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临床价值

许宝全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 ,安徽 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出的50例患者,与同期在我院接收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比较,来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5例于我院接受诊疗的疑似肝硬化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并以肝活检检查作为金标准,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检出价值;然后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出的50例患者,与同期在我院接收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比较,来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共检出患者50例,总检出率为98.0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肝活检确诊结果高度一致,组间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误诊率为0.00%;漏诊率为1.96%;准确度为98.18%;敏感度为98.04%;特异性为100.00%。5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共检出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静脉内径均高于健康受检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均低于健康受检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关键词】肝硬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门静脉;脾静脉;诊断价值

在消化科临床中,肝硬化是一种较为常见且病情较为严重的肝病末端疾病[1]。肝硬化实际上是属于一种慢性的进行性肝病,该疾病主要是因为一种或多种病因在长期且反复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弥漫性肝损害疾病[2]。导致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原因有许多,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导致肝硬化的原因分别有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代谢障碍、血吸虫病以及营养障碍等等,常见的胆汁淤积以及工业污染也是导致患者发生肝硬化的主要因素[3]。据相关研究显示,大多患有肝硬化的患者,血流动力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且影响患者的门静脉管径增大,在影像学中显现出肝脏组织形态变化等较为典型的特征,这也是临床较为常见和应用较为广泛的诊断指标[4]。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中,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较为常见,本文针对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特选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出的50例患者及同期在我院接收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通过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征,来探讨肝硬化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55例于我院接受诊疗的疑似肝硬化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31-69岁,平均(40.10±7.74)岁;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并以肝活检检查作为金标准,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检出价值;55例疑似肝硬化患者,经肝活检检查确诊患者为51例,占比为92.73%(51/55);其中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有5例,占比为9.80%(5/51);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10例,占比为19.61%(10/51);充血性肝硬化患者有9例,占比为17.65%(9/51);患者有27例,占比为52.94%(27/51)。然后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出的50例患者,与同期在我院接收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比较,来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这50例健康受检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0-70岁,平均(40.85±8.15)岁。

纳入标准:(1)55例疑似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乏力、消瘦、消化道症状等肝硬化疾病相关并发症;(2)55例疑似肝硬化患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依从性;(3)55例疑似肝硬化患者及50例健康受检者均已详细了解本次研究;(4)55例疑似肝硬化患者及50例健康受检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5)50例肝硬化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生化检验等确诊为肝硬化。

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其它恶性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心肾等功能障碍患者;(3)排除年龄不足30岁患者;(4)排除哺乳期妇女;(5)排除孕妇;(6)排除伴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7)排除伴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8)排除对本次研究不认可患者。

1.2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要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器采用中国迈瑞DC-8 迈瑞Resona 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频率设置为3.5MHz,针对受检者的肝实质光点、脾脏的大小、肝脏的轮廓变化以及腹囊壁的变化和腹腔积液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进行记录,同时测量受检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静脉内径、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并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

55例疑似肝硬化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并以肝活检检查作为金标准,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检出价值;然后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出的50例患者,与同期在我院接收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比较,来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误诊率=假阳性/(假阳性+真阴性);漏诊率=假阴性/(真阳性+假阴性);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疑似患者;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性=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以SPSS 23.0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以(±s)统一,T值校验;计数资料以(n,%)统一,X2值校验;数据差异存在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分析55例疑似患者诊断结果

55例疑似肝硬化患者,经肝活检检查确诊患者为51例,占比为92.73%(51/55);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出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5例,检出率为100.00%(5/5);检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0例,检出率为100.00%(10/10);检出充血性肝硬化患者8例,检出率为88.89%(8/9);检出病毒感染性肝硬化患者27例,检出率为100.00%(27/2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共检出患者50例,总检出率为98.0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肝活检确诊结果高度一致,组间差异(P>0.05)。见表1

表 1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出率(n,%)

组别

肝活检确诊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p

血吸虫性肝硬化

5(9.80%)

5(100.00%)

--

--

酒精性肝硬化

10(19.61%)

10(100.00%)

--

--

充血性肝硬化

9(17.65%)

8(88.89%)

--

--

病毒感染性肝硬化

27(52.94%)

27(100.00%)

--

--

合计

51(92.73%)

50(98.04%)

0.1210

0.7279

2.2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

55例疑似肝硬化患者,经肝活检检查确诊患者为5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共检出患者5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无误诊患者,误诊率为0.00%;漏诊患者有1例,漏诊率为1.96%(1/51);准确度为98.18%[(50+4)/55];敏感度为98.04%(50/51);特异性为100.00%(4/4),证实肝硬化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见表2

表 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分析(n,%)

肝活检确诊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合计

准确度

敏感度

特异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50

1

51

98.18%

98.04%

100.00%

阴性

0

4

4

合计

50

5

55

2.2比较两组受检者影像学指标

5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共检出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静脉内径均高于健康受检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均低于健康受检组,组间差异(P<0.05)。见表3、表4

表 3 两组受检者的门静脉的内径、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对比(±s)

组别

例数

内径(cm)

血流峰速度(cm/s)

平均速度(cm/s)

健康组

50

1.10±0.40

26.54±5.17

18.62±4.14

肝硬化组

50

1.44±0.48

16.10±3.75

14.70±3.61

t

--

3.8478

11.5585

5.0463

p

--

0.0002

0.0000

0.0000

表 4 两组受检者脾静脉的内径、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对比(±s)

组别

例数

内径(cm)

血流峰速度(cm/s)

平均速度(cm/s)

对照组

50

0.60±0.21

13.94±2.51

14.08±3.52

观察组

50

0.89±0.27

11.30±2.10

9.86±2.77

t

--

5.9950

5.7042

6.6619

p

--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乙肝病毒感染率的增高、空气环境污染现象的严重以及社会逐步老龄化、喝酒和肥胖人群的增多等等原因,直接导致了肝硬化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5]。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以下几种情况最为常见:①病毒性肝炎,目前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引起门静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②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6];③营养障碍,多数学者承认营养不良可降低肝细胞对有毒和传染因素的抵抗力,而成为肝硬化的间接病因;④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或反复地接触含砷杀虫剂、四氯化碳、黄磷、氯仿等,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汀、异烟肼、辛可芬、四环素、氨甲蝶呤、甲基多巴,可产生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黄曲霉素也可使肝细胞发生中毒损害,引起肝硬化[8];⑤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可使肝内长期淤血缺氧,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称淤血性肝硬化,也称为心源性肝硬化;⑥代谢障碍,如血色病和肝豆状核变性(亦称Wilson病)等[9];⑦胆汁淤积,肝外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积时高浓度的胆红素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久之可发生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所致者称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由肝外胆管阻塞所致者称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⑧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时由于虫卵在汇管区刺激结缔组织增生成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可引起显著的门静脉高压,亦称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化[10];⑨不明原因,部分肝硬化原因不明,称为隐源性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对于早期肝硬化患者而言,由于患者的肝脏代偿功能尚且完整,所以临床症状并不十分显著,大多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

[11];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当患者病情发展至后期阶段时,就会表现为较为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晚期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体现为黄疸、脾肿大、肝体积缩小等[12]。与此同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多系统受累,存在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性的感染、癌变等,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3]。由于近年来我国肝硬化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因此,及时且有效的诊断疾病、积极控制疾病、治疗疾病对于提高整体国民健康水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多项疾病的临床检查工作中,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要是通过利用超声波的指向性和光相似物理特性,使得二维超声显像技术对超声波所发射的活回声进行有效且准确的收集,并将患者体内结构能够完整、直观的展现于屏幕上,以此来得到清晰且直观的图像[14]。通常在诊断肝硬化患者时,一般以肝活检检查作为最终确诊的金标准,该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临床中虽然具有决定性的检出价值,但是肝活检确诊在检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创伤性,不仅会造成患者痛苦,而且对于患者诊断的依从性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15];除此之外,肝活检确诊虽然作为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但是其所具有的有创性、时间长等缺点,无法令其应用于肝硬化患者之后治疗进程的监测中,也无法对患者的预后效果的判定[16]。随着我国超声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和二维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项疾病的诊断工作中,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要是利用患者不同组织界面在声抗方面的偏差,来实现鉴别和区分不同组织的目的[17]。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出患者的肝脏内部细微结构,使得医生更加充分的对患者病灶的各项情况进行了解,且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具有价格低廉、可重复性强、安全性高、检查速度较快等绝对的优势,能够为后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且能有效监测患者后续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出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5例,检出率为100.00%,其影像学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血管显示较为模糊,且分布并不均匀,患者回声呈现出分布不均匀的网状,具有较为紊乱的结构性质,回声强度的变化较大,脾脏体积和肝脏左叶的体积也有明显增大的特征。检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0例,检出率为100.00%,其影像学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血管呈现出分布不均匀的模糊状态,血管层次不齐且回声结构相对紊乱,回声分布亦不均匀,能够呈现出结节样改变,且患者可能会存在腹腔积液的情况。检出充血性肝硬化患者8例,检出率为88.89%,其影像学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患者肝脏体积变化并不明显,但是回声强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存在光带情况。检出病毒感染性肝硬化患者27例,检出率为100.00%,其影像学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体积的变化程度并不明显,但是肝脏的左叶体积存在变大的可能性,回声强度有明显的增大,且患者肝脏实质性光电有较为明显增粗的现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共检出患者50例,总检出率为98.0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肝活检确诊结果高度一致,组间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误诊率为0.00%;漏诊率为1.96%;准确度为98.18%;敏感度为98.04%;特异性为100.00%。此项研究充分证实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检出价值。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中,常应用B超、CT以及X线等方式进行诊断,B超在进行检查时,主要是针对患者肝脏的大小、回声情况、腹水、液性暗区等方面进行检查,但是由于B超图像清晰度不够,且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诊断准确率较低;CT检查和X线检查则无法对患者肝部的变化进行形象的观察;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最为常用的诊断方式,能够清晰且直观的观察患者肝脏变化以及血流情况。5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共检出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静脉内径均高于健康受检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均低于健康受检组,组间差异(P<0.05)。此项研究充分证实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能够针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门静脉管径以及肝脏组织的形态特征进行准确的显示,这些指标在肝硬化患者临床诊断工作中,均是重要的诊断指标,能够为后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且能有效监测患者后续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敏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丁小俊,秦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门脉血流改变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6):60-61.

[2]沈光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应用及临床优势探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8):41-42.

[3]李翠,刘文文,刘静.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4):251-252.

[4]李秀琳,陈海青.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联合内皮素1(ET-1)检测对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8):168-169.

[5]侯成文,周江鑫.超声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J].黑龙江医药,2021,34(01):181-183.

[6]邬向军,蔺莉,钱彦卿,彭国印,周秀云,马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胆道闭锁并肝硬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0,36(10):923-926.

[7]雷劲松.超声诊断肝炎后肝硬化不同时期的声像图对比[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7):969-971.

[8]朱慧敏.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评估[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9):2760-2761.

[9]杨前龙.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超声诊断的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1):234-235.

[10]刘倩,符建.超声诊断肝硬化患者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与肝功能、胆囊壁增厚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肝脏,2020,25(06):633-635.

[11]郑泽星,邓立婷,孙海宇,赵宏强.超声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结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5):97-98.

[12]董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超声诊断的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9,25(29):105-107.

[13]陈懿.超声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4):117-118.

[14]江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脾、胃-肾静脉分流的超声诊断[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6):219-220.

[15]李琳,朱宏英,杜合娟.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肝硬化患者左心功能、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与肝功能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2):944-947.

[16]刘伟荣,潘景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超声诊断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6):210-211.

[17]随培培.超声诊断患儿胆道闭锁并肝硬化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23):3769-3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