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季文香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200940

摘要:目的:探讨以人为本护理模式在提高儿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方法: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招募我院儿科1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以人为本组。以人为本组采用以人为本护理模式,完成临床护理工作。常规护理组行住院常规治疗,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结果:以人为本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开展基于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人文护理实践,可以提高儿科护士的护理能力、患儿护理感知和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以人为本;儿科护理;应用效果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高质量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化,中国患儿的服务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护士仍然忽视患儿的心理感受,这可能会降低护士的整体人文护理能力。以人为本的意思是:必须尽一切努力来促进和保护健康、治愈疾病和保证一个有利于人们在身体、情感、社会和精神层面上的健康和和谐生活的环境。护理需要专业能力和培训,但也需要个性、情感、团结、敏感性和道德。它需要优秀的社交和沟通技巧,有同理心,积极倾听,尊重他人和同情他人。以人为本需要每个人的内在尊严和由此产生的权利,这使其成为至关重要的必要性。以人为本还包括通过关注患儿和家庭成员需要什么来实现个性化护理,并将其转变为一个临床过程,其中以人为本的态度是基本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我院21年间收治经专家确诊和治疗的患儿,根据实验需要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以人为本组,每组对应60名患儿, 常规护理组中患儿中平均年龄为4.82±2.38岁,其中年龄最大患儿为8岁,最小3岁; 以人为本组中患儿平均年龄为5.49±2.62岁,其中年龄最大患儿为8岁,最小4岁。

1.2研究方法

常规护理组按照医院责任制的整体护理质量要求完成临床护理工作。护理人员接受状况观察、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日常任务的培训,同时结合其专业特点,完成个性化、人性化的动态需求服务。以人为本组的护士根据以人为本护理模式进行人文护理能力培训。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工作标准,并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具体的方法如下:(1)成立人文护理团队:选择工作时间大于5年,并招聘5名以上的督导护士组成人文护理培训小组。团队成员持有高级护理资格证书,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素质。项目负责人将对团队成员进行人文护理知识和方法以及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培训,通过评估后对以人为本组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2)人文关怀干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根据以人为本护理模式制定人文关怀干预方案:主要反映了对患儿的护理服务,通过五种核心护理行为实现提高患儿满意度的护理行为。由于文化差异,本研究根据以人为本护理模式为妇产科护士制定了人文护理培训方案。

1.3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对患儿及家长进行满意度及护理效果方面进行多层次问卷填写与调查,最后对数据进行总结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值均以[x ±s ,n(%)]表示。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组之间的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然后使用BONC DSS Statistics 25软件(中国北京东方国家商业智能有限公司)进行事后多重比较测试。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以人为本组儿科患儿在临床阶段的总满意率为87.8%,常规护理组儿科患儿临床整体满意率为72.2%,两组儿科患儿在临床的总体护理依从性的比较,以人为本组效果更好,差异较为显著。

表 1 儿科患儿家长满意度数据比较 [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平均分

以人为本组

90

60(66.7)

28(31.1)

2(2.2)

88(87.8)

8.47

常规护理组

90

16(17.8)

49(54.4)

25(27.8)

65(72.2)

7.32

表2 儿科患儿护理依从性比较 [n(%)]

组别

例数

依从性优秀

依从性良好

依从性差

护理依从率

以人为本组

90

63(70.0)

22(24.4)

5(5.6)

85(94.4)

常规护理组

90

49(54.4)

30(33.3)

11(12.2)

79(87.8)

3讨论

许多因素会导致患儿的痛苦和不适,如疼痛、口渴、冷、热、失眠等。所有这些不良因素都使护理专业人员对患儿疼痛和镇静的管理更加困难。患儿经历孤独感、孤立感、恐惧感、失去身份感、亲密感和尊严感、依赖感、沟通不良和误解导致的不确定性,对这些因素需要进行评估和支持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此外,住院期间的患儿人性化护理是一个需要所有儿科护士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儿科护士必须通过在医疗保健系统中创造一种以人为本文化的最佳实践来保护住院儿童。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儿儿科治疗后作为临床比较中积极且良好的一种护理策略,在患儿整体康复治疗阶段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所有属于医疗保健环境的个人,表现出善意和关心,而不仅仅是患儿及其家属,是建立一个优秀医疗保健体系的必要途径。医院或许不能治愈所有人,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关注人们的尊严,提升以人为本意识,加强以人为本护理来改善我们所提供的护理。

从本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理念对高级儿科护理实践具有有效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为以人为本的综合儿科护理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有助于儿科护理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敏.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25):183+191.

[2]李海燕.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10):114-115.

[3]张丽宏.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08):107-108.

[4]任洪瑛.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29):56-57.