较常规口腔修复技术对牙列缺失的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咀嚼功能、舒适度及美观度更佳。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常规口腔修复技术;牙列缺失

牙列缺失指整个牙弓上不存留任何天然牙齿或牙根,又称无牙颌。是临床口腔常见疾病,主要由龋病牙周病等引起,多见老年人[1]。该病可影响患者咀嚼语言功能,美观度降低,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目前治疗牙列缺失实施修复手段,包含常规口腔修复技术(全口义齿)和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本研究对比分析两种修复技术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牙列缺失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男女比例:25:20,年龄60~70岁,平均(63.83±3.52)岁;研究组男女比例:24:21,年龄61~71岁,平均(64.55±3.45)岁。对比2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诊断为牙列缺失,需进行口腔修复者;(2)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正畸史;(2)妊娠、哺乳期患者;(3)具有精神类疾病或沟通有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口腔修复技术:(1)口腔内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残根、残冠,清理干净。3个月后拔牙创面愈合良好,牙槽骨恢复平整,口腔粘膜正常,制取印模,制作义齿,根据患者舒适度适量调磨。

研究组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技术:(2)口腔CBCT检查,测量牙槽骨可用骨量及管嵴距、窦嵴距,口内局部浸润麻醉,牙槽嵴顶做水平切口,暴露牙槽骨并逐级扩孔植入种植体,牙线缝合,并查看患者情况,使用抗生素。术后3-6个月左右拍摄X片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行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显效:牙列缺失症和美观度均改善,对治疗结果满意;有效:牙列缺失症基本消失,美观程度基本可接受;无效:牙周情况无变化。治疗有效率=显效率+ 有效率。(2)并发症:涵盖食物嵌塞、无法咬合接触、咬合抬高。(3)牙周指标评分:包含咀嚼功能、舒适度、美观度等评分,均为0-1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2组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参照组66.67%(P<0.05)。见表1。

1对比2组治疗效果[n=(%)]

分组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参照组

19(42.22)

11(24.44)

15(33.33)

30(66.67)

研究组

30(66.67)

13(28.89)

2(4.44)

43(95.56)

2

12.256

P

<0.001

2.2对比2组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对比2组并发症[n=(%)]

分组

食物嵌塞

无法咬合接触

咬合抬高

并发症发生率

参照组

1(2.22)

3(6.67)

2(4.44)

6(13.33)

研究组

0(0.00)

1(2.22)

0(0.00)

1(2.22)

2

3.873

P

0.049

2.3牙周指标评分

研究组咀嚼功能、舒适度及美观度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3对比2组牙周指标评分(±s,分)

指标

时间

参照组

研究组

t

P

咀嚼功能

治疗前

5.15±0.48

5.17±0.47

-0.2

0.842

治疗后

7.61±0.40

9.01±0.26

25.548

<0.001

舒适度

治疗前

4.90±0.63

4.91±0.62

-0.076

0.94

治疗后

7.23±0.52

8.90±0.30

-18.661

<0.001

美观度

治疗前

5.32±0.56

5.35±0.53

-0.261

0.795

治疗后

7.40±0.38

8.96±0.41

-18.72

<0.001

3讨论

牙列缺失多发生在60岁以上老年群体,会影响其咀嚼和语言功能及美观度,降低其生活质量。为提高牙列缺失患者的生活质量,口腔修复技术不断发展,由以往的常规修复技术进阶为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本研究对两种修复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参照组66.67%(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咀嚼功能、舒适度及美观度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口腔种植修复技术较常规修复技术对牙列缺失的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咀嚼功能、舒适度及美观度更优。与郁峰霞[3]研究结果一致。因常规修复技术主要是全口义齿对患者进行修复,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是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在口腔内植入种植体,且不增加患者硬腭黏骨膜的张力,稳定性较高,同时防止食物残渣和细菌进入,改善患者咀嚼功能的同时,提高舒适度及美观度。

综上所述,口腔种植修复技术较常规口腔修复技术对牙列缺失的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咀嚼功能、舒适度及美观度更优。故临床更推荐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

参考文献

[1]何兴.比较分析利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常规口腔修复技术对牙列缺失的治疗价值[J].养生保健指南,2021(21):83.

[2]李娜.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5):85.

[3]郁峰霞. 比较分析利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常规口腔修复技术对牙列缺失的治疗价值[J]. 饮食保健,2021(4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