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中西医治疗措施

/ 2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中西医治疗措施

王红霞  ,闫仲军  ,王明

凤风县农业农村局    邮编564200

【摘要】

由于我国生猪养殖业不断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养殖密度越来越大,环境污染情况日渐严重,在这种背景下造成了很多常见病的发生,而猪链球菌病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该病菌,本文就针对该病的流行特点以及症状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中西医治疗措施,以此来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该疾病。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  流行特点  症状  中西医治疗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猪肉产品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大,生猪养殖业也逐渐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生猪养殖规模参差不齐,养殖畜主生物安全保护意识千差万别,难免会使养殖的环境受到污染从而导致猪常见病的发生,猪链球菌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对于猪链球菌病而言,不但容易感染生猪,而且也很容易感染到与其有密切接触的人身上,所以对于养殖户来说,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就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以及症状展开分析,并提出有关中西医治疗措施,目的是有效控制猪链球菌病发病的几率。

一、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

(一)传播的时间

  猪链球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病率最高的是五月份到十一月份之间,且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流行特征,一般会发生在潮湿炎热的地区[1]。猪链球菌病潜伏期在一周左右,具备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征,因室内养殖的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且质量差或没有及时接种疫苗等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可能会感染该病菌发生。

(二)容易感染

  对于猪链球菌病来说,其具备传播和感染范围广的特征,因此所有品种的生猪都可感染,特别是处于妊娠期的母猪或新出生的仔猪。除此以外,与病猪有过密切接触的人也可能会被猪链球菌病感染。

(三)传播途径

  猪链球菌病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均有病原菌;病猪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死猪,内脏及废弃物以及污染的饲料、饮水和运输工具等器物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原因。因此,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一是通过猪的皮肤伤口和黏膜传播;二是通过猪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传播;三是通过仔猪断脐、剪牙、断尾、打耳号、阉割等消毒不严传播。

二、猪链球菌病的症状:猪链球菌病有四种类型

(一)脑膜脑炎

  该症状主要发生在仔猪中,病猪体温升高到40-42度,突然倒地,鼻腔中有大量黏液分泌物四肢出现划水状或磨牙等神经症状,到后期病猪会出现不能正常站立或站立不稳原地转圈甚至昏迷等症状,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死亡率较高。

(二)急性败血症

一般来说,急性败血症大多发生在成年猪中,该病症具有病程短、发病急的特征,当生猪患病之后,前期会发生呼吸急促、昏睡、腹部的皮肤有紫斑出现、体温升高41-42度以及食欲下降等症状。随着病情的推移,到后期病猪会发生呼吸衰竭等症状。对于急性败血症来说,该病症死亡率高,来不及治疗就突然死亡,病程在一天到三天之内。

(三)关节炎

  一般来说,出生一周以内的仔猪患该病的几率比较大[2]。当仔猪患上关节炎之后,其会发生体温异常、关节浮肿以及四肢不稳等症状,触摸肿大的关节是软的,该病症主要来自母体感染。一旦仔猪患上关节炎,就会对仔猪正常活动以及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

(四)淋巴结脓肿

  一旦生猪患上淋巴结脓肿,那么就会在病猪咽部、颈部等淋巴结的位置发生化脓肿大的情况,病猪就会出现不能正常吞咽导致食欲下降体弱消瘦等症状,虽然该病的死亡率不高,但是容易发生并继发感染其他疫病。

三、猪链球菌病的中西医治疗

(一)中医治疗

  当生猪患上猪链球菌病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两个中药治疗方剂:

1、三十克蒲公英加三十克紫花地丁,煎水后将其拌在饲料中喂服,一共连服三天,一天两次。

2、紫花地丁、野菊花和热冬藤每种十五克加上七叶一枝花和白毛夏枯草每种十克煎水灌服。

(二)西医治疗

1、针对脑膜脑炎和急性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对于急性败血症来说,一般来没有来得及使用药物生猪就已经死亡了,而对于患有脑膜脑炎或者是病情比较缓慢的病猪来说可以采取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来说,可以肌肉注射青霉素和阿莫西林注射液,并与磺胺类药物配合使用,连续用药三到五天,每天两次。而对于高热不退的病猪来说,可以连续注射三天头孢噻呋钠注射液,每日一次,这样就可以对发热和感染的症状进行缓解。

2、治疗关节炎的方法

  针对患有关节炎的病猪来说,可以注射安乃近注射液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加青、链霉素注射液混和肌注,连续用药三天,一天两次,如果病猪的日龄比较小,那么可以按照体重大小合理减轻用药剂量。

3、治疗淋巴结脓肿的方法

  针对患有严重淋巴结脓肿的病猪来说,需要采取手术的方式来切除病变位置的脓肿或者是排出病变位置的脓汁,在手术结束之后可以使用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每日对伤口进行清洗,并将适量的碘伏涂抹在伤口处,以此来避免继发性感染其他疫病。而对于患病比较轻的病猪来说,就可以采取适量的鱼石脂软膏涂抹在病变的位置,一天两到三次,一直涂抹到脓肿消除就可以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就是猪链球菌病,该病具有比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并且还会传染给人。因此,为了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该病菌,养殖人员就应该要加强生猪的饲养管理,加强猪舍内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注意断脐、断牙、阉割工具和伤口的消毒,同时注意猪群的饲养密度,防止猪只打架撕咬引起伤口,若发现猪皮肤有伤口要及时用碘酒消毒。养殖人员要加强学习生猪饲养技术并深入分析和了解该病菌的发病特点及发病症状,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这样才可以使猪链球菌病发病的几率降低,进而确保生猪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盛春田,李宜良.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中西医治疗[J]. 中国动物保健,2022,24(04):28-29.

[2]丁喜红.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J]. 养殖与饲料,2022,21(0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